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断足之刑有两种,一为刖,一为膑。什么是刖刑?《易·困》“鼾刖”一词虞番注:“断足曰刖。”《周礼·司刑》“刖罪五百”,郑玄注:“刖,断足也。”都说是一种截去下肢的酷刑。此刑起源于何时?文献虽已有说,但却不足征信。《周礼·司刑》郑玄注:”周改膑作刖。”这似乎在说,是周代才有了刖刑。胡厚宣先生用甲骨卜辞与地下发掘相印证,确凿无疑地说明,商代已有刖刑(见胡著《殷氏的刖刑》,载《考古》1973年2期)。再说膑刑,什么叫做“膑”?《说文》:“膑,膝端也。”膝端就是膝盖。《文选·西征赋》“但潜铅以脱膑”,李善注引郭璞《三苍解…  相似文献   

2.
1、城——郭古代城墙,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如: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2、墙——壁  相似文献   

3.
古代任用人为官,称“任”,后来也称作“任命”。所以就职也称“上任”,卸职也称“卸任”。选拔任用官吏也就称“简任”:任贤勿贰。《尚书·大禹漠》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后汉书·申屠刚传》  相似文献   

4.
(一)今人称“伯父、叔父”可以简称“伯”与“叔”,古代这两组称呼有严格的区别:“伯、叔”为兄弟行,“伯父、叔父”才指父辈。《尔雅·释诂》:“伯,长也。”凡“伯”均有长义。《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荀子·王霸》注:“为诸侯之长曰伯。”后专用为兄弟之长。《左传》定公四年传疏:“伯是兄弟之长。”长兄称为  相似文献   

5.
古代有关官职任免升迁的用语古代任用人为官称“任”.《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后来也称作“任命”.所以就职也称“上任”,卸职也称“卸任”.选拔任用官吏也就称为”简任”.《后汉书·申屠刚传》;“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官,简任贤保,以成其德.”上任为官称之为“就任”、“就职”、“就吏”.《汉书·朱博传》:”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遗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晋李密《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晋书·阮籍传》:“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人被征召为官吏称之“辟”.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序》:“群公休之,遂辟司徒掾.《后汉书·黄宪传》;”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也称之为”辟召”.《后汉书·郑均传》:“常称病家庭,不应州郡辟召.”征召引进官吏也称之为”辟引”.《梁书·杨公则传》:“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任人为官也称之为“命”.《左传·襄公  相似文献   

6.
<正> 古代任用人为官称“任”。《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后来也称作“任命”。所以就职也称“上任”,卸职也称“卸任”。选拔任用官吏也就称为“简任”。《后汉书·申屠刚传》:“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上任为官称之为“就任”、“就职”、“就吏”。《汉书·朱博传》:“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晋李密《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晋书·阮籍传》:“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人被征召为  相似文献   

7.
陈平 《语文知识》2001,(1):54-55
古代旗帜的别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泛指旗帜1.旗:古代泛指旗帜。如:“援旗誓众,奋于阡陌之上。”(陆机《豪士赋》)2.旂(qí):古代画有两龙并在竿头悬铃的旗,也泛指旗帜。如:“龙旂阳阳,和铃央央。”(《诗·周颂·载见》)3.旄(máo):古代  相似文献   

8.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是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其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原文,更有效地答题。一、表示授职的常见词①除:“除潞城县尹。”(《元史·贾鲁传》)②拜:“诏召东郭先生,拜以为郡都尉。”(《史记·滑稽列传》)③受(授):“泰定初,恩受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晋书》)④起:“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⑤出:“出为始安太守。”(《宋书·颜延之传》)⑥选:“选丞相东曹…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诗文中,人们常用以下一些名称来称青楼妓院:1.女闾。《国语·齐语》:“齐有女闾七百,征其夜合(夜间与男子交合)之资,以通国用。管仲相桓时,立此法,以富国。”又,《战国策·东周策》:“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所设的“女闾”即是后世妓院的雏形。后人因以女闾代妓院。如清朝汪中《经  相似文献   

