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吴越风俗与戏剧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吴越地区的戏剧演出与戏曲创作一样 ,都因文人的参与而呈现出繁盛景象。这一地区的市民文人 ,在民俗节日的娱乐活动中展开戏剧传播 ,扩大了戏剧的影响。他们面向民众组织戏剧演出 ,展示艺术才情 ,影响戏曲的创作、表演和欣赏 ,进而使文人戏剧成为风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独白与对话──论明清传奇戏曲的抒情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艺术的代言体有独白与对话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独白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即人物形象代作家立言、人物内心情感的外泄和人物内心主客体对话。以文词派传奇作品为代表的人物代作家立言的独白方式和以汤显祖传奇作品为代表的人物内心情感外泄的独白方式,奠定了明清传奇戏曲抒情方式的基本特性,展示出明清时期文人曲家复杂的文化心态。在明清传奇戏曲中,既运用曲词进行对话,也采用曲白相生的对话,多种对话方式转换自如,浑无痕迹,形成多声部的抒情场面。与独白相比较,在戏曲作品的对话中,多种声音竞相鸣放,都具有对话的平等性,这就表现出对唯一的话语权威的反抗  相似文献   

3.
戏曲品评是戏曲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明代的曲论家朱权、王骥德、吕天成、祁彪佳等运用戏曲品评这一方式评论作家作品,对戏曲作品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构建了相当完整的明代戏曲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吕天成的《曲品》和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最为突出,他们主要运用溯源得委法、比较分析法和意象鉴赏法品评戏曲作品,公允恰当,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囿于文化水平的低下和话语权的缺失,明清时期的下层戏曲观众很少有机会将他们的审美追求和文人士大夫一样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现存的各种戏曲选本却将他们的审美追求表露无遗。从绝大多数近乎舞台实录的各种戏曲选本来看,这个最庞大的戏曲接受群体对值得一看的剧情和充满机趣的舞台实践最为热衷。另外,通俗本色的语体风格和动人的情感传达也是下层观众的挚爱。尽管多数文人士大夫也持有同样的审美追求,但下层观众将上述戏曲要素几乎视为惟一,而文人士大夫却还要将它们和典雅的曲词与精审的曲律放在一起综合考量。不少文人士大夫甚至还会把曲词和曲律的重要性过度放大,主要以曲词的典雅和曲律的精审程度来衡量一部戏曲作品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5.
韩锡胙生活于康乾时期。随着明遗民的死亡、清朝统治时间的延长、文字狱的兴起,此时汉族的知识阶层大多不再像清初文人那样,内心蕴藏着强烈的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意识。这个时期的剧作思想和体制等都更加多样化,产生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韩锡胙正处在这个特殊的过渡时期,通过研究他的戏曲作品可以了解此时期文人剧作典型的创作特点,但是目前学界还无人关注到韩锡胙的剧作及其戏曲理论。本文试图对韩锡胙的创作作一个初步而全面的探究,借此为研究乾隆时期戏曲的繁荣现象寻找现实依据和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6.
丁鼎 《文教资料》2007,(4):62-63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小说戏曲批评家,对《西厢记》①中的作文者之心和艺术之奥秘进行解义,并发掘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意蕴和作家寄予的情感质素,要求戏曲的情节安排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在当时提高了戏曲《西厢记》在文人心中的地位,成为才子必读书目之一,从而也提高了俗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在简短的故事叙述中包含更多的意味,加大作品的艺术容量,形成作品的艺术张力,是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故事可以单一,韵味不能单调,否则就失去了微型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啼血红鸟》至少从以下三个层面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范例:一、主题意识的超越性作家总是将别人的故事作为叙述主体,很少有作品关注文人自身的故事。这篇《啼血红鸟》,将视角延伸至诗人这个特殊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生存困境。诗人,曾经是中国文坛最耀眼的星星。今天,诗人已经边缘化。纯粹的诗人,在现实社会几乎找不到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作家的绝大多数是在科举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科举情结也自然流露于作品之中。在元代科举停废的情况下,元杂剧作家主要从下层文人的生活、遭遇、社会地位等角度呼唤着科举,以向世人展示下层文人的人生价值,从中也表达了下层文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王绩《野望》和王维《渭川田家》的对读,分析他们俩的两首诗歌所具有的异同点:主题相同、题材相同、结构基本相同、用词相同或相似、写作手法相似;景色不同、诗人当时的感受不同、归隐的心情不同、作品的体裁不同,可以得出这么一些道理: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的;任何诗人都是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古代文人都有儒道互补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戏曲悲剧的形式和内容,是由本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种因素决定的。由于古代戏曲作家、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观众审美取向和欣赏习惯对作家,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女性一直是历代文人常写不衰的对象.文章以古代和现当代的两个善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的作品为例,一个是北宋著名的大词人柳永的词作,一个是现代文坛沈从文的作品,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类特殊的女性形象——妓女.他们对妓女形象的描写体现出了文人对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人生的关注,更蕴含着从古至今传承不变的文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元代社会前期,杂剧成为戏曲走上繁荣之初的主要创作形式,北方的戏曲作家多结群创作,其中,山东作家群成为当时一个影响颇大的群体。山东作家群所作剧作,题材表现多样,部分存世早期作品鲜明地表现出元蒙高压统治下,文人儒家传统“济世”人生理想从热望走向幻灭的痕迹;后期作品流露出道家“元待”的消极思想。元代山东作家群由儒而道的思想流变,不仅在元代具有典型性,也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动态。  相似文献   

