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方进辉 《教师》2015,(1):5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产生在师生、生生积极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中的,这一开放性的过程常常会出现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思路,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睿智地处理相关问题,从而实现课堂的精彩。一、构建动态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传说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对老师的话必须无条件服从。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非常枯燥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交流的过程,它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互动过程,又总是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即时生成的超过教师预设之外有教学价值的新问题,即生成性问题;面对这些生成性问题,教师必须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式,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并利用这些生成性问题来服务于教学。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各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人们非常重视预设生成的教学,忽略了非预设生成的教学。所谓非预设生成是指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等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课前预设相左,或者是在教师的预想之外。对于前者,因为是通过预设而形成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预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做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操作预案。所谓"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预设课堂与生成性的课堂矛盾与平衡尤为突出,这是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法完全预设学生的操  相似文献   

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动态生成性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决不意味着"预设"已不再重要。恰恰相反,课堂教学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有赖于科学预设的充分和周到。  相似文献   

7.
正"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带来学生的生成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生成会与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同,甚至出乎教师意料之外,这种情况常常会让教师应接不暇。如何应对学生出现不同于预设的生成?这就成为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一、忘掉课前预设,专注学生表达教师在备课中对于设计的提问或者任务,通常  相似文献   

8.
将“非预设生成性问题”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预设生成性问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是超出了教师课前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境。将非预设生成性问题转变为有效教学资源的方法有:组织学生探究法与补充实验法。  相似文献   

9.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让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春林 《考试周刊》2012,(62):89-90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性、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在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这一开放性的过程常常会出现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思路,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睿智地处理相关问题,从而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预料之中的“预设生成”,更有教师预设目标之外的“诱发生成”。如何促进有效生成教学?本文从四个方面:树立正确观念、精心教学设计、实施师生互动、及时深刻反思,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课堂有效"生成"是当前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海量性会导致教师周密的预设出现"意外",即"非预设生成性问题".如何正确、恰当处理这些"预料之外",展现教学艺术,实现教育价值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以外的动态生成性问题,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发生的现象,有的生成性问题又是数学课堂无法预约且不可复制的亮点。面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细心思考、机智运用,让这些有效的生成性问题熠熠生辉,让数学课堂绽放出智慧的光芒。一、带着"课标"看生成,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理性数学教材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师应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理性思考,精心设计教学预  相似文献   

13.
预设与生成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常常会得到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提问,也会出现无法预料的结果,让教师措手不及。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前瞻性的准备——预设。而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习、碰撞后的新火花。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巧妙地预设,促进课堂动态生成,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师预设之外的种种想法,往往就是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教师要把握教学动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种动态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以不断产生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教师重视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是必然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生成"真正互相融合呢?一、精心预设,为学生智慧生成启航  相似文献   

16.
束其龙 《学子》2013,(12):44-44
束其龙在学生充分预习和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我们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一般来说,教案是教师预设的书面表达,教学的过程首先是教师预设的实现过程,即教案理想化实现的过程,体现出教师对预设生成的期待。但同时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人的活动,所以往往在预设之外还有其他的生成,笔者把这称为意料之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预设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中,师生应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做好"预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一颗平等的心,用一双发现的眼睛,用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捕捉师生互动中的精彩"生成",从而完成或超越预设的目标。一、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生命体,是充满活力的生成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所谓"预设",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方案,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合理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一、甄别生成的价值课堂生成分为预设内的生成和预设外的生成。预设内的生成是教师预料之中的,而预设外的生成是出乎教师预料的。预设内的生成,教师胸有成竹,已有准备;预设外的生成,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