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三单元表内乘法(一)包括两部分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现就如何教好本单元的知识提出几点建议:一、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乘法的意义,难点是被乘数、乘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关键是通过直观使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1、弄清“相同加数”与“个数”的概念,为建立乘法概念奠定基础.为了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能够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几个几连加”的形式叙述出来.教学时,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2.
表内乘法指用乘法口诀求积的乘法;表内除法指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它们都是以口算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小学生务必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一、使学生懂得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表内乘、除法要从直观入手,从相同数连加引入,引导学生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乘法的意义,可以多让学生做些看图写乘法算式和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练习。教学乘法口诀,要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来法口诀…  相似文献   

3.
乘法口诀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为它是所有计算的基础。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开始学习并按照一个因数是2、3、4……9的顺序编排进行教学的。“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的继续,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口诀的来源学生在学习2~6的乘法时,已借助实物图形,从连加算式引出乘法算式,明确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并通过有关例题的学习,初步懂得…  相似文献   

4.
乘法口诀表,也称“九九表”,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乘法口诀表”的教学一般分两步:先教乘法口诀(一),包括乘法的意义、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再教学乘法口诀(二),即7-9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5.
“表内乘法(一)”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式题和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一、明确“表内乘法”在教材中的地位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表内除法、计算多位数乘除法和分析乘除法应用题数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求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算法用乘法。2.认识“×”是乘号,读作“乘以”;正确读出乘法算式;记住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被乘数、乘数、积)。3.背诵2—5的乘法口诀。(二)理解1.懂得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教学过程:一、引出。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1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把这些口诀全部放进这张表中这就是这堂课要学习的乘法口诀表,出示(乘法口诀表)。间:谁能说说表中乘法口诀共有几句?(45句) 师:对,想一想乘法口诀表从哪得来的?(从乘法算式中得来的)乘法算式又从哪引出的?(多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 二、展开。1.师:小朋友知道了  相似文献   

8.
抓住教材特点,突破教学难点──“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学建议吴忠市利通一小郭自立一、教材简析乘法口诀以及用口诀求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也是学习一位数乘、除多位数,两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基础。但由于7~9的乘法口诀的...  相似文献   

9.
一、突出原有认知方式的定向作用,帮助学生利用巳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识。本单元和前两个单元一样,都采用由学具操作感知乘法口诀的意义,借助相同加数相加归纳乘法口诀,然后以乘除法的关系为核心进行乘法口诀的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学习内容是在本册讲的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1.
教学6—9的乘法口诀,不需要观察图形或教具演示,可以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乘法意义,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我们在教学这一节教材时作了改进,运用2—5的乘法口诀表,根据口诀的排列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推导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直接填入表内,使之成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教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7、怎样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首先,要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含义。例如,6×2=12表示2个6相加得12,把它简说为“二六十二”,这就由乘法意义导出了乘法口诀。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算式和口诀各部分进行对照得到:口诀第一个数字指的是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第二个数字指的是被乘数(相同加数),最后的数字指的是乘得的积。这就掌握了口诀  相似文献   

13.
“表内乘法(一)”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1.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单元以学生非常喜欢的公园游乐场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主题创设情境,设计了游乐场里小火车每节车厢里坐3人,过山车上每排坐2人,观缆车每个吊厢坐4人等教学情境,主题图中蕴涵着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数,为引入乘法做准备。例1是想从学生用小棒拼摆…  相似文献   

14.
“表内乘法(一)”教学体会曲靖市新生小学陈淑慧“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表内乘法(一)”包含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两个小节的内容。从这一内容起,学生开始接触“乘法”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两点较深的体会。一、渗透学法指导,学...  相似文献   

15.
说明:表内乘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把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不仅使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等有关知识时能前后贯通,也有利于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当被乘数小于乘数的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的表述都能与乘法口诀的意思一致起来,这对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熟记和应用口诀带来方便。在讲“倍”的概念时,教材先讲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再讲部份与总数的倍数关系,为学习乘法意义的初步认识作好准备,使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相似文献   

16.
1989年以后的一段时期,我所教的教材是经过改革后的人教版六年制课本.那时的课本在二年级教材里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对被乘数、乘数的概念的陈述都十分明确.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其中相同的加数作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乘数.  相似文献   

17.
正乘法口诀表,也称"九九表",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乘法口诀表"的教学一般分两步:先教乘法口诀(一),包括乘法的意义、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再教学乘法口诀(二),即7-9的乘法口诀.各版本的教学大致相同(苏教版教材不仅这样分段,而且将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同时教学,以巩固乘法口诀表和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都以熟记为根本点,以程序化为主要手段,体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数学双基教学"特征:记忆通向理解,速  相似文献   

18.
表内乘法的教学,说到底就是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口诀是记住表内乘法结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国的“国粹”,我们应该珍视它。但传统教学比较忽视乘法表,这是不足之处。乘法表是个“宝藏”,能发挥它巨大的整体功能。宋淑持老师对此作过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见《小学数学教师》2000年第1、2期“试用系统思想方法探索‘表内乘法’的教学”一文),我们应予以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在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意将有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乘、除法计算穿插编排,既可以使乘、除法计算有比较多的练习时间,又可以突出几种应用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联系。同时,教材还注意通过“提问题”和“填条件”,初步训练学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因为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除法的基础,而且试商比表内除法复杂,所以教材把有余数的除法作为一小节独立出现。 一、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20.
“认识乘法”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是孩子们首次接触乘法.本课的教学,重在让孩子们认识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来简化计算,明确乘法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动手编制口诀,初步认识(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