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珊珊 《新闻世界》2014,(10):202-204
近年来,"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在众多娱乐事件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而百度贴吧作为国内最大的粉丝交流平台,将其作为粉丝文化研究的文本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使用文化变迁和迷群理论,结合贴吧十年间的粉丝大事件,来阐释贴吧粉丝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分析其变化的深刻的内外部原因。并对如何引导健康的网络粉丝文化传播给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伟琳 《新闻世界》2014,(8):177-178
近10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粉丝"已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本文以百度贴吧中韩剧《继承者们》的粉丝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贴吧中,粉丝之间是如何进行互动,如何发挥粉丝的影响和作用,又是如何体现约翰·费斯克的粉丝生产力理论的。  相似文献   

3.
冯莉  许妍怡 《新闻通讯》2014,(11):43-4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人们的新兴生活领域,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模式和表演模式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百度娱乐明星贴吧的参与观察以及文本分析,选取"粉丝"这一群体,对粉丝自我呈现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粉丝在网络传播中呈现的形象、角色类型以及角色表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郁文 《新闻世界》2014,(8):154-156
贴吧粉丝群体由管理团队、执行团队和粉丝吧友构成。信息传播结构为四级传播,传播内容包括规范性内容、工作性内容、决策性内容和记录性内容。贴吧粉丝群体的管理运行体现出平等性、交互性、规范性、开放性、商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本文从"罗志祥吧"入手,由点及面,分析百度贴吧粉丝群体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粉丝文化"与"贴吧粉丝文化" 百度贴吧成立于2003年,是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用户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立即建立一个贴吧讨论区或在相应的吧里找到自己的盟友,简洁快捷,交流方便.贴吧完全以用户为主导,强调用户自主管理、自主参与.每个吧都有自身的模式风格,具有传统论坛不可比拟的优势,开放性强--无需注册便可浏览发言;技术性强--以百度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为基础;互动反馈性强--流量大有利于用户即时平等交流互动容易形成话题,成为网络上粉丝的集聚地.  相似文献   

6.
百度贴吧是目前国内非常受欢迎的网络媒体社区,它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文化基础。本文将其自2003年创建以来的文化演进归纳为参与式文化、粉丝文化、屌丝文化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标志性事件进行介绍,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7.
胡乐浩 《青年记者》2017,(11):33-34
2016年5月,百度因长期在未经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盗用隶属于阅文集团的网络文学作品,而被依法享有该作品网络信息传播权的阅文集团告上法庭.5月23日上午,百度贴吧发布“保护正版、维护原创作者权益,开展清查盗版侵权行动”的公告,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小说类贴吧几乎全部被封禁.“阅文诉百度侵权”这一事件再次暴露出了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的同时,也给新媒体的版权保护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百度贴吧:大学图书馆帖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度贴吧创建于2003年12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交流社区.百度贴吧这种全新的搜索加论坛式的互动空间,五年来在"百度贴吧"上有关大学"图书馆"的帖子数量非常庞大.本文结合河南大学贴吧,对大学图书馆的帖子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研究,对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和资源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6年新年伊始,娱乐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一天之内火遍国内各大网络:1月2日,在百度贴吧出现了“馒头”吧;随后,网上出现4个“馒头”QQ群,群内人声鼎沸,粉丝们对“馒头”之创意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0.
常立 《新闻界》2007,(5):62-63
本文通过对百度贴吧的传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分析与归纳,阐释了贴吧传播模式的传播学意义,并通过具体新闻案例阐明贴吧传播模式对传统媒介传播实践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营销制胜的四条铁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千桂 《传媒观察》2006,(12):51-52
2006年的百事音乐盛典,光线传媒和百度贴吧进行了合作,期间创造了近八千万帖数的惊人纪录。对此,7月13日,在百度年度行业“2006百度世界”大会上,光线传媒总编李德来向其它企业发出了“当你有重大合作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贴吧,一定不要忽视网络虚拟社区”的提醒。如今,类似百事  相似文献   

12.
百度贴吧,作为一种新型的"搜索 论坛"式的互动空间,自2003年12月1日诞生以来,即以其"即时性和开放性"受到众多网民的欢迎.而在众多贴吧中,人气最旺的是以娱乐关键词为主题的贴吧.偶像的崇拜者通过百度贴吧的集结形成一个团体,同时,也相对应地形成了以贴吧主题为核心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这一组织已经成为众多网民心中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13.
视频文本是粉丝圈的符号游戏场,也是粉丝自恋情结的艺术表达.由于沉迷于对象崇拜,他们具有敏锐的嗅觉,适切的故事素材与已有的认知框架、情感态度发生碰撞,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粉丝通过对原视频符号的解构与重组进行二次创作,意义编码带有浓郁的粉丝意志,其自制视频流露出粉丝群集体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视频文本也是粉丝自我精神赋权的形式,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粉丝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4.
百度贴吧里沉默的螺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诞生至今,百度贴吧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网络空间。那么在这一新的空间中,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如“沉默的螺旋”等是否依然适用?传统理论在这一新空间中的表现形式是否有所不同?本文试图结合百度贴吧的相关特点对此作出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尚义 《中国广播》2014,(10):17-17
百度作为互联网公司在应急信息服务方面的实践,比如云南鲁甸地震,公司内各个团队进行协作,为网民提供信息服务,除了百度搜索之外,还有公益网站、贴吧、新闻、钱包、地图等。  相似文献   

16.
梁亮 《声屏世界》2017,(9):64-66
费斯克的粉丝文化理论中将粉丝的生产力分为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粉丝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粉丝们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将自己创造的符号意义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又在这个虚拟空间中,通过声明行为来进行身份划界.粉丝的文本生产力虽然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更大的可能转化为经济资本,但是随之而来的愈加分明的身份划界阻碍了具有依附性的粉丝文本的传播.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们还是只能通过消费来进行生产.本文将从费斯克对粉丝生产力的定义出发,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生产力的强化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7.
百度贴吧中的群体冲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及网络虚拟社区的繁荣使得群体传播在现代科技社会达到了一定规模。而在众多网络群体中,百度贴吧以其特有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群体传播丈化。本文分析了百度贴吧中群体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内部的组织形式与它们之间的互动和摩擦。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介平台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得信息、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特征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以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百度贴吧网帖文本内容为例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发现并进行情感分析,从而提出高效、科学和更具针对性的舆情引导策略。这对高校舆情管理和引导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探索意义,有助于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积极的高校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瑞 《今传媒》2020,(2):56-58
本文以"天府事变"组合的嘻哈说唱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社区——百度贴吧、网易云音乐、微博等进行网络民族志观察,基于文化研究、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等相关理论,重新审视青年亚文化的嘻哈说唱,对其进行符号再现与解读,探求"天府事变"说唱文本中的话语秩序,并对嘻哈说唱风格背后的意义进行解读。同时,通过嘻哈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探讨嘻哈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跨越的重要时期,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是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媒体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以百度贴吧为例,媒体官方贴吧在这一虚拟空间中的入驻不仅引发了空间生产样态的一系列变革,更带来了一种媒体发展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