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  相似文献   

2.
学生解答问题都是从读题开始的,读题的过程即审题的过程,也就是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不会读题,就无法弄清题意,也就谈不上分析、解题。优秀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读题习惯和较强的读题能力,尤其善于在读题的同时进行思考,因而他们读得懂,想得深,解得快。而差生则恰恰相反。因此,培养学生,尤其是培养差生的读题能力非常重要,不仅要在认识、习惯、方法上加以培养,在阅读技巧上也要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3.
一、要重视培养读题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读题没有目的,缺乏正确的读题方法;不会边读边思,不知道“恩”些什么;对一些数学术语、简略语句以及特殊句型,只知认字读句,不究其意。我们认为,读题是解题的基础,是审题的关键。解题时,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过程往往在反复读题中完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在读题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读题的方法,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读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意义。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审题,而读题则是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目的要求,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题的教学。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例如“用1.6与0.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去除0.5,商是多少?”在读题时,“除”不能读成“除以”,题中的“和”、“差”应该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有“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  相似文献   

6.
初学外语的方法可归纳为“四到”、“一默”、“多反馈”。所谓“四到”,即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读外语时眼要盯着外语书,口要大声读,耳要仔细听,手要动笔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书读准,语音真,记忆快,动笔灵。  相似文献   

7.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读———解题的基础。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言文材料拿在手里,由于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读化。一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见的一种弊端是“对类型,套解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懂得怎样读题。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在读题时不善于分配注意力,容易顾此失彼的心理弱点,可教会他们有方向、有层次、有程序地进行西次读题。通过四次读题,弄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例: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00套衣服,已经  相似文献   

9.
许多小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时“见应用题色变”,解题时会经常发生错误,解应用题的能力很弱。如何解决这一小学生“恐惧”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读”“审”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应用题的能力。一、“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要引入“读”,让学生掌握读题的策略,在读题时抓住关键性词句、抓准数量关系、联想实际情境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又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从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如下拙见。首先,读书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脑到、手到。眼到指读书时眼睛看着所读的内容,包括每一句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文的题目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统领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但在实际教学中,文题常常只作为板书的摆设或一读而过。深究文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为课文教学埋下伏笔,做好铺垫,还能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一、文题三读,读出见解朱熹谓读书有“二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读,口到;看,眼到;读出问题和感受才是心到。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就只在教学过程中把“朗读、积累、玩味、拓展”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一)朗读朱熹有言:“凡读书……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  相似文献   

13.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  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  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  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读书十四法陈国华十二、“四到”法。读书时的“四到”是指心到、眼到、口到和手到。这是成功的读书方法。宋代学者朱熹在他的《训古斋规》里这样说道:“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近代学者胡适又提出了“手到”,二者合称谓之“四到”。所谓“心到”...  相似文献   

15.
政政科高考为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材料题,大大增加了考试中的阅读量,有的文字材料晦涩难懂(如92年第39题),有的仅一题文字材料就近千字(如94年第40题).很多同学因为阅读速度慢,理解题意出现偏差而失分落第.因此引导和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能力,掌握读题技巧.对于提高高考成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1.“三到”.读题时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各个器官的积极性,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在这“三到”中,“心到”是至关重要.2.精泛结合.题目至少要读二至三遍,首先要泛读,即粗略地读一遍,大体上了解全题意思,为精读打个基础,然后进行精读,即对题目逐字逐句地读,以弄清题目的确切内涵和要求.对于材料较多的论述题最好要象语文中概括段意那样,将各个材料所反映的政治、经济现象归纳概括,然后列个提纲,以便揭示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可为回答题目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它往往是通过反复读题完成的。读题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分析、理解、判断、归纳的思维过程。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做到“三读”和“十转化”。“三读”是指初读、精读和复读。初读,就是了解性读题,主要弄清题中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精读,就是理解性读题,关键在于弄清条件、问题的关系及实际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做“十转化”的工作。复读,即检查性读题,即在列式、解答后再复读验证,看看是否符合题意。“十转化”是按照题目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或必要条件,把题意作适当的“动态”处理后再读  相似文献   

17.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不只是方法问题,更是一种习惯问题.在读题时要善抓关键词语,边读边思考,注意发掘隐含条件等,要真正把功夫和精力用到审题上,方能快速寻求解题思路、解决问题.当遇到一个题目,一般采取快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第一遍要快读,把握大意,并留心情景、提问方式和解答要求等,还要思考此问题属何类型,与此相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阅读教学已不再局限于课内的几篇文章了。遵照教育部“中考改革意见”中关于中考阅读考试“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的精神,近两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课外文字材料的比例,有明显上升。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已成了新的亮点。这样做能更真实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质,充分体现关注学生文学素质和文化内涵的新的教学观念。那么,如何解答课外阅读题呢?准确解答课外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抓、扣、联、结”五个字。1、读——解题的基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字材料拿在手里,顿感生疏,更要反复读…  相似文献   

19.
准确解答课外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抓、扣、联、结”五个字。读———解题的基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字材料拿在手里,顿感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读化。具体地说就是,一要读懂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至少知晓了1/3。先顺读,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再采用逆推法读,即读完原文后回过头来细细研读标题,其深层含义大致可迎刃而解。二要读懂题干,注意题干中出现的限制性词语,还要读懂题目中的隐含意义,化难为易,特别注意读懂题干中易含混不清的词语,如是问“线索”还是问“…  相似文献   

20.
刘飞 《小学生》2010,(11):2-2
1专心致志学写字字词都会读了,理解了,不认真写不行。学生有错别字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写字时只动了手,没有做到眼到、心到,写字成了机械的任务,以至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字作业时,不仅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指导他们“手、眼、脑”等多感官并用,如描红是就要边描边记忆字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