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红英 《新闻世界》2010,(9):114-116
《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于2010年2月21日至5月1日对武汉市黄陂区的"信义兄弟"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方式等方面对两报的"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0,(4):14-14
3月2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举办弘扬“信义兄弟”崇高精神座谈会,省直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农民工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孙水林,学习“信义兄弟”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2010年,"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接力送薪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视角,通过对"信义兄弟"报道过程中的社会系统、受众系统、媒介系统的分析,探讨在三大系统的相互作用下,"信义兄弟"呈现出的"道德标杆、社会良心"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4.
任浩 《新闻前哨》2009,(3):32-33
与党报相比,市场类媒体介入两会报道,在渠道资源、创新平台、进入门槛等方面仍有局限之处,但同时也拥有党报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比如表达的亲和性、传播的互动性、话题的贴近性等。  相似文献   

5.
“躲猫猫”事件折射出了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向传播。本文通过对这一传播模式的阐述,试图总结出社会公共问题中互向传播模式运用的意义——改善准确程度、增进理解程度、提高同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媒介形象通常指媒介的社会形象,是公众对媒介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媒介的外在特征和内在风格构成.就报业来说,外在特征是报业给予社会公众具体的、可直接感觉到的形象,主要包括报纸名称、报纸质量和版面形式、报社的外观、固定资产、采编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行为等;内在风格是社会公众对报业的一种抽象、升华了的认识,主要是对报社的信誉、报社员工的精神面貌、报纸的知名度、影响力等得出的印象.①一般而言,内在风格比外在特征更重要.作为以提供信息为首要功能的新闻媒介,新闻报道是其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楚天都市报》通过发现、延伸、提升、反馈四个步骤,成功地完成了“信义兄弟”典型报道的策划和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2015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上,都市报26年来首次获得提问权,标志着以《新京报》为代表的都市报主流时政报纸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同时,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大势下,《新京报》在2015年的"两会"报道中,改变了纸媒以纸质报为核心的传统媒体融合的思路,既注重内容的独家、原创和与受众的关联性,又构建出全媒体化的报道体系,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H5动态新闻等多种方式复合报道"两会"。本文将以《新京报》的"两会"报道为例,对其全媒体、全平台传播的新模式进行研究,为传统纸媒的媒体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通过具体分析"嫣然天使基金"微信公众账号,来展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益组织之间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数字鸿沟现象。主要表现在受众接触信息、受众参与度、受众捐赠情况这三个方面。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比较公益传播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班志斌  朱尉 《新闻世界》2013,(10):276-277
本文从传播学五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者和效果出发,以关注尘肺病的“大爱清尘”公益组织为例,探究社会化媒体时期公益传播对职业病救助的作用,以期实现公益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经历了民间公益缺失到逐步恢复的过程,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到来进一步推动官办公益向民间公益,机构公益向人人公益转型,互联网颠覆计划慈善的旧思维,从慈善理念、参与形式、传播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以腾讯公益为例,探讨社交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张平 《传媒》2017,(10):34-35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快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同质化的传播特点,给受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增加受众负担,甚至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快新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优势逐渐淡化,发展矛盾愈发明显。与“怏新闻”相对的是“慢新闻”,制作用时较“快新闻”长,但是能够针对某事某物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体现更深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艾欣 《新闻世界》2011,(9):113-114
本文分析了“小月月”事件的传播过程,对传播过程中相关的中介变量和涉及到的议程设置进行了阐述,并以“小月月”事件为例,探讨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项飞 《东南传播》2020,(5):84-86
罕见病是小众,关注罕见病的公益基金也是慈善领域的小众。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突破信息茧房,让大众对罕见病、罕见病公益基金有认知、认同,是本文试图探讨的方向。以科普传播为切入点,用媒体运营思维运维公益基金,以罕见病公益基金华基金为例,阐述了公益+科普的创新传播模式。传统媒体背书、新媒体广泛传播,通过科普知识传播带动罕见病公益事业发展。让人们深入了解疾病知识的同时,给罕见病患者更多包容和关爱。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丰富了公益组织的活动平台及筹款渠道,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重塑了公益组织的传播形态。本文以"格桑花西部助学"公众号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格桑花公众号的平台设置、内容推送、受众互动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公益组织的传播策略,提升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的日益兴盛,微博已逐渐取代BBS、博客成为网络爆料的第一选择,随着一个个社会事件借助微博发酵并蔓延,微博正逐渐成为反腐调查的重要舆论监督场。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分析反腐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特征以及其带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蔡慧 《新闻世界》2009,(9):141-142
媒体在公益传播中的问题导致公众对公益活动的误解与冷漠。笔者以为,应当跳出思维定势,通过新闻事件策划来提升公益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松媛 《新闻窗》2014,(1):95-95
一、《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的植入广告传播模式1.场景植入在此指节目中频繁出现的固定场景,场景中还有代表品牌的实物、摆设等。这对于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有很好的效果。如在2013年10月21日第六期节目中,考察两队队员对慈铭奥亚健康体检卡的销量和营销策划能力。两队都将慈铭体检工作地点作为活动场景,蓝天队将社会化媒体微信营销运用到体检卡推广中,而碧水队通过邀请符合慈铭奥亚的高端体检服务定位的人群来推广现场,营造出了一种高端俱乐部的氛围,运用了典型的线下营销模式。这些都是场景植入。另外,在节目中,不断出现的合润麟私家茶、58同城标志、红牛等.也是一种场景植入。  相似文献   

19.
谢倩 《东南传播》2020,(3):105-108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各行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媒体人跨界到公益领域,丰富了公益传播的方式,网络公益成为时下主流。99公益日作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全民公益日,将中国互联网公益事业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成功与否对于公益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本文采用了问卷调研的方式,结合霍夫兰说服理论分析99公益日的传播效果,从而思考互联网时代的公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观察公益传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近几年接连涌现出例如“打拐”“一个粉丝一毛钱”“爱心衣橱”“冰桶挑战”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作为这些公益活动的传播渠道——微博也因此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微博凭借其传播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公益信息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与扩散愈加彰显巨大的传播效果与独特的传播特色.与此同时,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受众主动参与公益的热情,加深公众对公益活动的印象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