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我校高一地理课本採用了田世英、鄧啟东合编的“高中本国地理上册”(一九五一年二月北京新華书店初版,以後簡称本书)。看完全書後,我覺得本書可能是以鄧启東的舊著——“新中国教科书高級中学本国地理”(一九四七年正中書局出版,以下簡稱邓先生舊书)——为藍本加以修正改编的,因此,比邓舊著,自然是要好得多,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下面是我对本书一點意见,希望提出來與编者及教本书的同志們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日语中的程度副词为对象,主要研究程度副词与文末叙法之间的修饰关系。经考察发现程度副词与叙法「る」(断定)、「た」(过去,完了)、「だろう」(推量)、「そうだ」(传闻)、「そうだ」(样态)可以共用,与叙法「ない」(否定)、「ろ」(命令)、「よう」(劝诱)、「ください」(依赖)不可以共用。除此之外,与叙法「か」(疑问)的共用关系不绝对。程度副词是介于句子的叙事成分与陈述成分之间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陈原编「初级中学外国地理课本上册」,一九五○年九月初版。华北联合出版社印行。——以下简称陈原本。陈光祖,蔡迪合编「初级中学世界地理课本」,一九五○年九月初版。华北联合出版社印行。——以下简称蔡陈本。教育研究室地理组编「乙种中级世界地理」,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修正北京再版。新华书店印行。——以下简称教研本。上面的三种新华书店出版的初中世界地理教本,全是列在教育部和出版  相似文献   

4.
一篇辞章,如就其内容成分而言,属于核心成分的主旨,无论表达的是「情」或「理」,都是「意」,而所用的具体材料,无论是「事」或「物(景)」,则全是「象」;如就其形成而言,乃结合「修辞」(个别意象之表现)、「意象(狭义、个别)」(个别意象之形成)、「文(语)法」(由概念组合为个别意象)、「章法」(意象之排列)与「主旨」(核心之「意」)、「风格」(由整体意象所呈显之审美风貌)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而这个综合体,一一可用「意象」(广义、整体,含狭义、个别)加以贯穿.而由于它们深深地植基于哲学(意以象尽)与心理(异质同构)之上,将主(意)客(象)体合而为一,以此形成有机之整体,而产生美感,因此可以这么说,辞章从头到尾是离不开意象的.  相似文献   

5.
E.Clement C.Egerton 在他所著「教育的将来」(The Future of Education)一书里面说:「不是职业的教育,就不是教育。」Bizzel 和 M.H.Duncan 两氏所著「现代教育的趋势」(Present Day Tendencies in Education)里面说:「学校教育,有职业的和修养的两方面;对于某一个人是修养的教育,对于别一个人或许变为职业的教育。譬如历史一科,在要做历史教员的,是职业的教育,在要做商人的,就是修养的教育。化学一科,在要做医师和药剂师的,是职业的教育,在要做律师或牧师的,就是修养的教育。手工一科,在要做机械工业的,是职业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投影。我们可以从日常的寒暄用语可以了解到日本的文化与思想。日本人几乎每天都在说「お疲れさま」(您辛苦了),就像每天早上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一样,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式语言。另外,「お疲れさま」(您辛苦了)也体现了日本人的集团精神。与「ご苦労さま」一样是表示慰问辛苦时的表达,在不同的场合也需要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7.
据汉代徐岳所著《数术记遗》和《数理精蕴》记载,古代命数法分为三等:「下数十十变之」(如十百为千,十千为万),「中数万万变之」(如万万为亿」;「上数数穷则变」,又称:数凡十等,为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因此,据「上数」变法,则一亿亿称为兆,一兆兆称为京……  相似文献   

8.
[a(r)] 阿 a名词头(前缀,二563~#):(a)成特名,如「阿多」(粘在名前),「阿三」(排行前)、「阿李」(姓前),都带亲昵意。(中古语就这样,如三国吴志。吕蒙传『(鲁)肃扶蒙背曰……非复吴下「阿蒙」』当时人的小名常冠以‘阿’,如世说·豪爽「卿语‘阿’黑(王敦的小字)何敢不逊」南朝宋书·谢弘徽传「‘阿’客(谢灵运的小名)情而无检,……‘阿’多(谢曜的小字)标独解。」)  相似文献   

9.
苏联福尔穆纳多娃著的「七岁儿童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对于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上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本书除序言之外,共分三章。我把它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在序言里,主要是说明苏联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作者是引用加里宁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这就是「培养新人」,培养儿童「对自己人民的爱,对劳动群众的爱」,并具有「忠实」,「勇敢」,「团结友爱」,「爱好劳动」和纪律性的优秀品质。而七岁儿童正是接受这样教育的开始,所以对于七岁儿童的教育怎样教得好是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篇的讨论大部分是根据江问渔先生著的「我国中学教育的前途」(见教育与职业第一二○期)那篇文章。江先生在那一篇文里对于现今中学的弊端,改革的标准,以及改革的主张,讨论的非常详尽。我们对于问题的重要,可以不必再多说,因为我们都承认中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大急切的问题。不过对于救济的方法意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大学巴扎洛夫(БазоровИ.П.)教授著《热力学》(Термодинамика)第三版已经由我和张毓昌译成中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了。这是一本富有特色的热力学教材。正如本书作者——我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每年我总要给我的学生讲"和好书交朋友"的道理。近年来结合我们明强小学开展的几项重大教育改革,我认真地读了一些教育理论著作,其中体会最深的是以下三本书:第一本是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索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本书是叶澜教授在领导"新基础教育"变革研究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总  相似文献   

