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政道和杨振宁曾荣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基于他们在1956年提出的"李一杨假说",即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这被另一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李政道和杨振宁曾荣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基于他们1956年提出的“李-杨假说”-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这被另一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用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1997年5月30日,李政道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在物理学中,宇称守恒意味着左跟右是对称的。”“假如有两个系统,开始时互为对方的镜象,就是说它们的动态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左跟右不  相似文献   

3.
方舟子 《成才之路》2012,(8):99-I0016
正20世纪几项重大物理学发现都伴随着打赌,甚至一项研究还不止一拨人在赌。例如,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预言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至少有三拨人为此打赌,其中包括大物理学家费曼,他以50美元比1美元打赌宇称守恒。第二年,费曼就认输了。吴健雄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预言,杨、李也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4.
四位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物理学家,1926年生于上海。因与杨振宁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同获1957年物理奖。杨振宁:物理学,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在美国,祖籍安徽合肥。1957年与李政道同获物理奖。丁肇中: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  相似文献   

5.
李政道的治学经历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道的治学经历对科学教育的启示叶松庆李政道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2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他与杨振宁共同提出的在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宇称不守恒定理,曾轰动了当时的整个物理学界,使物理学因之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他的...  相似文献   

6.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李政道教授合作在1956年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次年这项发现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从发现到获奖时间最短的一次.杨振宁教授在理论物理方面建树颇多,宇称不守恒理论只是其中之一,他的另一项杰作是杨一米尔斯场理论.对于这一理论业外人士可能知道不多,  相似文献   

7.
物竞天存争朝夕——杨振宁博士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宁,一个让炎黄子孙自豪的名字。他赢得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是缘自他和李政道博士于1956年发现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规律”。但他对20世纪物理学的另一贡献“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论”,恐怕未必广为人知。正像相对论于爱因斯坦,规范场论于1954年的提出,确立了杨振宁20  相似文献   

8.
焦飞 《物理教师》2007,28(10):43-44,46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因为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获得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诺贝尔奖.2007年是李、杨获奖50周年纪念.50年来,他们的壮举激励和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少年和科学工作者,他们的成才之路、赤子之心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研究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世界著名科学家 ,他和李政道教授合作在 1956年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次年这项发现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从发现到获奖时间最短的一次 .杨振宁教授在理论物理方面建树颇多 ,宇称不守恒理论只是其中之一 ,他的另一项杰作是杨 -米尔斯场理论 .对于这一理论业外人士可能知道不多 ,其实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一点也不亚于他和李政道教授发现的宇称不守恒 ,因此美国政府在 1994年授予杨振宁教授鲍尔奖 ,这是全美奖金最高的一项科学奖 ,除了 2 5万美元的奖金外 ,还有一枚 2 .5尺高的金质…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前后后,一批物理学家,怀着赤诚爱国之心,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无私奉献。他们的事迹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今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杨振宁 著名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56年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假设及实验检验途径,后被吴健雄的实验所验证。为此他和李政道共同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3,(9):30-30
1944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她是其中唯一华人。1963年,她用实验证明了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为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提供了实验证据。1972年,她打破普林斯顿大学不聘请女教授的传统,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3,(25)
1944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她是其中唯一华人. 1963年,她用实验证明了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为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提供了实验证据. 1972年,她打破普林斯顿大学不聘请女教授的传统,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  相似文献   

13.
李政道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是美国、中国、意大利三国的科学院院士。1957年,当时只有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从而,李政道和杨振宁成为最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杨振宁教授是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毕生从事于理论物理的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杨一米尔斯规范场、杨一巴克斯特方程成了物理学的经典,因断言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和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对物理学的贡献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5.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杨振宁这个名字是同宇称不守恒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正是这个理论的创立,使杨振宁成了诺贝尔奖的获奖人之一。其实,杨振宁的最高成就和他对科学最杰出的贡献,是早在他同李政道一起推翻宇称守恒定律之前,于1954年和罗伯恃·米尔斯共同提出的“杨——米尔斯规  相似文献   

16.
1926年11月,李政道生于上海的一个商人之家。他先后在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读书,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和杨振宁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原理,并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证实了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假说。后李政道、杨振宁藉此摘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而吴健雄则无缘诺奖。尽管如此,这并不能掩盖吴健雄在科学领域作出的贡献:在科学研究中,她始终抱着一颗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心,不畏艰难、细致严谨,实验设计富有创造,并体现了正义的科学伦理道德观;在研究之外,她关心教育,致力于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相似文献   

18.
欧洲核子研究的科学家对中性 K介子的衰变特征进行了迄今精度最高的观测 ,进一步直接确认了“电荷宇称不守恒”现象的存在 .早先的理论认为 ,物理定律在空间反射的情况下是不变的 ,这被称为“宇称守恒”.宇称守恒可以简单理解为 ,基本粒子在照镜子时 ,其镜中的像与粒子具有对称性 .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之后 ,人们认为应当存在“电荷宇称联合守恒”(CP守恒 ) ,即将粒子换成电荷与之相反的反粒子并进行空间反射后 ,物理定律是不变的 .但这一假设无法解释为何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 .根据现有理论 ,宇宙…  相似文献   

19.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同31岁的李政道因发现“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杨振宁于1922年10月出生  相似文献   

20.
人物简介: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46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原理"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因为他对核物理学相当广泛领域的巨大贡献,还被授予爱因斯坦科学奖、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等许多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