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为探求 K326中上部烟叶最适宜的烘烤工艺模式,研究不同烘烤温度与升温速度对 K326中上部烟叶烤后品质及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为最佳烘烤工艺,即中部烟叶变黄期温度39~42℃、湿球温度36℃;定色期以平均2 h 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温度55℃、湿球温度37~38℃;干筋期温度68℃、湿球温度40℃.上部烟叶变黄期温度38~42℃、湿球温度36℃;定色期温度47~55℃、湿球温度38℃;干筋期温度68℃、湿球温度41℃.T2处理的烟叶橘黄,油分多,身份适中,色度强;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适中,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感官质量香气量足,香气质细腻,烟气醇和度、舒适性最好;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正组烟叶比例提高.说明在烘烤过程中对温湿度及升温速度的调整是有效的,能有效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顶空分离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白肋烟不同部位叶挥发性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检出82种成分中,共有成分77种,异有成分5种,成分和含量酮类〉醛类〉醇类〉氮杂环类〉其它类〉酯类〉酚类.不同部位间有明显差异,成分和含量均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类胡萝卜素类、西柏烷类及苯丙氨酸降解及转化的产物占总含量的57.81%-74.06%,其中前二者的含量是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后者又是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11种含量较高的重要香味物质的总量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综合结果分析,下部叶香气特征不及中、上部叶,中部叶香气品质要比上部叶好.  相似文献   

3.
白肋烟TN90成熟期叶绿体色素及糖类物质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烟叶成熟进程推进 ,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及比叶重增加 ,过熟时稍有回落 ,峰值下、中、上各部位分别在封顶后第 3,4 ,5周 ,正置其适熟期 ,且各时期的值是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chla ,chlb ,类胡萝卜素 (CTk)下降 ,但降幅是chla >chlb >CTk ,致使chla/chlb ,chl/CTk比值减小 .以上生理生化变化与白肋烟的生长发育吻合 ,证实在当地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下 ,TN90上、中、下各叶位成熟期分别为封顶后 3,4 ,5周 ,兼顾三部位 ,封顶后第四周砍株晾制 ,可获最佳品质 .这为诊断白肋烟成熟及适时砍收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肋烟(TN90)成熟期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烟叶成熟进程推进,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总酚、类黄酮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比叶重增加,过熟时稍有回落,峰值下、中、上各部位分别在封顶后第三、四、五周,正置其适熟期,且各时期的值是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而硝酸还原酶(NR)活性、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但其值仍随叶位升高而增加;chla、chlb、CTk下降,但降幅是chla>chlb>CTk,致使chla/chlb、chl/CTk比值减小;丙二醛含量一直上升,但随叶位升高而略有减少;脯氨酸含量缓慢上升,适熟后回落,过熟时特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第四、五周时达峰值,然后回落,以上生理生化变化与白肋烟的生长发育吻合,证实在当地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下,TN90上、中、下各叶位适宜成熟期分别为封顶后三、四、五周,兼顾三部位,砍株晾制四周砍收,可获最佳品质.这为诊断白肋烟成熟及适时砍收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严格的田间小区品比试验对5个津巴布韦引进烤烟品种(系)和2个对照取样,对其9项重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津引烤娴资源的化学成分与K326相比,呈现“两糖低、烟碱低、氧化钾高”的三大显著特征;与云烟87相比,呈现“两糖低、淀粉低、氧化钾高、石油醚提取物高”的四大显著特征;在云南高原种植条件下,津引良种的烟叶氧化钾含量(质量分数)超过2%,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超过5%,总糖、还原糖分别低于31%和26%,淀粉含量低于3%和上部叶的烟碱含量低于2.5%.这说明,云南现有种植品种与津引品种有差异明显,在云南种植津巴布韦品种可以生产出类似津巴布韦的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6.
利用降碱灵(签剂)进行田间比较试验,探索其对白肋烟上部叶开片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平均叶长增大13.48%~13.83%,叶宽增宽20.89%~22.99%,叶片增宽率大于叶长增长率;产量、产值、均价等经济性状差异较小,而外观质量有明显改善;化学成分上部叶总氮量下降0.29%~0.30%,烟碱量下降0.60%~0.63%;中部叶总氮下降0.05%~0.09%,烟碱下降0.35%~0.37%;总氮、烟碱量上部叶降幅大于中部叶;烟叶钾含量增加,且上部叶增率大于中部叶.综合效果A处理优于B处理.  相似文献   

7.
