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付昆 《天中学刊》2002,17(3):5-8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夙愿和奋斗目标。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中国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其创新活动和理论成果,前后相继,逐步丰富,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体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勇于和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分析了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关注党风建设;邓小平强调从制度上建设党,强调端正党风必须反对腐败;江泽民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等等。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丰富的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民主法制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在理论上使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成功的关键点是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伟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深刻认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观存在着开拓、超越、创新、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分析了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关注党风建设;邓小平强调从制度上建设党,强调端正党风必须反对腐败;江泽民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等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条件剖析后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科学理论基础,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物质基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是理论创新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我党第一代领域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作出了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小城市的战略决策,加快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关于科技工作的方针和科技发展的战 略;关于科技发展的依靠力量。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正确的科技思想 在实践中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化理论视角透析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认为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线 ,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鸦片战争以来,赶超世界先进国家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愿望。为了谋求发展,先进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代化的方向,提出了各种现代化方案。只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才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并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建设现代中国的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个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救中国的理论——三民主义,其目标是要通过对西方先进国家的学习,使中国从一个落后低下的简单社会和中世纪国家变成一个兴旺强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这一理论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建设中国的系统理论,在一系列论著中,孙中山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三方面,为现代中国的建设规划了基本的蓝图和轨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1911—1937年,中国现代国家架构基本成型,国家实力提升、现代化步伐加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论断和要求,形成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致使中国的现代化理论渐趋成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现代化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集中体现为:突出和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模武,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决定在工业、交通部门试办托拉斯.周恩来对试办工作作了许多指示、批示、意见,对试办托拉斯的目的、性质、组建方法以及托拉斯与外界关系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对我国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政党与革命党的建设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过去我们对革命党的建设规律认识比较清楚,所以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被敌人分割包围的、偏僻落后的农村根据地,把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份的党建设成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对执政党的建设规律我们也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但总的说来认识还不够清晰。只有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使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化”,形成了著名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