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严重以及种类多样等特点,马航MH370飞机失联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公众的质疑,马来西亚政府召开了一系列新闻发布会,但发布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对马来西亚政府的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及效果进行解析,针对新闻发布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令全球瞩目。事件发生后,有优先调查权的马来西亚政府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通报飞机搜索情况,然而这些消息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因为缺少官方的说法和可靠的新闻源,各家媒体为了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和"定义新闻事件",纷纷原创发布或转载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使得信息传播陷入极度混乱。对于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揪心和不安中等待许多天后,我们才知道,实际上,飞机失联不到48小时,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已得出了MH370飞往南北走廊的最初推测;飞机失联后4天,马来西亚政府已收到了关于MH370方位调查的初步分析报告。而直到第7天,所有搜救队伍在越南领海徒劳地搜了一周后,马来西亚政府才宣布了这一切。以至于此次马来西亚总理“第一时间”宣布的“飞机坠毁南印度洋”消息时,引来的却是一片质疑和更大的不满。  相似文献   

4.
所有人都觉得3月15日就像一个分水岭,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对全世界承认了失踪MH370客机“客机的系统被人为关闭”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以为转机来了。马来西亚政府的组织协调工作也做了很大努力的改进。可是,3天后,一切调查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相似文献   

5.
战时舆论管控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左右战争态势,甚至成败。本文从马来西亚应对马航MH370客机失联报道舆论管控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搞好战时舆论管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8日传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消息,立即引起全球关注。祈祷、等待、搜救……而就在每一个人的急切关注中,许许多多的"新闻"层出不穷,沸沸扬扬,一直撞击着人们的神经,更揪紧了乘客家属的心。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有媒体发布新闻,说据越南通讯社消息,大部分乘客生还。不过很快越通社记者就证实:越通社并未刊发"MH370航班被菲律宾海事船发现"的报道。尔后又有消息说航班被找到,飞机在越南一个叫做Naming的小机场降落,后来又传出在广西南宁降落,不  相似文献   

7.
昌蕾  王典 《青年记者》2017,(27):95-96
1996年起,马来西亚政府在吉隆坡附近建设MSC-多媒体超级走廊,打造马来西亚信息通信产业的核心,加快了传媒产业的结构升级.此计划也推动了马来西亚华文报业媒体的网络化发展,本文对马来西亚华文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进行分析. 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对马来西亚主要华文新闻网站每日所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定量研究,针对其网站头条新闻、涉华新闻、新闻报道来源以及传播渠道等进行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客机当日凌晨2时40分与公司失去联系。对此事件,我国传媒进行了持续关注,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很好地履行了传媒的职能。但综观传媒报道,其中所表现出的新闻伦理失范令人遗憾,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不断暴露出人文关怀缺失的弊病。其中出现的强行采访和刊发、悲痛图像不加处理的呈现、以公共利益或人性关怀为名的无谓煽情等有违新闻伦理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讨论和批评,传媒对采访对象的新闻伤害这一问题再次凸显。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去联络。失联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事件牵动人心。围绕着有关马航失联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产生了很多新问题与争议。其中,有的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传统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特殊发酵,也有一些话题是马航失联这一事件所特有的政治、地理、技术环境所带来的。这些问题与争议,注定都将成为中外新闻传  相似文献   

10.
正手机接收终端、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形态或介质的兴起,除了发明者和制造商外,更在于公众对于它们的普遍使用,并始终伴随着看不见的心理活动,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些心理因素相互联系,推动着同时亦制约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的波音777-200客机失联事件,引起中国公众的高度关注,事件发生至3月24日的十余天里,乘客与飞机的下落仍不能确证。伴随事件发生,各种渠道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潮  相似文献   

11.
应马来西亚全国新闻从业员职工会邀请,8月27日至9月5日,中国新闻代表团对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中国新闻代表团先后到吉隆坡、兰卡  相似文献   

12.
罗奕 《传媒》2019,(14):79-82
国家形象是人们(形象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国家(形象客体)由其客观存在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需要从主客体关系来讨论。本文通过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六国大众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舆情监测,了解这六国媒体作为“他者”是如何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建构的。本文认为,这些报道虽然存在偏差,不能“面面俱到”,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报纸电视一瞥鹿舫对马来西亚报业管理的感知今年3月19日,我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的一员,随团访问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被国际经济界称为直追亚洲“四小龙”的东南亚之虎。经济高速发展,国民富而思文,使马来西亚的报纸自本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二直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4.
应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出版局的邀请,以中国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桂晓风为团长的中国出版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4年3月27日至4月3日前往马来西亚参加《中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马来文本)推荐式并进行友好访问。 一 《中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是中马出版交流项目。1990年,当时的新闻出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出版局最近出版了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马来文译本。这是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出版局在两国文学交流工作中为本国读者所做的又一贡献。前此,马来西亚国家语文  相似文献   

16.
彭雨晴 《传媒》2019,(3):57-60
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展形象”的重要使命任务,明确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工作要求,提出要在新形势下推进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华语电视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外华人所接触的华语电视,既有中国对外传播的内容,亦有海外华语电视频道生产的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籍宝乡》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华语电视频道8TV(八度空间)新闻及时事组于2017年12月推出的文化节目,节目以籍贯文化为主题,以纪实拍摄为手法,讲述马来西亚华人与其籍贯原乡的故事,以“满足”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创下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收视率之冠的成绩,节目首播的每一集作品都获得了50万以上观看人次的收视热潮,可以说,该节目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华语电视文化节目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涂晶 《新闻世界》2012,(5):235-236
每年“两会”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历年来都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就我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国际问题发布.新闻和阐述立场,还是塑造我国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着重分析了杨洁篪外长今年“两会”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企业将新闻发布会(或新闻发布会)作为公共关系策划中必不可少的专题活动。新闻发布会完成的是一个与新闻媒体及记者沟通的过程。除了用于发布新产品等重要新闻以宣传组织形象外,其也常常被视为企业展开危机公关的重要一环。从企业的一般工作人员到企业的最高层领导人,其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有时仅仅只是会场布置的妥当与否,皆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相似文献   

19.
李辉  ;苏晓龙 《新闻世界》2014,(7):172-173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代表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以腾讯新闻信息推送和朋友圈信息发布与转载等方式,在展现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交媒体的一些弊端。马航事件中微信传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对于促进社交媒体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发言人大都是工作节奏飞快,而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恐怕尤其如此.他不仅身兼党委、政府的重要职务,半年主持了40多场新闻发布会,今年还利用业余时间与他人合作并出版了名为<政府新闻发布>的学术专著.抓住他作为专家来京参加"国家形象和城市文化创新"研讨会的机会,记者终于"逮"到了这位大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