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凸显,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世界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认知功能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其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成为锻炼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还应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剂量反应效应;(2)体力活动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理及心理机制.(3)其他练习形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4)身体锻炼与其他形式的干预相结合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运动员对表示躯体活动的形容词与表示心理活动的形容词之间的加工差异.对19名体操运动员词汇判断任务的119个头皮电极记录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00ms时窗,在左半球枕区附近,躯体活动形容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形容词所诱发的ERP在正走向上更小。在300—400ms(即类似的N400)时窗,形容词类型效应出现在中线和左半球的更大的区域上,特别是中央区附近,躯体活动形容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形容词所诱发的ERP在负走向上更大。结果提示表示躯体活动的形容词对体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100 m跑起跑听觉专项认知加工任务,探讨精英运动员专长领域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征,分析精英运动员和普通人大脑皮层活动的差异。方法 采用ERP技术和感知-认知范式,采集被试对100 m起跑三阶段听觉信号探测的ERP特征。结果 (1)在“各就位”和“预备”阶段,精英运动员组的P2、P3、N1振幅显著低于普通组;(2)在起跑鸣枪阶段,精英运动员组的P2振幅显著高于普通组;(3)精英运动员组在次要刺激阶段(“各就位”和“预备”阶段),额顶网络活动显著减少,在起跑鸣枪阶段,额顶网络活动显著增强。结论 (1)精英运动员的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体现出无意识特征,加工过程很少或根本不消耗意识资源,普通人的意识加工更多;(2)支持当前认知加工自动化理论中的渐进观,即不存在一个绝对自动化的阶段,受控加工也参与自动化加工的启动阶段,精英运动员在处理认知信号时会基于认知任务差异,在受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之间进行转换;(3)精英运动员认知加工自动化还呈现出半球专属特有启动(hemisphere-specific priming)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大脑认知开发为着眼点的教育改革是国际上新近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全面介绍和分析了脑科学、认知能力和体育活动关系研究方面的新动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主要结论,包括: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是变化发展的,教育对大脑可塑性影响很大;依据大脑可塑性理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变化的;体育活动对大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这些研究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体育活动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各个数据库收录起始年限至2018年7月27日,使用PEDro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24个RCT,包括1581例痴呆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整体认知功能(MD=2.17,95%CI:1.50,2.84,P<0.00001)有积极的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AD患者(MD=2.40,95%CI:1.58,3.23,P<0.00001)与合并AD患者(MD=1.45,95%CI:0.41,2.48,P=0.006)的整体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MD=2.43,95%CI:1.63,3.23,P<0.00001)与混合运动(MD=1.48,95%CI:0.08,2.87,P=0.04)对痴呆患者整体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但抗阻运动(MD=1.70,95%CI:-0.15,3.55,P=0.07)与太极拳运动(MD=0.92,95%CI:-2.98,4.82,P=0.6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频率体力活动(MD=1.64,95%CI:0.25,3.04,P=0.02)与低频率体力活动(MD=2.33,95%CI:1.57,3.09,P<0.00001)对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不同认知领域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对痴呆患者执行功能(SMD=0.08,95%CI:-0.05,0.20,P=0.22)、TMT-A与TMT-B(SMD=-0.05,95%CI:-0.26,0.16,P=0.63)和记忆功能(SMD=0.15,95%CI:-0.06,0.37,P=0.1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注意力(SMD=0.18,95%CI:0.02,0.35,P=0.03)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力活动干预对AD患者与合并AD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并且有氧与混合、高频率与低频率的体力活动干预对所有痴呆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同样有效,不同认知领域中只有注意力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认知老化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后认知功能的衰退过程,即与年轻时相比,老年时的认知功能出现的衰退现象,认知老化的发生是有其脑基础 的。身体锻炼对延缓认知老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脑科学研究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证据。(1)身体锻炼通过对某些大脑结构的重塑来 影响认知老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老年人维持大脑灰质和白质容量、白质完整性等方面均表现出积极作用;(2)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与认知功能 相关脑区的激活以及功能网络的联结,以维持老年人的认知功能;(3)身体锻炼还可以通过提高大脑神经加工效率来影响脑功能,进而对延缓认知 老化起到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身体锻炼对执行控制以外的其他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结构以及激活的积极影响,探讨身体锻炼促进大脑特定 脑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以确定身体锻炼对脑功能网络的积极影响,综合使用ERP和fMRI等技术以探讨认知老化相关脑区的特定时间和空间机 制,细化锻炼项目设计以确定不同锻炼处方对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方向。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与身体健康、心理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研究目的认知是指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阐释事物的思维方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1]。客观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程度如何,满足的可能性有多大,取决于个体的认知水平。因此,认知是影响个体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2]。由于人的活动是在动机的引导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3],所以个体的认知水平将影响到个体的活动。体育认知属于个体认知范畴,因而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也将直接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既然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会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  相似文献   

8.