2012年针对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将云烟87在梁河县曩宋乡进行夏烟早植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60—90kg/hm2团棵期后表现出脱肥,中上部叶开片差,叶片小、薄,叶片衰老快,烤出的烟叶多为柠檬色,单叶质量较小,产量、产值、均价低;施纯氮120—150kg/hm2叶色为浓绿色,上部烟叶开片较好,叶片厚度适中,烤出的烟叶多为桔黄色,单叶质量较大,产量、产值、均价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施纯氮150kg/hm2成熟期延迟.施氮水平对总糖、还原糖、两糖差、糖碱比有一定影响,对钾、氯、烟碱影响不大.研究证实,在当地自然环境与栽培技术下,云烟87夏烟早植施纯氮120kg/hm2为宜.海拔1000m以上,地下水位较高或土壤肥力偏低的田块可施纯氮135ke/hm2.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低热槽区气候条件下,将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布局在1550-2100 m 5个海拔点、每个点又安排在4月15日-5月25日5个移栽期进行种植,考查海拔高度和移栽时期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受海拔的影响较大,且在海拔1650-1950 m之间及移栽期4月25日-5月15日期间波动范围较明显.2)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分别在17.0%-27.7%和13.6%-24.1%之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糖碱比和施木克值分别在5.5-12.5和2.1-4.1之间,随着海拔的增加呈"N"字形变化,这4个指标几乎不受移栽期的影响.3)烟叶烟碱和总氮分别在2.1%-3.5%和1.4%-2.2%之间,且随着海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仅中部烟叶的烟碱含量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4)淀粉和氧化钾分别在5.3%-0.6%和2.1%-1.1%之间,且随着海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则表现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昆明烟区特色优质烟叶定位及开发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8年将多个烤烟品种(系)在昆明烟区4个生态点进行同田对比试验,针对不同产地烟叶的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产地对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起主导作用,同一产地烟叶年度间化学成分的变幅较小,不同产地烟叶的评吸质量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2.评吸质量以烟叶总糖含量(质量分数)30.0%一35.0%,还原糖含量25.0%~28.0%的较好,而总糖含量20.0%~28.0%,还原糖含量17.0%~22.0%的略差.3.根据区域对品种的包容性和强选择性,烟叶质量以类似石林路美邑区域为一类优质烟区A亚区,嵩明杨桥区域为一类优质烟区B亚区,而类似西山厂口与禄劝翠华区域为二类优质烟区.建议在生态条件不足或娴叶质量欠缺的产地,可以采取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及改善烟叶的烟碱、氧化钾和氯含量等配套栽培措施来彰显烟叶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香料烟的品质,在保山市、德宏州香料烟产区进行了多年多点的穿烟方法与调制技术探究.结果表明:云香巴斯玛品种的下部叶穿烟200 ~ 300片/m、中部叶穿烟400 ~ 500片/m、上部叶穿烟500~ 600片/m,沙姆逊品种的下部叶穿烟100~200片/m、中部叶穿烟200~300片/m、上部叶穿烟300~400片/m,调制后品质较好.调制根据烟叶状态,第1~3 d为凋萎变黄期,要求温度为20 ~ 28℃,相对湿度65% ~ 80%;第4~9d为定色晒制期,温度20 ~50℃,相对湿度40% ~ 60%;第10 ~ 15 d为干筋期,温度30~55℃,相对湿度35% ~ 50%.在该范围内,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好、颜色桔黄、光泽鲜明、油分足,能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期取样杀青烘干化验分析的方法,探索在不同N,P,K营养条件下白肋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糖、氮、烟碱等化学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随生长期推进呈增加趋势,而总氮、蛋白质呈下降趋势;随施N量增加各生长期的总氮、蛋白质、烟碱增加,而旺长、成熟期总糖和伸根、旺长前期、成熟期的还原糖下降;随施P量增加各生长期的总氮和伸根、旺长前期、成熟期的蛋白质、烟碱增加,而旺长期的总糖、旺长前期的还原糖和旺长后期的蛋白质、烟碱下降;随施K量增加各生长期的总氮、烟碱、蛋白质下降;N,K对总糖和还原糖,N,P对烟碱、总氛、蛋白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文山烟区种植的津巴布韦烤烟品种,选择该国培育并引入我国的KRK26,KRK22,KRK23和T29,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和云烟87为对照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津巴布韦品种总体表现为植株较高、节距较稀、叶片较宽、叶色浅绿、现蕾较晚、大田生育期较长、抗倒伏和抗黑胫病的能力较弱、原烟叶片偏薄等特点.2)KRK26的产量为3 187.5 kg/hm^2,产值为50 426元/hm^2,均价为15.82元/kg,级指为74.62,产指为2 378.6,上等烟比例61.51%,极显著高于K326,与云烟87相当;而其余3个津巴布韦品种的经济性状,与K326相当,但极显著低于云烟87.3)KRK26烟叶的氧化钾含量(质量分数)2.58%最高,两糖差5.08最小,总糖、烟碱及其比值均在适宜范围内,且其余3个津巴布韦品种也表现出糖含量较低,钾含量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K326品种为材料,探索烤烟种子萌发活动中有关酶活性及相关物质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呼吸强度、淀粉酶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蛋白酶与总游离氨基酸,脂肪酶与脂肪酸,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的活性或含量都随种子萌发进程呈上升趋势,虽然其间有所起伏,但高峰期大都在第84~168h之间,仅POD、总游离氨基酸与MDA含量在萌发中期才开始明显上升,直到萌发结束时达高峰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活性与各自催化水解的产物含量相关性显著,粗脂肪含量随萌发进程而下降,与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萌发集中在46~68h,发芽势96%,同步指数0.94.萌发动态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4.
以烤烟品种云烟85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种子吸水前0h和吸水后的24h,48h,72h,96h,120h,144h,168h分8个时期分析了烟草种子萌发时各种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至168h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随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种子萌发至24h时,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种子萌发至72h时,种子内的粗脂肪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