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李莉 《辽宁教育研究》2011,(12):109-111
教学型大学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的需要,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与顺利就业的需要。因此,要在坚持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标准下,做好高效的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第一,切实调整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实施日程;第二,以参加科研项目与科技大赛为契机,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力度;第三,通过加强教学运行、人事制度、工程实践中心制度等方式,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高职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验培养对象质量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论文)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阐述了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科研、为企业服务的关系,认为应扩展毕业设计内涵,将毕业设计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艺 《教育与职业》2012,(36):35-37
文章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述了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最后落实到具体环节,包括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阐述了这些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规模急剧增长,联合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联合培养质量却差强人意。联合培养面临着学术化与职业化、创新与应用、特色与平庸、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的矛盾。面临着运行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课程教学无特色、实践教学难实施、论文标准不合理、联合培养无沟通、质量保障不到位等一系列的困难。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有效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需要从培养模式的诸要素着手,从培养过程的各环节着手,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导师、研究生多主体的,管理制度、培养方式、评价标准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扼要介绍了南京大学商学院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改革举措: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教学;二是严格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标准,采取抽样公开答辩的做法,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科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所学专业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性教学,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影响大学生就业,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并指出应该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和环境,既缓解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又能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想.根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的特点,对其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建立了质量监控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结合漳州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探求地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全程质量监控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了众人所关注的问题.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一般分为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两个阶段,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是研究生做好学位论文的基础;但目前存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不规范、对课程教学重视不够、没有监督机制等问题,本文从分析课程教学质量下降入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和教改实践的研究分析,发现加强专业教师工程师素质培养对专业特色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培养专业教师工程师素质可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在进一步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促进产学研教的良性循环,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深化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确实保证实践教学的要求.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石油工程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双语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在求学和教学过程中对双语教学的体验,认为双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教学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双语教学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与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不断沟通有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工程建设的质量关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工程建设从业者多数为农民工,专业技能较差,目前急需为建筑行业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型人才。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为例,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教学质量监管体系,改变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数控技术人才工程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工程能力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了以强化学生工程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再现工程环境"的方法。以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依托紧密型校企合作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石河子大学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为例,从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尽早介入科研训练、发挥学科竞赛的载体功能、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指导、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加强指导与规范过程管理六个方面,探索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研究提高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高等工程教育实施专业认证有助于大力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实践教学模式陈旧、企业参与度低等现象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发展的瓶颈。基于专业认证视角明确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路径:切实遵循学生主体原则,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创新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产出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台州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性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问题:高校扩招导致的生源质量下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提高导致的巨大就业压力、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尽合理带来的教学质量滑坡、转型初期缺乏工科办学经验引发的办学特色不突出等;同时指出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给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提出只有紧扣“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才能确保地方性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电气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将工程应用融入到电力系统类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已成为必然。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发电厂电气部分三门电力系统类专业课程,根据行业认证标准优化课堂及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不同课程授课内容的重复冗余,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构建一条“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同时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学校超星智慧课堂、雨课堂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该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面向电力行业及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工程教育与现代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分析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紧紧围绕现代制造企业模型构建并实施基于先进制造模式下的企业人员角色体验教学。通过高层次的"角色体验教学",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社会定位和人生目标,培养职业意识及创新思维,提高综合工程素质,最终与现代企业"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