13.
我曾經編寫了五本通俗數學小冊子,統由開明書店出版。出版的日期:「數學列車」是一九四八年一月,「大大小小」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數的驚異」是一九五○年五月;「比一比」是一九五○年六月,「圖片展覽」是一九五二年四月。前三本都是在解放前寫的。其中「大大小小」和「數的驚異」是文集的性質,大部分曾在「新少年」(以後改稱「開明少年」)雜誌上發表過。解放以後,開明書店和湖南的教師同志們曾經先後提出批評,今年一——二月號的「數學通報」發表了談冬青同志「評數學列車」的文章,編者也提出了意見。現在我對於全部寫作,以「數學列車」作重點,進行初步的檢查。由於自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吗?现在常见的一种饮料「可口可乐」(Coca-Cola)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本世纪20年代。当时根据读音用近音汉字译作「蝌蚪啃蜡」,这种译名中国人看了难以知道它是什么东西,看到这个名字也叫人难以入口。  相似文献   

15.
我在「人民教育」一九五三年六月號上,以問題解答方式發表過「新民主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有無性質上的差別」一文,那時中央還沒有公佈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僅就理論範圍討論了兩者的一致和差別。此後,又在「人民教育」一九五四年四月號上,發表了「新民主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的關係」一文,它的內容僅限於標題規定的範圍,都不是像柳維光同志說的「兩篇文章有一個共同目的,想要解決過渡時期教育的性質問題」(見「人民教育」一九五四年六月號,下同)。在第二篇文章中還提到寫第一篇文章時對問題「認識不足」,  相似文献   

16.
对于《史记》鸿门宴中的「斗卮酒」和「生彘肩」,历来解释不一。过去有人认为「斗」字是衍文。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文。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史记订补》)也有人认为「生」字有问题。梁玉绳说:「生」字疑  相似文献   

17.
现以有代表性的两本苏联教材作一比较,从中看其发展的趋势。一本是■阿尔托包列夫斯基著的《机械原理》,1953年出版,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称之为旧教材;另一本是O.H.列维茨卡娅和■列维茨基合著的《机械原理教程》1978年出版。以下简称为新教材。 (一)从内容的处理方面看,旧教材写得比较详细。新教材写得比较简炼,只有旧教材的一半。著者在新教材的序言中说:“本书着重阐明机械原理的通用方法。至于计算公式,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联■著《代数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写于1976年,1982年出版了英译本。本书是为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一年级上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两个学期用的代数课教科书。这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代数的基础,供一年级上学期用;第二部分是群、环、模,供二年级上学期用。与苏联五十年代的代数教材,譬如,库洛什著的《高等代数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第六版  相似文献   

19.
「學校教導工作的組織」是莫斯科典型中學——第二〇中學校長伊·考·諾威(?)夫積四十餘年的教育工作經驗寫成的。這本書對於我國各地有系統地學習蘇聯先進教育經驗,是一部非常寶貴的著作。書中不但闡明了教導工作組織的基本問題,而且從計劃、組織、指導和檢查四個方面詳盡地叙述了校長領導的途徑和方法。末了還附有具體的各项工作計劃。無疑問的,這本書不但有共理論價值,同時也具有很大的實際指導意義。正因如此,將這個「實際工作經驗的結晶」(譯後記)介紹給我國讀者,就  相似文献   

20.
(一) 我對班主任工作從厭煩到熱愛 我是小資產階級家庭出身,存在著向上爬思想,時刻想著到大學去敎書,爲的是多得些報酬。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一年間,我參加了幾次全國性的會議和工作,誤認爲自己已是「全國性的人物」了,於是更積極地製造自己的名譽地位,不安心工作。那時,我積極往校外跑,作社會活動,有意識地把班主任工作擱置敷衍,故意不往好處作,認爲這種工作是「繁瑣小事」,分配給我是「屈才」;作起來「費力不討好」,更是「無盡無休」的事,反正「不能出名」。如果作好了,反倒「永遠擺脫不掉」。由於這種個人主義思想發展的結果,那一年間的班主任工作終於一垮到底,最後弄得非重新分班,不可。一九五一年暑假時,組織上給了我嚴肅的批評教育,但是思想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只是不能不服從組織,「賭氣」把校外工作一律辭去,迫不得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