传统身心二元论扬心抑身,包括体育运动在内的身体运动从性质上被视为没有任何认识论价值。现象学的“返回事物本身”促使人们重新关注身体运动中那种第一人称的、原初的身体体验,而这种身体体验恰恰构成了心智与认知的最基本素材。具身认知主张,认知是一种具身的行动,身体的感觉运动模式塑造了人们的思维风格。以这种观点看待体育运动,则作为一种特殊身体活动方式的体育运动必然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因而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7,(5):96-108
目的:了解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周期对不同年龄人群Pz点P300潜伏期以及波幅的总体影响趋势及差异。方法:根据国际共识性指南(Prisma原则),运用Review5.3对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12篇,外文文献9篇,共34组数据进行元分析,自变量为体育锻炼,因变量为Pz点P300潜伏期以及波幅,分析指标包括效果量、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发表偏倚等,并进行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周期及不同年龄人群的亚组分析。结果:(1)P300的波幅效应值d=0.93,潜伏期效应值d=-0.94,都达到了大效应值,且P值均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亚组分析发现,老年人P300的波幅效应值d=1.87,潜伏期效应值d=-1.40,P值均小于0.01;青年人P300的波幅效应值d=0.50,潜伏期效应值d=-0.72,P值均小于0.01,效应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001、0.038,均有统计学意义,波幅Qb值为1.41,P<0.01。(3)7周以上锻炼P300的波幅效应值d=1.25,潜伏期效应值d=-1.35,P值均小于0.01;7周及7周以下P300的波幅效应值d=0.76,潜伏期效应值d=-0.67,P值均小于0.01,效应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039、0.034,均有统计学意义。(4)休闲体育类项目P300的波幅效应值d=0.59,潜伏期效应值d=-1.02,P值均小于0.01;体能类项目P300的波幅效应值d=1.22,潜伏期效应值d=-0.88,P值均小于0.01。结论:(1)体育锻炼对P300影响较大,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较好的作用.(2)相比于青年人,体育锻炼对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效果更加明显。(3)无论年龄或者运动方式,坚持七周以上的锻炼周期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七周以下的锻炼周期。(4)无论采取体能类运动项目还是休闲体育类项目,对改善认知功能均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休闲类项目对潜伏期改善效果较好,在波幅上体能类项目的改善效果优于休闲类项目。  相似文献   

10.
空气污染不仅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也会带来神经认知损害。因此,在空气污染条件下,人们往往会减少体力活动,但长时间缺乏体力活动同样不利于人们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研究旨在对空气污染暴露条件下的体力活动对大脑形态和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行回顾,探讨在空气污染条件下是否应当从事体力活动。得出的结论为:(1)空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均有可能穿过大脑屏障,导致慢性神经炎症和过氧化损伤等神经生理损伤,从而产生神经退行性病变,损害大脑的形态和功能;此外,空气污染会导致人们减少户外体力活动,增加久坐风险,从而难以获得体力活动相关的认知收益;(2)总体来看,当前多数的研究证据发现在空气污染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依然可以产生显著的认知收益,如执行功能提升,降低老年痴呆发病率等。但这种认知收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空气污染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1.
