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帅 《新闻世界》2010,(8):269-270
网络传播的兼容并蓄以及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各种信息参差不齐。各种低俗、媚俗、炒作等丑陋现象也在网络上横行无忌,给大众带来了严重的"审丑疲劳"。本文试结合当下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典型案例就如何认识"审丑疲劳"及其表现、成因给予了简单分析,并希望网络媒体树立正确的审丑观念引导大众,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甄真 《新闻世界》2011,(1):60-61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透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各种信息,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一些媚俗、炒作等丑陋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针对现今存在的网络红人以及媒体的跟风审丑现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朱倩 《新闻世界》2014,(8):373-374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在选择信息时也有其心理规律,在网络事件中,这种规律变现得更明显突出,本文以传播心理学为角度从传播者和受众出发分析网络事件。  相似文献   

4.
李旦 《今传媒》2016,(4):47-48
网络媒体为普通民众揭露抨击社会丑相提供便捷高效的发声渠道,有利于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监视环境的社会功能.但网络传播活动中不良的审丑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需引起公众的高度警惕.理性审视网络"审丑异化"现象,有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审丑价值观,进而提升自身明辨美丑、弃恶扬善的能力,对营造健康和谐的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高速性和便捷性让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拥堵的时代,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网络也萌生出各种社会现象,媚俗、炒作、炫富、审丑等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的标签。“民星”的不断推广与炒作、道德底线的不断突破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社会价值的不断缺失、信仰危机这些都是消费主义盛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出发,理解“审丑”现象中引导消费的符号生产机制及符号消费的表征。“审丑”现象中的消费主要通过符号意义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来完成,具体体现为情感符号消费、社交符号消费、社会符号消费三种形态。研究发现,在资本的控制下,以流量逻辑为主导的消费社会出现了这种倾向:事物的美丑已不再重要,我们进入了“审丑时代”,并引起大众的精神迷失与集体无意识,其中的价值导向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当下,消费丑行,似乎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尤其是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作料,从芙蓉姐姐到凤姐,再到前一阵子刷新"雷纪录"的小月月,仿佛都预示,"审丑"正在成为一种时尚。风起云涌的网民们的"审丑"热情,让人瞠目结舌的"现丑"红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直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由不令人感叹。网络"审丑"现象的风行,不由令我们深思深藏...  相似文献   

8.
忘恩负义:从别人那儿得到好处的人,或者说,慈善的对象. "所有人全都是忘恩负义的家伙."玩世不恭者非常尖刻地嘲笑说."不对,"好心的慈善家表示了反对,"有一天,我对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情,他就再没有骂过我,已把我的好处记在心." "嚯!"玩世不恭者一边笑一边说道,"带我去见识见识,我倒要领教领教."  相似文献   

9.
《非你莫属》是国内首个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准确把握受众定位,主持人善于体谅他人,能够把握受众心理。节目内容和形式吸引受众,引起受众兴趣,同时满足了受众消遣、学习和获取成就的心理需要,很好地关照了社会心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心理来分析《非你莫属》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0.
当今网络红人横空出世,红人丑态现象层出不穷,而以传统审丑文化为基点,当今网络红人露丑和大众审丑均因感性愉悦和功利至上而缺乏深刻内涵,并以此走向畸形。可以说,丑的畸形是现实流行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大众被媒介利用有意引导的结果。丑的异化和畸形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危机——价值的虚无。因此,认识这种畸形并且对它的矫正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从“小众媒体”发展看受众与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春季创刊的一本杂志在发刊词中宣称:献给所有高品质生活的缔造者和追随者。创办者的市场依据是: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那本决心为“少数人”服务的杂志在市场上表现不错。北京一份发行量不低的周报也将自己定位为:覆盖窄众化的时尚生活类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资费的下降,短视频类应用变得普及,抖音APP就是一个证明。值得关注的是,抖音平台中以丑为特点的审丑现象,为什么也能引发受众的喜爱呢?本文以"迷人的郭老师"账号为例,从社会、抖音平台、用户三个方面来分析审丑现象爆红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危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亚文化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土味视频。本文以抖音“三支花”为个案,分析其受众“审丑”现象的传播原因、效果及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吴静 《东南传播》2012,(6):53-55
以芙蓉姐姐、凤姐为代表的网络红人部分可以归属为网络审丑的对象。网络审丑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深刻原因和外在的重大影响。文本分别从网友、媒介和技术三个方面来探讨网络审丑现象,认为网络审丑现象是网民、媒介以及以技术主导的整个社会三者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以从受众角度对“超级女声”追随者的特点分析,提出“90后痴迷”的概念,在探析其出现原因的基础上,揭示目前在青少年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反思大众媒介应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一场由长沙两家媒体引发的县委书记不同死法的轩然大波,随着“权威部门”调查之后确属“因公殉职”逐渐走向平息。在这场喧闹中,我们看到受众对于媒体不同报道的反应是何等的强烈,在硝烟味十足的指责声中,媒体对于自己不慎犯下的错误显得无所适从。它再一次提醒我们的媒体,受众  相似文献   

17.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析"华南虎事件"传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去年10月12日起即开始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最近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是:陕西安康市镇坪县拍摄到的华南虎证实为纸老虎,前不久,周正龙已经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报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对周老虎事件负有责任的陕西省林业厅和镇坪县13名相关公务人员也受到了严肃处理,其中陕西省林业厅两位副厅长被免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8,(10):56-64
对于劳动议题的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在早期的研究中一直处于盲点期。随着达拉斯·斯迈思等一系列学者的研究,劳动议题慢慢进入学术视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介环境下劳动议题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试图研究在整个传播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劳动议题是怎样发展的,其内在发展逻辑是怎样的。研究发现,关于劳动议题的研究,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的劳动议题遵循着商品经济的逻辑,关注的是受众劳动与媒体以及广告商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而到了互联网时代,数字劳动关注剥削问题,注重受众劳动与媒体的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研究。而对于数字劳动的争议,传播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化研究学派之间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经济路径以及社会文化路径,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数字时代劳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着首先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模式中的受众群体,然后根据受众群体对档案信息的选择,将受众群体划分为政府、研究人员、学生和普通受众群体四个层面,并分析出各层面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及特点,最后重点探讨针对不同层面受众群体的特性档案馆开展信息传播所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实现阅读治疗的方法很多,美学领域中的审丑就是其一。本文从丑、审丑、审丑阅读治疗的特点及过程等方面入手,结合三个通过审丑实现阅读治疗的案例,对审丑视角下的阅读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丰富阅读疗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