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集中体现。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绘画艺术,创作者们都十分重视意境的创造,并终其一生地追求这一最高境界,与艺术、美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广告的创作者也是如此追求意境。关于意境一词,无数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从不  相似文献   

2.
袁晨  杨舒 《新闻知识》2012,(4):34-36
本文比较了可口可乐公司在2010年春节期间在中国投放的广告和针对同一产品圣诞节期间在美国投放的广告之间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发现虽然两则广告分别对中国消费者和美国消费者的概念整合过程是相同的,但是,两则广告在人物、场景设置、音乐、框架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另外,两则广告在两种文化中的产生方式和所反映的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这种广告之间的跨文化的差异也提醒广告厂商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利用广告来宣传产品时,应注意适应于当地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慰平 《传媒》2006,(10):41-43
结构创新,实现媒体价值观与广告价值观的统一 广告结构是品牌媒体的有机组成.一个媒体,即便内容再好,如果其中充斥虚假违规广告,它在读者心目中,必定不是一个优秀的品牌媒体.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告由于急功近利地追求商业利益,故意或过失导致了广告中出现多个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显性或隐性的负面影响。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体现在虚假广告、低俗广告、引起文化冲突的广告和暗含负面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广告中。广告应该立足于人文精神,成为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广告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广告批评和媒介批评机制,尊重文化差异,寻求多元的创意灵感。  相似文献   

5.
李欢 《今传媒》2011,(7):140-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肩负着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广告收益已成为许多商家或媒体重要的收入来源。其实广告和新闻显然不是同一个事物,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很多媒体在播放广告时,却大量采用新闻形式,给广告受众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危害,甚至会误导受众使其上当受骗,其危害性呈现在很多方面,这促使我们对广告新闻化做出深刻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与治理方案,众多方案中对媒介素养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也是一个治理其不良现象出现的长久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语言形式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中西方在价值观,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广告的传译,探讨广告翻译的策略,并提出了在广告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朱飞 《新闻世界》2009,(11):107-108
后现代排斥统一,崇尚多元。最近出现的众多后现代广告作品反映一个趋势:广告创作者不遗余力地追求震惊的效果。与传统广告追求韵味、崇尚美学相比,广告作者在理念上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模糊词汇应用于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告的最终目的。而广告中模糊词汇的成功翻译也将直接影响其在译语读者中的宣传效果。本文分别从形容词、动词、拼写变异词、比喻词、模糊限制语五个方面探讨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的语用功能并就实例对其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在译文中的宣传效果,在翻译英语广告中的模糊词汇时,译者既要正确理解和推断其基本意义,又要结合交际情景、原文和译文的文化背景等再现模糊词汇在原文中所产生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君娜  王宪英 《青年记者》2007,(12):124-124
作为广告文化载体的广告文案,将各种文化样态融于一体,显现着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对于广告文案的创作者来说,创刊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智能的发挥与检验。一名优秀的广告文案撰写者的智能结构不亚于一名出色的文学艺术创作者,他至少应具有这样一些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金若沙  张晨 《东南传播》2010,(9):142-144
本文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维度切入,对中国杂志广告所建构的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杂志广告反映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多于集体主义价值观。"重视家庭"和"利益认知"分别为集体主义广告和个人主义广告中最重要的诉求。此外,研究还发现广告所建构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受到品牌来源和产品种类两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今新闻的竞争实质上是新闻策划能力的竞争。同样,在广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告的策划也越来越倚重对新闻的理解和运用,谁能够将新闻策划和广告策划有机地结合好,谁就会在广告战中取得先机。也就是说,策划广告也需要一双新闻眼。  相似文献   

12.
吴敬文 《新闻前哨》2004,(10):69-70
美术、摄影、文学的艺术魅力,曾使许多人为之惊叹、折服。广告创作者的思路由此而得到启发。如何借用这些艺术的形式或表现手法,加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创作者为此可谓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作团队还在为植入式广告鸣冤叫屈,其实植入式广告是违法的。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小品《捐助》将植入式广告(或称嵌入式广告)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家庭贫困需要社会资助的母亲,居然用捐赠的善款购买中国最高档的白酒,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小品,居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上,说明创作者是多么地丧心病狂。  相似文献   

14.
周浩 《新闻爱好者》2010,(10):46-47
翻译不仅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上的转换,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信息间的转换。中西方文化在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能简单而机械地翻译。广告的目的是宣传产品,如果一则广告翻译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产品的特性和优点,就发挥不了其宣传的作用。因此广告翻译应根据广告语言本身以及目标市场采用各种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媒介广告中充满了女性主义者所谓的性别陈规。认为广告将女性陈规化为妻子、母亲、美丽花瓶或工作中的次要角色从而贬低女性。强化男女不平等。本文关注性别陈规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并提出了解读性别陈规的另一种视角,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性别陈规视为广告创作者的心血来潮,而且性别陈规可能是广告能为人们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1998年和2006年杭州房地产广告所建构和反映的文化价值趋向,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广告表达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广告中象征性价值观的出现频率明显上升。如今,房地产广告作为一种符号,被赋予更多的含义,"身份"的概念在房地产广告中凸显。房地产广告中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反映了国人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台广告的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只要把握好发展机遇,趁势而为,锐意创新,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我国广播广告的经营额也将会不断提高,在广告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也会稳步上升.正确的经营策略对于广告电台广告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8):70-73
广告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也会影响广告产业发展。本文基于1981-2012年宏观经济和广告产业发展数据,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广告经营额两个指标,分析广告产业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并运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探讨广告产业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广告中使用名人代言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升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认知,并能给品牌这一意义的容器增加丰富的品牌联想.但是,名人代言人选择不当也会给广告主带来损失.本文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了名人代言的得与失,认为名人代言是广告策略中的一柄双刃剑.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但能够引起全社会认同和关注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广告作品却为数不多,纵观近年来的广告作品,不难看出,广告创作的成功之笔常常依托的是一个或几个支点,从而以“点”推面,找准广告创作的支点,对提高广告创作水平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