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亮点和主流,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很多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能有惩戒。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一句批评的话也不敢说。面对不做功课、不专心听课、没礼貌、扰乱课堂纪律、旷课打架、早恋等的学生,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们很无力,只能装聋作哑、视若无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只能一味纵容。  相似文献   

2.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需要惩戒,学生成长需要惩戒,但必须是善意而适度的。一时下,惩戒似乎成了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加之,一些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应有惩戒。其实,这是社会对惩戒看法的偏差。认为惩戒就是体罚,把教师依法对学生管理的手段等同于体罚。体罚,古人视其为天经地义,一把戒尺打出栋梁之材;而体罚已被禁止。但惩戒却不可随意摈弃。  相似文献   

3.
教师可不可以打学生?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界提出这样的问题,无异于是汽车能不能开下水、轮船可不可驶上岸一般。然而近日报上却刊出了这样的一则消息:老牌“民主国家”英国进行的一项有关“教师该不该体罚学生”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师适量体罚学生(以不致残为宜)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分析:同是…  相似文献   

5.
一 时下,惩戒似乎成了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加之,一些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应有惩戒.其实,这是社会对惩戒看法的偏差.认为惩戒就是体罚,把教师依法对学生管理的手段等同于体罚.体罚,古人视其为天经地义,一把戒尺打出栋梁之材;而体罚已被禁止.但惩戒却不可随意摈弃.  相似文献   

6.
“体罚”这两个字,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都很少见诸文件或报端。在那个时候,教师只要对学生身体没有造成严重侵害,一般的体罚很少引起家长及社会的质疑,这可能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教育中“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等思想的支持。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国民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及安全进一步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时间,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受到相应的制约,体罚或变  相似文献   

7.
现在教育界祟尚赏识教育,认为靠激励手段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一至不能谈“批评”,甚至谈“惩罚”则色变,似乎说到“惩罚”教育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随着新闻媒体频频报道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的“丑闻”,对教师的指责声使得学校、教师面面相觑,草木皆兵,仅仅靠爱心、耐心去说服教育学生,可是当遇到屡犯错误的学生时,耐心教育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苍白而无奈。  相似文献   

8.
“体罚”这两个字,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都很少见诸文件或报端。在那个时候,教师只要对学生身体没有造成严重侵害,一般的体罚很少引起家长及社会的质疑,这可能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教育中“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等思想的支持。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国民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及安全进一步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时间,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受到相应的制约,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梁伟 《江西教育》2006,(4):32-32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可不可以打学生?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界提出这样的问题,无异于问汽车能不能开下水、轮船可不可驶上岸一般。然而近日报上却刊出了这样的一则消息:老牌“民主国家”英国进行的一项有关“教师该不该体罚学生”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师适量体罚学生(以不致残为宜)大有必要”者竟然不在少数。这倒为崇尚“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觅到了一位“洋知音”  相似文献   

11.
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这对教师来说肯定是有点冤枉,大部分教师只是爱得不得法,他们对那些所谓不够理想的孩子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以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行了,方法上就很少考虑。于是,简单粗暴,甚至于错把体罚和变相体罚都认为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不懂得“钢”不是“恨”出来的道理,又使不出其他的招数,只是叹息现在的孩子难教。这里且不说教师原先的感情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有时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对犯有缺点错误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训斥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暴风骤雨”式的做法,试图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改邪归正。但是,这些做法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有时还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甚至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我们成人有时都难免会出差错,又怎么能要求“嘴上无毛”、幼稚无知的学生不出差错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老师怎样正确对待有毛病的学生,是用“暴风骤雨”式的粗暴的方式进行惩罚,还…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 ,人们对于“健康”教育这方面的理解 ,还存在着片面性认识。认为身体没病 ,就是健康。与此同时 ,人们对于“体罚”也仅理解为对身体的伤害。其实不然 ,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是否良好。一般来说 ,学校领导只会极为关注及处理对学生的体罚现象 ,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罚”的伤害 ,更不用说去处理使用了“心罚”的教师。  众所周知 ,严重的“体罚”会使人致伤或致残甚至死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知道 ,“心罚”就如同变相了的“体罚” ,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同样会导致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扭…  相似文献   

14.
教师使用“语言暴力”是目前校园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表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信。然而,和这一光荣称号不相符的是,近年来在一些地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受伤、残疾乃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有的给学生脸上刺“贼”字,有的脱下女学生的裤子打屁股,有的甚至使学生跳楼自杀……这些无不反映了极少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缺损,师德缺失。对此,虽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指出体罚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危害,可是,体罚在现实中仍屡禁不止,在一些学校和地区还相当严重。究其原因,固然有社会监管不力,家庭一定程度上默许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罗实 《中学文科》2009,(9):143-143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少数班主任在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对学生“十艮铁不成钢”,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语言暴力偷袭学生,而且所使用的语言暴力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连成年人都很难入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因为这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本文认为语言暴力这种伤害甚至远远大于体罚,因为它伤害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很难修复。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对体罚行为的谴责,学校也都有教师不得体罚学生的禁令,如今校园体罚学生的行为少了许多,然而有意无意间,各种形式的“冷暴力”,已成为一些教师变相惩罚学生的“杀手锏”,在校园内屡见不鲜,通常表现为——动辄把孩子叫出教室,站在办公室、走廊甚至操场上,美其名曰:“认真反思,好好检讨”;不是热情关怀、  相似文献   

18.
侯田印 《中学文科》2007,(5):106-106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无论在过去和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仍有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甚至还酿成一些事故。笔者试就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与对策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少数班主任在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对学生“十艮铁不成钢”,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语言暴力偷袭学生,而且所使用的语言暴力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连成年人都很难入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因为这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本文认为语言暴力这种伤害甚至远远大于体罚,因为它伤害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很难修复。  相似文献   

20.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师德建设的内容很多,但最核心的是提高教师爱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在爱学生的过程中教育学生的能力。一个教师即使知识很丰富,业务水平很高,其他方面也做得很好,但如果对学生毫无爱心,经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包括“心罚”学生,如讽剌挖苦学生、用繁重的作业惩罚学生以及以其他方法侮辱学生的人格等,这样的教师就是师德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是合格的教师。像最近媒体所披露的在学生脸上剌“贼”字的陕西省某小学教师,在学生脸上剌“不会背书”的河南省某小学教师,把学生吓出精神病的四川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