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知网推出网络首发1年有余,合作期刊已由最开始的436种增加到现在的927种,但更多的期刊仍在观望。为了探讨网络首发的意义,以《热力发电》期刊为例,统计了首发前后的出版周期。《热力发电》原平均出版周期约为300d,网络首发论文平均历时80d,出版周期缩短至不到原周期的30%,成效显著。从投稿模板、DOI、版本管理、引用、沟通、版面费等6个方面总结了《热力发电》在网络首发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期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詹文海 《编辑学报》2020,32(2):160-162, 165
第三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的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功能可以显著缩短科技论文的网络出版周期,但网络首发属于正式出版,对文章质量有较高要求,而传统的稿件处理流程不利于论文的抢先发表。本文总结《无机材料学报》采用该功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分为基本信息错误、排版错误、PDF转换错误和校对错误,阐述在稿件入库、退修、编辑和录用阶段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对相应步骤进行调整的建议。采用本文的解决方案4个月后,《无机材料学报》的录用定稿基本可以一次性通过中国知网的审核、顺利上线,在纸质版出版前6~8个月实现网络首发,比中国知网原有的优先出版功能提前了5~7个月。  相似文献   

3.
占莉娟  胡小洋 《编辑学报》2018,30(3):298-301
中国知网推出网络首发创新应用,对推进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有重要意义.但推行网络首发将遭遇现实瓶颈:知网与期刊利益博弈不尽均衡、网络首发成果实践认定有待观察、传统出版流程的局限、人力资源的短缺及已有数字平台的功能重叠.推进我国学术论文全面实现互联网首发,需要知网与期刊双方舍弃部分利益,寻求共赢之路;期刊出版流程应在保证原则性的前提下兼顾灵活性,如优化定稿流程,确定首发稿合适的编辑标准;知网应规范平台管理,实现平台差异化发展.克服现实瓶颈,全面推进学术论文网络首发,需要多方携手共进,方能实现我国学术论文互联网出版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通过建设期刊自有网站、发布HTML格式结构化全文数据、为所有论文(包括录用但尚未出版的论文)注册和发布DOI号、使用电子邮件主动进行文献推送、应用二维码和建立参考文献链接等方式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提升了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5.
王娇  蔡斐  李明敏  张晗 《编辑学报》2021,33(3):331-334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争夺论文全球首发权,《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的探索,包括创办Fast Track新栏目、快速出版专刊/专栏及为重磅约稿论文开辟绿色通道,并采取全媒体联动宣传,及时推送优质原创性论文,增加社会关注度.前期的快速审稿加上后期及时广泛的宣传,不仅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形成了良性循...  相似文献   

6.
刘永强 《编辑学报》2018,30(3):255-256
规范化是保证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与《编辑学报》类似,越来越多科技期刊逐渐对来稿规范性做出硬性要求,这使规范化建设重心发生前移,作者成为其中重要一环.这种改变将对作者和编辑部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艳妮  周春兰 《编辑学报》2015,27(4):361-362
以《护理学报》为例,总结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过程中对学术不端论文的识别.对于“枪手”论文,可从与作者电话沟通中识别,从审稿费汇款信息识别,从网站投稿注册信息识别,以及从作者所在科室与论文研究方向吻合度识别;对于篡改或伪造数据论文,可通过仔细审查文章数据,分析数据与所得统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漏洞或矛盾之处,若有质疑则要求作者提供数据输入统计软件的原始表格及统计软件所导出的原始分析结果;对于抄袭中文论文者,可通过多个学术不端文献检测软件结合Baidu、Google等网络平台进行多重检测;对抄袭外文论文者,可通过论文的语言表达、与作者交流等途径识别.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21年度刊发的184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同步传播与延迟传播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对比二者的传播效果;提出下载量贡献比指标,对采用延迟出版策略下不同时滞情况下网络首发论文的传播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而言,实行网络首发工作可有效提高期刊的下载量与被引量,对期刊传播效果具有提升作用,采用延迟传播策略,且网络首发与正式出版的两次上线之间时滞为6个月时,文献可在一年内保持较高的被检索概率,传播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图书馆服务流程建设的情况,提出对图书馆实施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认为理清图书馆的服务,让服务贴近读者,促进图书馆服务的精细化是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的实践需要;认为读者需求的全面调研,服务的归纳分类,服务流程的反复检验,对各项服务流程进行规范的文档控制是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的4个关键环节.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过程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10.
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为例,从审稿和出版2方面总结一些缩短科技期刊出版周期的有效途径,包括建立和完善审稿制度、发挥编委会定稿作用、更新审稿专家队伍、激发责任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组织优秀稿件优先出版、整合退修和编辑加工及充分利用网络出版。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按国家有关网络连续型出版物管理规定,在CAJ-N出版传播平台上网络首发的学术论文可被认定为正式出版,其论文作者可以从"中国知网"下载或打印论文,作为正式发表的论文提交给人事、科研管理等有关部门.学术论文首发流程包括学术质量审查、...  相似文献   

