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化》将20世纪中国学与基督教学的关系问题,整合成关于20世纪中国学内部的基督教化的意义追问,揭示了20世纪中国学意义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实证明,中国新学的发展与基督教化的确存在着“极大极深的关系”(周作人语)。中国的新学作家们在吸取东西方先化思想的时候,均以敏锐的目光注视到了基督教化的独特作用和价值。现代作家对终极人生和现实人生的双重关注、对人类命运之迷的执着探索、对个人与社会现象的忏悔和批判等,都显示出基督教化对中国现代学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所产生的深广影响。而在这种影响的过程中,中国现代作家又表现出了自身的独立思考和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3.
孟庆梓 《考试周刊》2012,(53):39-40
近代中国的基督教发展史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探索历程,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研究专著,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的演变轨迹及其当前发展趋势与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领域,存在着文化精神研究、文学本体研究和宗教信仰研究三种范式,这三种范式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解释力与学术影响。在当下多元化的学术语境下,应实事求是地检视三种研究范式所体现的学术理念、观照视角和研究方法,总结得失,多向汲取理论资源,积极寻找拓展的话语空间和创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基督教在中国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色化历程,但并没有培育起多数中国人的宗教情怀,遭到部分学者的诟病.本文分析了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偏离宣教宗旨的表现和原因,认为正是借助主归中华的特殊路径,基督教成功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站稳了脚跟,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找到了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新契合.  相似文献   

6.
宗教神话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化凝定,潜埋着人类最深层的化一心理结构,这种深层的结构原则构筑了化赖以传承的桥梁。“十”字既是基督教神学信仰的象征,又是《圣经》化的深层结构语码:“十”字具有超时空、跨化的语用特征,体现着基督教《圣经》最基本的化精神和价值取向,蕴涵着人类在时空两个维度上欲求超越自我的双重努力;“十”字结构包含着对立统一的思维构成原则,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精神见之于现象的自然历史说、社会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论;“十”字结构具有生成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化功能。正是这一化功能铸塑了后世西方学的基因密码。基督教对于后世西方学的影响虽直接表现在学对其主题、题材、人物、情节等的借用上,但《圣经》化中固化下来的人类意识的架构——“十”字结构,才是西方学导源于基督教的妙谛所在。  相似文献   

7.
对《圣经》语言、形象、结构等的借鉴,是中国现代文学受基督教影响的开端。但此借鉴主要是修辞性的,滤掉了它们在《圣经》中本有的意义。在思想内容上,现代文学对基督宗教的回应大体有两条进路。一是人类中心论的,即或者将之道德化,或者从民族和社会历史角度对之加以批判;二是上帝中心论的,对基督教表现出一定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这堪称基督教文学。这两条进路贯穿于中国文学近百年的历程。同西方相比,中国基督教文学目前还不成熟,因其或者直接宣信式地张扬某种教义(如冰心的“爱”),或者从信仰立场出发外在地对生活做出某种评判(如北村),还未能真正进入基督教信仰在人灵魂和精神深处所引发的紧张与激荡。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受基督教观念的影响。《圣经》中的形象一直是西方学典型的原型:基督教的“原罪-忏悔-救赎”的得救模式和人是“善恶一体”的观念制约着典型的发展格局和性格结构,而作家俐作的客观立场则与基督教的上帝的“隐蔽”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丽蓉的《二十世纪中国学与伊斯兰化》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站在整个20世纪中国学发展进程的高度,从中国学与西方化、从传统化与现代学交流碰撞角度展开研究,可谓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学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土壤上成长、繁荣的。要研究西方文学不应忽略基督教的影响。 宗教是个复杂的东西,作为一种世界观,它反映着人们对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着特定的心态、特定的思维方式。因而,把它简单地界定为“精神的鸦片”“颠倒的世界观”,恐怕不一定很客观。以基督教而论,它既告诉人们和睦、互爱、宽容,给人提供精神上的避难所,为平衡人们的心理起到一定的疗治作用。又高扬神性,贬损人性、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反动性。至于宗教与文学之间,则显示了更为复杂的关系,作为文化这一大范畴中的不同层面,它们既融合、渗透又互相冲突。我们阅读西方的文学作品,总要涉及到基督教,本文试图就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关系作一点抛砖引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主义思潮迭起的二十世纪,莫里亚克既坚持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又融合了现代主义观念和宗教思想,以家庭为舞台展示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时代背景下人的罪恶,深入挖掘罪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灵与肉、善与恶、沉沦与复活的痛苦挣扎中具有了悲剧精神并最终获得了宗教上的救赎.莫里亚克的创作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为西方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赎罪》是当下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他运用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在小说中为读者刻画了多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原型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为经典作品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旨在运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赎罪》女主人公进行分析,从深层次来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3.
北村1992年皈依基督教后,便以一个基督徒的眼光关注世界、进行创作。他揭示出人世充满着罪恶与堕落,这种罪恶源于人类的诗意的栖居地的丧失与人性欲望的膨胀;人靠自身是无法弃恶从善、获得拯救的,只有依靠上帝才能获得救赎,否则将走向毁灭。他把创作与布道合二为一,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特例。但是,在其创作中,也体现了宗教万能的偏执及强烈的宗教专制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经典",历来的批评家、作家们曾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观点也远不是一致的。本文对于何谓文学"经典"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对于文学史的深入了解及相关的阅读经验,列举出若干部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作品并予以扼要阐释,认为这些作品映证了南非作家库切关于文学经典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当我们回眸20世纪外国文学时,必须正视“战争与20世纪外国文学”这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战争使人的处境变得越来越难以理喻,人们在精神上普遍感到迷惘、痛苦、悲观。人的心理变得更加复杂。20世纪西方社会的种种困惑人心的问题以完全不同于19世纪传统作家的方式进入了文学。茨威格像20世纪其他许多作家一样,在其作品中很少像传统文学那样直接再现战争场面.主要是表现战争对人心理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Kenneth W. Spence was among the most influential learning theor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was not only a pioneer in the genesis of computational models but an articulate systematist and scholar regarding the place of theory in psychology.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s and remembrances were offe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as part of a tribute to his contributions 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相似文献   

17.
余廷明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34-36,40
拜伦在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大诗人。他的诗篇极大地激励了众多的著名的艺术家。不可否认,拜伦的文学创作与其同性恋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与几位男孩的浪漫史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研究拜伦时,要正确理解这位天才诗人,我们不能忽视他的性取向。随着社会进步,他的同性恋生活不会使他的作品黯然失色。他对文学的贡献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8.
杜威“堪称美国20世纪首要的民主哲学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美国和世界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民主教育哲学中,民主不仅是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标准”,而且是一个教育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教育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第一的工具”。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黄药眠与学创作终生相伴,但20世纪中国学史上却未能留下他的名字。作为一个艺理论家、批评家,他的艺观一直在追求学的独立品格和服务于现实两之间左冲右突,难以取舍。学的审美追求与政治功利的现实需要互相掣肘,理论主体强烈的政治幻想与艺术直觉、逻辑思辨相互排斥。两处在紧张对立之中,损害了其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使他未能成为20世纪卓然独立的理论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