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出版物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前不曾被出版社重视的问题如图书出版和上架的档期,正逐渐成为影响图书销售的重要因素,使得出版社不得不重新审视图书出版发行的决策过程。文章介绍了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在大数据分析中的特点,分析了该项数据分析技术在图书出版发行决策支持领域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利用部分真实图书销售业务数据具体阐明如何利用该项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图书出版发行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馆藏统计分析包括馆藏入藏和馆藏利用统计分析.文章统计分析了天津天狮学院图书馆2011-2012年的图书入藏和读者利用数据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图书采购策略,合理分配采购资金,提高采购质量,优化馆藏结构,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利用数据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的利用整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利用效率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图书销售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出版社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探讨图书销售数据的类型、采集渠道、分析方法和目标值的设定以及图书销售数据在出版社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有助于发现图书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北大学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追踪读者阅读行为特点,依托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资源服务新举措:重点时间段、重点类别图书重点服务;构建基于图书借阅特点的采购经费配置原则;实施流通率、借阅率融合的馆藏资源重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龚舒野 《图书馆界》2013,(1):54-56,76
2005年美国学者J.E.Hirsch提出的h指数不仅是一种基于引文分析的学术评价方法,更是分析图书馆流通数据的新思想和新工具.以图书馆“图书借阅榜”为数据源,将h指数应用于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中.通过进一步分析“核心图书”,可以有针对性地购买图书,实现馆藏的合理分布,提高图书使用率,使馆藏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广西大学图书馆的实证数据,对馆藏的中文纸质图书文献资源储量、结构特征和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明晰不同学科专业图书门类的分布及利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文纸质图书文献资源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8.
孙发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102-107
利用Flash、ASP和数据库等软件技术设计实现基于图书条形码输入的图书定位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Flash图形动画输出的图书定位显示系统。前者实现了在非RFID技术应用环境下图书定位数据的高效采集,后者则解决了当前图书定位显示技术所存在的定位数据采集工作量大、定位显示制作效率低和系统更新维护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一博  张鹏翼 《图书馆建设》2024,(1):121-130+145
融合图书馆用户数据、Web图书数据的新型高校图书馆书目系统分为数据准备和数据清洗、数据规范和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三个模块;用户数据源来自北京大学图书馆数据资源服务中心的用户及其行为数据和馆藏资源及其使用数据,Web数据源包括豆瓣读书数据、当当图书数据、京东图书数据以及中国知网引文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规范和数据集成;系统实现的三个关键技术为融合用户数据及内容的图书推荐方法、豆瓣读书笔记的摘要和关键词生成方法以及情感分析方法。该书目系统聚焦于解决书目信息单一的问题,通过集成和分析图书馆用户数据和Web图书数据,丰富书目信息的内容,为下一代图书馆书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给出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采购决策支持模型的体系结构;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需求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挖掘、横向对比分析,最终建立适合本馆实际情况的图书采购决策模型,用于支持图书采购决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借助于数据驱动决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文史学科精准化服务探索。[方法/过程]参考数据驱动决策相关理论和文史学科精准化服务的需求,搭建数据驱动的服务实施框架,系统收集图书借阅数据、门禁数据、研究成果数据、问卷调查数据、用户咨询数据、意见反馈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学科服务实践。[结果/结论]经过数据分析获得学科忠诚用户和关键用户,了解文史学科用户的文献利用行为特点和需求,找到学科服务开创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用户对教学、科研、管理支持的方面需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精准化学科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社交网络出现以来,图书馆仅利用其提供信息公布、互动交流、新书公告等信息服务,没有真正重视基于社交网络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的数据价值,为此,图书馆可借鉴Facebook和腾讯等知名社交网络,利用社交网络的海量数据和用户,通过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作者中文图书主题标引的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中文图书主题标引工作中的主题词的查找、在版编目数据的利用以及标引工具书的使用。同时,就标引人员如何提高中文图书主题标引质量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图书预约服务中预约成功率低下的难题及其原因,进而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预约服务智能快递柜应用”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智能快递柜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图书预约的规范性、数据统一问题,还可以降低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图书预约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何欣 《出版参考》2021,(11):60-62
数字时代,大数据已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是否能驾驭数据,洞察数据中隐藏的秘密,发掘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潜力,已成为出版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图书编辑除了掌握传统能力以,还应具备并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数据采集和筛选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利用大数据的选题优化创新能力、新媒体宣传营销能力和对读者反响的调查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基础上的油田生产,包括了对所有环节的数据的收集、利用,以及对整个油田的科学化预测和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油田生产,也就是在采集石油的过程中,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迁移、传递和利用,从而为其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所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于油田生产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充分利用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才能展现出油田数据的价值,为油田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全国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是国家数据,申报CIP数据是图书出版必经的印前程序。CIP数据依据的是国家标准,字段丰富、标引规范、权威准确、全面完整、快捷及时。本刊的主办单位中国版本图书馆是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惟一的CIP数据制作单位。本期的〔选题参考〕栏目将逐月刊发由专家学者根据订货会前的月度CIP数据撰写的《中国图书出版月度分析报告(订货会专稿)》,希望能给参会者提供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已有的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主要侧重于大学生借阅图书的学科分类等表象信息。本研究旨在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分析图书馆借阅数据,揭示大学生借阅行为的差异对大学生意识层面体现出的相同或不同。[方法/过程]基于大学生的课程表内容信息、借阅记录等数据,构建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意识的程度及能力测评数学模型,并以某高校两届本科生的课程表、借阅数据以及该校图书馆馆藏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利用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大学生馆藏借阅数据的自我完善测评数学模型,能够透过大学生们千差万别的借阅行为了解大学生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情况。多数具有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意识的本科生,其自我完善意识的程度及能力普遍不高;借阅图书数量不同的学生,其所表现的自我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可能没有太大差别;学生通过选修课程或自主阅读完善不同学科知识结构的意识程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图书按需出版,仅是"按需印刷"的代名词,只有基于大数据利用与分析的学术图书按需出版,才能实现学术图书的作者、读者与出版者需求的统一.本文论述了学术图书按需出版的基本途径、实现策略,以及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为各行业发展赋能.出版行业具有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天然优势,大数据分析影响着出版业从选题策划、作者选择到内容生产,以及最后的推广营销、读者服务等各个环节.文章从大数据助力图书出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出版产品的精品化、出版营销的精准化三方面论述,探讨大数据下图书出版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