13.
介绍5种网络期刊首页预览图的制作方法,并从软件配置、操作性、图片文件大小和图像质量4方面进行了对比.5种方法均不需要额外的资金支出,单篇操作简便,图片文件大小差别不大;综合考虑操作性和图像质量等因素,Photoshop转换法和PDF to Image Converter是目前批量制作首页预览图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旺平 《编辑学报》2018,30(4):401-403
全媒体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出版实践中。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为例,探索了科技期刊基于全媒体技术发展的多种出版模式:“网”模式、“移动”模式和“刊”延伸模式。实践证明,多方位的出版模式可以推动期刊的多元发展,增加期刊的影响力。指出科技期刊多样化出版模式必须遵循“多样联动、以刊为主、内容为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成敏  郭柏寿 《编辑学报》2019,31(1):24-2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我国科技期刊的纸质版产品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各种形态的数字化期刊包括科技期刊的网刊,因其即时与便捷的获取及检索特性获得飞速发展;然而,目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出版并不十分规范,绝大部分期刊的网刊缺乏法律支撑,因此,文章就我国当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合法性进行探讨,并对网刊的法律地位,违法网刊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如何获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整个行业的重视,并为科技期刊网刊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在履行学术交流这一重要责任方面存在着较大不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提高传播效率的学术交流方式。《沉积学报》近年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召开多期在线学术研讨会,不仅带动了期刊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推动了期刊学术品牌的建设。在线学术研讨会是一种以期刊为主导的新型知识服务产品模式,也是一种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内容,对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线学术研讨会作为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的新方式,其传播效果、选题内容、模式规范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静  亢小玉 《编辑学报》2022,(5):505-509
智慧出版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产业相互融合,通过重构出版流程和优化知识服务能力,加速推动知识成果的传播及应用。文章从智慧出版流程重构和智能化知识服务升级2方面分析了科技期刊智慧出版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并分别从技术、数据、人员、内容、风险5个方面提出了智慧出版实施的难点及对策,以期为科技期刊从现有出版模式向智慧出版模式转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部的期刊出版方针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英国物理学会出版部(IOPP)的期刊运作与发行状况。认为我国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和编辑部应大力借鉴IOPP的期刊出版方针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加强期刊的服务功能、扩大期刊的影响、吸引优秀稿源,使我国的科技期刊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洋 《编辑学报》2020,32(1):112-117
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是当前科技期刊出版的焦点,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概述OA运动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两方在OA出版中的现状:公共基金资助机构对OA出版的诉求和传统大型出版商的OA转型;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OA出版现状进行计量学调查,提出了OA出版处于初级阶段的论点并总结了各学科OA出版的发展程度。从论文的出版数量和期刊的数量及影响力来看,传统期刊和混合期刊是目前主要的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2003年SARS疫情期间以及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科技期刊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出版模式和关注领域进行了比较,着重从出版效率、发文结构、发文质量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存在不足提出建议。结果显示,经过17年的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疫情形势仍旧严峻的当下,要不断创新出版模式,继续坚定信心、提升能力,助力全球抗疫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