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六册《听潮》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对于其中的"云汀"一词,课本注释为"这里指云白色的海滩.汀,水边平地,"我认为这样解释是欠妥的.我们通过课文本身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一,"云汀"是"在海面上",并且"闪闪颤动着,银鳞一般";第二,课文下文说,"它(指远处灯塔上的红光)和那"海面的银光……",可见,"云汀"并非指云白色的海滩,而是指被月光照耀下的一条狭长的海面.  相似文献   

2.
反复设喻,简称复喻。也称“博喻”。就是对同一个本体事物,从不同角度连用两个以上喻体的比喻。《听潮》这篇课文有四处运用了复喻。 首先,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把潮来时的飞沫化作“细雨”“朝雾”、“暮烟”。这一复喻使海潮的形态具体可感。正因为这“飞沫升落”具有动态美,才有“现在这海完全属于我们的了”的欢悦,情景交融,算得上“尽够欣幸”了。 其次,第八自然段,作者为了体现海的“静”。用了一连串温柔甜美,富有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3.
鲁彦(1901—1943)原名王衡,浙江省镇海县杨家桥人.“五四”时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加入文学研究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文学翻译家.《听潮》写于一九三四年,收在鲁彦的散文集《驴子和骡子·听闻的故事》中.这篇散文主要描述了大海幽静、神秘的景色和澎湃激昂的海潮声.作者通过对大海的热情赞美,反映了他对光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还流露出作者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4.
︽听潮︾质疑山东/刘生龙鲁彦的《听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但是由于本文是30年代初写的,是早期的白话文,因而在语言运用上和今天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我在教学中发现文中如下几处地方不规范:(1)还有一个露台突出在海上,朝晚··可以领略海...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方法。2、学习本文运用文字描摹声音的方法。3、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评点批注。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经典名篇。放  相似文献   

6.
宜昌市六中青年女教师陈维佳,在省中语会第三屆年会上讲了一堂汇报课,到会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均给于较高评价。她还接连被黄石市、大冶县邀請去作了两次讲课示范。十堰市、沙市市中语会和省语文教学法学会的代表又聘請陈老师为他们学会下届年会示范课的主讲教师。一堂语文课,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圆照之象,务先博  相似文献   

7.
按:这是实验教师来卫文1997年暑期在全国青语会举办的北戴河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演示的一堂观摩课的教学设计。这次演示获得很大成功,这堂课和她的教学论文《还文学教育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双双获奖。来卫文等12名教学新秀同被列入全国青语会“群英语”(公榜于《中学语文教学》)。她是本院86届毕业生,也是最早进行会乐美实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验中,业务素养发展很快,教学效果提高显著。应聘到深圳任教后,她接技的班,继续实验,经半年努力,语文成绩就超过当地区平均24分。这堂课,虽然只是实验的众多课型中的一节有所压缩的教读课…  相似文献   

8.
一、教和学的重点 1、咀嚼品味文中描绘大海神奇变幻和海潮涨落情景的词句段落,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雄壮美,大海的伟大力量,从而开阔自己的襟怀。 2、学习描绘景物抓住特征,摹声绘意生动逼真的写作特点,养成精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二、品味三问一问:作者怎样描绘海潮来时的景状?从哪些角度,调动了哪些手段,创造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歌颂了大海怎样的性格?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提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摹拟海潮的声音、情态和性格。  相似文献   

9.
陈善华 《学语文》2002,(6):15-15
“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听潮》中这个提挈全文的句子启示我们: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是这篇作品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确切地说,就是要使学生受到作者对“海潮音”的审美情趣的感染,学会欣赏这个“伟大的乐章”并认识“海的美”,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一、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必须高度重视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才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指导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听潮》是初中第四册散文单元教学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原题是《听潮的故事》。选作教材时作了较大的删改。作者鲁彦,原名王返我,后改为王忘我。教学该文时,似可确定如下的目的要求: (一)引导学生咀嚼品味文中描绘大海神奇变  相似文献   

11.
讲读《听潮》这篇散文,可重点发挥听觉形象,把学生带到文章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备制“海潮初起”、“海潮高峰”时录音磁带,捎入课堂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上课铃响了,我带着微笑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鲁彦的《听潮》。人们都说读鲁彦的《听潮》有一种美的享受,你们用了两个早自习的时间朗读了这篇课文,觉得怎样?谁能谈一点吗?老师这一同,使同学们限入深思,片刻,学生甲说,我觉得作者对潮声的描写很细致,读时或给人一种温柔美,或给人一种气势美,有一种如闻其声的感觉。学生乙说,文中的比喻句、动词、形容词用得贴切形象。学生丙说,我觉得读了这篇文章后使人产生联想,如海睡图这一段,可以把人带到恬静的温柔的画面之中。……  相似文献   

13.
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 ;低低的 ,轻轻的 ,像微风拂过琴弦 ;像落花飘在水上。……海终于愤怒了 ,它咆哮着袭击过来 ,猛烈地冲向岸边 ,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 ,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 ,金锣声 ,呐喊声 ,啼哭声 ,马蹄声 ,车轮声 ,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 ,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 ,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 ,响雷般地怒吼着 ,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  相似文献   

14.
一、用录像打出课题录像内容:海面上波浪滚滚,涛声震天。“听潮”二字从屏幕中间出现并逐渐放大,最后定格。(评析:用一个这样的镜头有两个作用:一、点明文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回忆。二、为下文用录像学生引入落潮的意境提供背景。)二、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对照课文的旁批通读了全文,并划分了结构层次,基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课文第一部分交代了听潮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总写潮来的概况;第二部分描写了落潮、涨潮初潮高峰的情;第三部分抒发了作者溺爱着海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作者“喜欢海,溺爱着海”…  相似文献   

15.
答:《金刚经》是一部佛经,它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称《金刚般若经》.后秦时僧人鸠摩罗什译(尚有六种译本,以"什译"最通行).它的全称的涵义是:"佛因人的坚利的(金刚)理性或智慧(般若)使之断离人间众苦到达佛国(波罗蜜)."这部经的内容与经题的涵义扣合很紧.它是纪录一次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给他的弟子须菩提等一千二百五十人说法的情况.说法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理性或智慧可以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听一位年轻的同事执教《金子》一课,我认为该教师并没有引领学生探寻到"真金。"故将以下几方面和该教师商榷:文本中"真金"的内涵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百次问自己。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  相似文献   

18.
赵建晖 《考试周刊》2014,(82):26-26
<正>自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中学语文界几乎都把文本中那个著名的喻体大宅子解读成了文化遗产。大宅子果然比喻的是文化遗产吗?我们一起作分析。一、从喻体大宅子来看所指的可能性鲁迅后期杂文所涉大多是严肃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写作于1934年6月的《拿来主义》也不例外。但是文本后半部分比喻论证的选择和使用,使阅读者从对社会政治话题的紧张专注,转移到和大众更贴近的日常生活上。让读者在更加可感  相似文献   

19.
一、题解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和他的妻子在一个海岛上看到的大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海伟大力量的赞颂。二、课文简析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前四个自然节),记述到海岛的时间、海岛的特点和住处位置的优越。第四自然节,在结沟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写“每天潮来的时候”的见闻和感受,既具  相似文献   

20.
《听潮》是一篇以景抒情的优美的散文。为了教好《听潮》,可采用以下方法带领学生从课文中领略“伟大的乐章”。一、抓住一个“听”字对同一景物,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对于海潮,可通过视觉来写,即“观潮”;可通过触觉来写,即“弄潮”;课文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写,故为“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