13.
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美国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年青的犹太作家,他们表现出与索尔·贝娄、艾萨克·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和诺曼·梅勒等一代作家完全不同的创作倾向。贝娄这一代作家力图使作品具有超越犹太性的一般意地在他们的作品中,美国主体文化思想的特性往往比犹太文化思想的特性表现得更加显著。然而新一代犹太作家却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突出犹太性:他们注重表现犹太思想和文化特色,强调犹太价值观念,探讨犹太人特别关心的问题。代表这种倾向的作家在选择题材和表达主题方面表现出两大鲜明特色。新一代犹太作家从犹太民族历史、犹太宗教…  相似文献   

14.
●考点说明:   本考点考查学生对重要作家作品的识记和理解。重要作家、作品指在文坛上广有影响的、有名气的作家和作品。对古代作家,要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和他们的作品及其风格。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不只限于四分法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大类,还要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等有所了解;对现代作家应知道他们的主要经历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对外国作家,要知道他们的国别、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的体裁。   除了抓住课本中出现的作家、作品以外,还要注意课本里没有的古今中外有影响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归类…  相似文献   

15.
尤侗、李渔都是清初剧坛的重要人物,他们交游频繁,且以“同调嘉宾”相称,但清代文人多对二者的戏曲褒贬不一。这些不同的评价不仅缘于李渔、尤侗戏曲的个体差异和评论者的独特趣味,更多的应归因于清代剧坛崇雅黜俗的审美观念。这一雅俗之辨有其独特内涵,既是清代高压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同时也是明清戏曲文人化进程中的必然,给清代戏曲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代戏曲理论的逐步成熟与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元代戏曲的繁荣局面。以胡祗遹为代表的传统文人对戏曲的关注以及他们零散的曲学理论,到专门探讨演唱技巧即元杂剧与音乐关系的《唱论》、专门记录戏曲作家的《录鬼簿》、专以戏剧演员为记录对象的《青楼集》,再到总结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的高度理论性著作《中原音韵》,反映出元代戏曲理论与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同步而稍后的逐步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7.
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游宴诗,即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为题材,表现他们在宴饮、游玩中“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丕是建安中、后期的代表作家,是建安时期邺下文人交游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生活在安定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18.
龙华先生的《湖南戏曲史稿》是一部内容富赡详备,富有创见的地方戏曲史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湖南戏曲的历史沿革、演变发展、作家作品及戏曲声腔,解决了戏曲史研究领域内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湖南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声腔丰富、作家辈出、作品可观,深为群众喜闻乐见,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点和风格的戏曲艺术流派,在全国戏曲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19.
隐逸是唐末诗人的生存状态之一,由于时代不同,他们的隐逸方式也各具特色,在隐逸中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隐逸对唐末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使他们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清初江南文人剧坛观演剧活动颇为兴盛。作为剧坛重要人物,尤侗的观演剧活动甚是频繁,戏曲交游众多,并与冒襄、李渔、查继佐、曹寅等著名家乐主人在无形中织就了清初江南文人剧坛的主要关系网络,他们丰富的观演剧活动凝聚且呈现出清初江南文人剧坛的基本特点,也给清代文人戏曲发展及文人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