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已来临,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创新意识已成为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信息创新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现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介绍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素养课程建设方案,指出了在大数据时代应该如何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慕课的特点、理念和与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慕课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推进作用以及慕课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条件。对高校利用慕课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出明确教育目标、为慕课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学创造条件、全面构建慕课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优势、加强校际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广泛运用,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是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基础要求。我国教育部十分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在小学阶段即设立信息技术课程。但部分小学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师资投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基于信息素养下开展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阐述培育信息素养的教育意义,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好英语的一种基本能力。高职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意识,促使他们掌握系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形成较强的信息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从教学任务设定、课堂教学设计及学习策略讲解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马永红 《科教文汇》2009,(12):164-164
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好英语的一种基本能力。高职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意识,促使他们掌握系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形成较强的信息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从教学任务设定、课堂教学设计及学习策略讲解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6.
陶卫冬  胡月  王腾 《科教文汇》2020,(12):182-184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素养对于大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备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在英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快速地获取信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基于对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本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信息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4)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信息素养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在高校图书馆中,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新生入馆教育以及文献检索课等。然而就现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重视程度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瞬息万变,学生也正不断变化着,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翻转课堂以它的灵活和新颖给信息素养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形成与发展,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普通高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一直是师范院校思考的问题,在这里将针对《现代教百技术》公共课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详细说明提高普通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信息疫情"的概念,分析了大学生信息素养在"信息疫情"环境下呈现出的问题,从大学生自主学习、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高校信息素养课程建设和社会净化互联网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视野下研究图书馆职能、图书馆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证明图书馆是扩展人类自身"信息和智能能力"的社会装置,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就是信息素养,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场所,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功能定位是优化学习者思维。这个目标功能定位解决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如何应对图书馆外部急速变化的生态环境,信息素养教育回归到图书情报学特质和图书馆员职业智能本质传承上来。  相似文献   

11.
李倩 《科教文汇》2020,(14):98-99,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提高读者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图书馆读者的特殊性,要求图书馆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时要有针对性,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目前,医院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领导重视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医院图书馆应积极应对挑战,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不断提升馆员、读者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Web2.0环境下的信息素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是通过解决Web2.0环境下的用户信息素养问题,推动Web2.0的更好发展.采用文献调查法进行归纳演绎并结合Web2.0重新定叉了信息素养的组成部分和指标等,然后结合这些基本内容,为增强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提供了一些参考性意见等.  相似文献   

13.
詹晖  吕康银 《现代情报》2015,35(5):168-170
提高网络环境下农民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吉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部分地区农民信息素养的调研,认为吉林省农民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民信息教育、培训、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寻找一种科学量化方法,揭示影 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决策因素,以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过程】论文基于粗糙集理 论,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模型,设计开发了基于网络的信息素养量化分析专家系 统。选取多个工科专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数据采集。运用多层次粗糙集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在研究结果基础 上,提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建议。【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课程体系设计是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 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各高校应从多个层面入手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黎雪梅 《大众科技》2014,(7):178-179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中应具备的品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必备的素质,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及中职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不足,对中职学校图书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加琼  郑帅 《内江科技》2010,31(8):174-174
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多方面、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的信息素养普遍不足,需要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技术与技能。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培养图书馆员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探讨了关于现代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2)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能力是学科馆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科馆员的信息素养决定了其服务质量。本文从信息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四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学科馆员信息素养要求,重点讨论了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贾淑平  陶海燕  夏娜 《内江科技》2022,(7):97-98+126
<正>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理论,并分析了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下,培养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以期培养高水准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于杨  赫明侠 《情报科学》2021,39(12):32-38
【目的/意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社会向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高校教师是培养智慧化人 才、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提升与发展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是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的要求。【方法/过程】借鉴 国际上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并结合我国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构建高校教师信 息素养模型。发现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中出现的不足并提出信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和 策略。【结果/结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必须采取完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 能力,构建信息素养考核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建设数字化校园环境等措施。【创新/局限】分析新信息技术环境下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但由于缺少数据分析,尚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