We compared selected kinematic variables for four different ski turn techniques performed by five experienced and five intermediate male skiers. The four ski turn techniques were the upstem turn, the downstem turn, the parallel turn and the parallel step turn. Each turn was divided into the initiation phase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teering phases. Most of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found for the initiation phases of the four turns. Both the hip axis-hand axis angle and the edging angle of the uphill ski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the upstem tur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itiation phase. For the downstem tur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found at the start of the initiation phase for the hip axis-hand axis angle, the shoulder axis-fall line angle, and the edging angle of the uphill ski.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ips of the two skis over the second steering phase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the parallel step tur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t the start of the initiation phase for the edging angle of the downhill ski and the downhill ski to movement direction ang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for the edging angle of the downhill ski in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steering phase and the shoulder axis to movement direction angle at the end of this phase. For the initiation phase of the parallel tur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the timing of setting the ski pole, the uphill knee angle at the start of this phase and the range of the knee angle of the uphill leg from the start to the end of this phase. For this tur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lso found for the edging angle of the downhill ski in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steering phase and the shoulder axis to movement direction angle at the end of this phase. One of the reasons it was possible to identify a fe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ly for the turns analysed, was the variability within the intermediate group: for most of the variables analyse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much higher for the intermediate than for the experienced group.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的主体哲学理论,分析主体性的哲学内涵,以及人的主体地位与体育存在的关系。体育主体性,是人主体性生成的一部分,是人本质实现的表现形式。人在合规律合目的的体育活动中,自觉感受生命力量、身体活力和运动位移,所带来的生命存在感与主动欲求,体育是人的类存在的主体象征。在体育主体性的理论奠基中,分析体育主体原则、主体素质和主体诉求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考察体育主体的内在性、外在性、能动性、受动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思维品性,希望在人本质的意义生成中,建立起体育与人主体性的哲学关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马拉松项目竞技能力特点进行分析与重构。(1)马拉松项目整体特点是:马拉松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体能主导类长距离竞速项目,体能是核心、技战术是重点、心智是辅助。(2)马拉松项目的体能特点为:力量耐力、专项耐力、速度耐力和基础耐力是马拉松项目的主导体能运动素质。各耐力素质训练适宜区域为:5-15 km;30-35 km;20-30 km;40-50km。(3)马拉松项目技术特点:身体重心起伏小,前脚掌外侧着地过渡到全脚掌,没有扒地动作,前摆大腿不能抬起太高;上坡步长缩短、步频加快;下坡步长适当加大。(4)马拉松战术特点:熟悉路线与对手是首要;依5 km公里分段、按"时间储备"定目标是关键;半程保、大半程加、后6km冲刺是关键;一定阶段摆脱对手、拉开距离、独立控制与把握节奏是核心。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所推行的一系列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寻求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理念缺失这一核心问题.注重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传播是其实现国际化传播的成功之处,而偏重技术的"体育竞技化"改造,忽略"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构建是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总结并提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理念的缺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技体育和生态体育——未来体育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初步探讨了未来体育发展的新模式——科技体育和生态体育。当科学技术全面介入竞技体育之后,科技体育将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欢欣场面。但是当高科技达到或超越一定的极度形式时,也许会给体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具有普及、娱乐、健身等特点的生态体育。将会更加注重人性的自然回归。在考虑运动者的个人体验和科技理论渗透的同时,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完成大学网球课程的教学任务,本课题在分析了网球运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18~21岁在校大学生在网球运动技能初学阶段的学习,选取了注意分配能力指标与较为客观的ITN测评系统进行其网球技能发展的预测效度研究,旨从中找出能有效帮助其进行网球运动技能初期阶段学习的侧重点,以此来辅助教师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研究表明:按性别分组,男女生在注意分配能力上不存在差异,在ITN测试总分上存在差异,但在ITN测试等级上无差异。注意分配能力与ITN测试得分有相关性。在网球初期教学阶段应注重注意分配能力的培养,可有效提高网球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现代足球比赛是快速、富于竞争、充满激情的竞赛,为了取胜夺标,比赛双方在身体、技术、作风、心理、战术思想的对抗越演越激烈,对抗性已成为现代足球运动发展趋势。同时,对足球裁判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足球裁判员在比赛中判罚的准确性对比赛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足球裁判员是足球场上的组织者和法官。裁判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足球比赛的质量,对犯规准确性的判罚是衡量裁判员水平的标准。本文采用调查访问及问卷调查法,对初级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错漏判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存在理论与实际判罚脱离、判罚降格处理、红黄牌亮出等等问题。找出不利裁判员准确判罚的因素加以研究,对提高足球裁判员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身份”领域,既有研究多以“身体-身份-自我”为切入点来讨论关键性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困惑,但因运动员身份的特殊性,现有研究对此缺少应有的主体性关怀。本文通过疫情中运动员的主观体验以及主体性应对的叙事,试图窥探出关键性事件中与“身份”相关的新维度。研究发现:疫情中运动员会因共时性和历时性“流动性危机”而产生身份困境,主体为应对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流动阻碍,会依据自身所处情境主动进行身份重构。基于经验材料,进一步呈现出了关键性事件对“时间”分割的结构性动力,以及个体如何利用“过去”以维持或重构身份,并发现“流动”这一概念或许能够丰富上位文献与实质性文献的理论阐释范围,也能为运动领域的“时间”“身体”议题形成社会性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职业足球市场中球员和球迷经济行为,以及球员和球迷经济行为在市场中的逻辑关系。分析我国当前职业足球市场中所出现的问题,找出进行市场改革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对现代社会中体育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中政治与体育关系的基本特征.指出了我国体育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巨大影响,并对现代社会中体育与政治关系的定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