10.
崔皓 《语文知识》2001,(8):28-30
以酒食请客,可说“作东”,也可说“作东道”(“作”亦可作“做”)。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东都周默未尝作东,一日请客,忽风雨交作。”《红楼梦》第37回:“这原是我起的意,我须得先做个东道,方不负我这番高兴。”“作东”和“作东道”语义相同。“东道”,即“东道主”的省称,“作东道”就是“作东道主”;那么,“作东”是不是“作东道”的省称呢?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可是,有时却让人糊涂。查《辞海》“东”条:“②主人。古代礼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作东,宾东。”按此条释义,“作东”应典出古代礼仪。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东向坐”条中说,古人室中的坐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是一个神秘形象。这种神秘感主要起因于古代典籍对她的矛盾记载。 我国古代典籍对西王母的记载可分为两类: “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尔雅·释地》) “西王母在流沙之滨。”(《淮南子·地形  相似文献   

12.
《辞源》(修订本)“铜虎符”条释文云:“虎形铜符。……省称‘铜虎’、‘铜符’。”并引唐自居易《长庆集·十七·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饱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的诗句:“新授铜符未著绯,因君装束始光辉。”以为此诗中的“铜符”。即“铜虎符”之省称。这是错误的。我国古代用铜虎符作为发兵之凭据,早在战国已有,以后秦、汉、魏、晋、隋,以及唐  相似文献   

13.
“也客·斡特克”与“也客薛·合扎鲁”(即亦赫·嘎扎尔)同是古代蒙古人对祖先葬地的尊称。萨满教祭词中称大地为“额秃根”(即斡特克)。可见“斡特克”和“嘎扎尔”是同义词,“斡特克”本义为女性生殖器称谓,远古时代蒙古人称大地为“斡特克”,这同汉语中称“天地”为“乾坤”的来历一样,是以“斡特克”作为原型来理解大地而产生的称谓。称大地为“斡特克”流传至今,这是蒙古族文化原型的遗迹。  相似文献   

14.
答读者问     
问:今年的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和《教參》、均说唐诗人岑参是江陵人?樵摹洞呛!?文学分册)和《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均“南阳人”。而武大编《唐诗选注》和武汉教育学院编的《中国古代学作品选》又把二说并存,到底岑參是哪儿人呢? (周德旗) 答: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卷四·集部·岑嘉州集八卷:“参·南阳人·为文本曾孙”。查《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与研究醉人的绿惊人的变一一王烈丁耀庭(1.3)《结婚现场会》的细节描写~·……苏顺刚(1 .4)《警察和赞美诗》的艺术特色“·…蒋兆祥(1.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点 ”’…””.”’‘’‘””’二’二“·····……刘松梧(1.10)《听潮》教学两题·”······“·”·……傅德眠(1.11)举事征义借贺为戒·”····~··一钮伟国(1,13)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设计 ‘:..‘’“’”’二’二’二“·“·“··…”:.…李新梯(1.9) 《天山景物记》组织材料的特点…刘德辉(1.16)答读者问”·“·······”·…  相似文献   

16.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籍贯问题,《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以下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上》(以下称《高帝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以下简称“沛丰邑人”),但至今诸家注说仍存在明显差异。或云今江苏沛县人,或云今江苏丰县人,或云丰生沛养,众说纷纭。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刘邦为江苏沛县人。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中说:“沛(江苏沛县)人刘邦是个中农。”《辞海》(1980年版)亦对“汉高  相似文献   

17.
娘姨 吴方言中称女佣为娘姨。柴萼《梵天庐丛录·清末南北称谓》:“吴人普称女佣曰娘姨。”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她是一个女仆,上海叫娘姨,外国人叫阿妈。” 姨,其本义为妻的姐妹。《说文·女部》:“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尔雅·释亲》:“妻  相似文献   

18.
“文献”,在古代是以历史文件为主,包括古代典章制度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记载这些知识的典籍(文),二是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人(献)。在今天,文献就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准则》GB3792·1—83)。  相似文献   

19.
“桑林”考     
“桑林”是古代华夏民族的民俗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其源流考述如次.一“桑林”之名夏称台桑.《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殷名桑林.《吕氏春秋·顺民篇》:“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宋为殷后,也称桑林.《吕氏春秋·慎大篇》:“武王胜殷,立成汤后于宋,以奉桑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发现“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3本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还存在一些缺陷,现分条简述如下。如看法有误,恳望编写者和同仁指正。一、《中国古代史》(1)第68页第11行“炀帝时,又令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城。”(请注意加点的字,点为笔者所加,下同。)“东京”应改为“东都”,才和下文一致。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1)封建经济解体问题教材第8页第3段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变化时说:“····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个结论是比较合理的。然而第9页第2行又说:“尽管这种现象(注:指洋布冲击土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