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人种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变化都反映在语言中。随着时代变化,新的词语不断应运而生。继一次大战后的“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和二次大战后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又出现了“BabyBoomers”、“Yuppies”、“Dinks”、“Sandwich Generation”、“CouchPotato”、“Mall Rats”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约有一千三百万人参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种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变化都反映在语言中。随着时代变化,新的词语不断应运而生。继一次大战后的“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和二次大战后的“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又出现了“BabyBoomers”、“Yuppies”、“Dinks”、“Sandwich Generation”、“CouchPotato”、“Mall Rats”等等。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种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变化都反映在语言中。随着时代变化,新的词语不断应运而生。继一次大战后的“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和二次大战后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又出现了“Baby Boomers”、“Yuppies”、“Dinks”、“Sandwich Generation”、“Couch Potato”、“Mall Rats”等等。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种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变革都反映在语言中。随着时代变化,新的词语不断应运而生。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垮掉的一代(Beat  相似文献   

5.
美国技术总汇联盟主席唐·塔普斯科特说,美国已经出现伴随着数字技术和因特网而成长的新一代,即“网上一代”。他们将在21世纪初主宰美国,给美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塔普斯科特说,“网上一代”是世界进入数字技术时代出生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他们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6.
关于海明威创作思想分期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年代初期,美国女作家格特鲁特·斯泰因(Gertrude stein)曾对年轻的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You are all a lost generation.")。海明威对此十分赞赏,后来就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雇页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专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新兴作家的名称,流传至今。 当代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尼斯特·海明威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50年代美苏冷战;还目睹了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到战后复苏的整个过程。复杂的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种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在不同阶段经济和文化的变化都反映在语言中。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词语不断应运而生。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迷惘的一  相似文献   

8.
行阳 《家教指南》2006,(10):1-1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特意提到一个大家都非常陌生的人——皮尔·保罗。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这时罗杰·罗尔斯正在该校就读。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Hippie)流行的时代——面对美国经济滞胀“,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长大后,觉得自己的“美国梦”骤然破灭,于是,拾起“垮掉的一代”那些颓废传统,接受粗俗、暴力的朋克、摇滚。许多青年都有酗酒、吸毒、暴力、奇装异服、粗言秽语等另类人群的另类行为,成了“迷惘的一代”。走进诺必塔小学时,皮尔·保罗发现这儿的穷孩…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模因论看"海选"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论(memel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固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主要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海选”一词是2005年各种媒体中广泛出现的流行词。本文由“海选”出现的背着入手,从模因论角度对“海选”这一新词进行分析,揭示“海选”一词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一 “迷惘的一代”生活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二十年代,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一批美国青年作家纷纷自我流放到法国巴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批文化青年出走的动机是什么?原因众多且复杂,如法郎贬值、新消费道德的形成、1917年十月革命在美国引发的日益紧张的“赤潮恐慌”、1920年通过的令艺术家难以容忍的“禁酒令”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战争幻灭及文化朝圣。  相似文献   

11.
自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胜利结束,眼瞅着已有半年了。但与战后初期弥漫于美国人心中的乐观情绪相比,目前美国似乎已陷入了伊拉克泥潭,伊拉克仿佛成了令美国人曾为之痛苦万分的“第二个越南”。战后伊拉克并没有很快实现安全与稳定,成为中东的民主“样板”,而是一个动荡不安,重建步履蹒跚,让美英占领当局焦头烂额的伊拉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作家在奋笔疾书,他用意识流技巧展示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悲观情绪与失落心态。他便是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威廉·福克纳。福克纳1897年9月25日出生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由于家境破落,福克纳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十六岁那年刚上完十年级便离开了学校,靠打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美国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其笔下塑造的独特硬汉性格使其在欧美获得极高的文学地位.其实海明威的硬汉性格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有着密切联系的,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战后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之一,极为准确地传达出了“美国梦”的精神内涵,是美国“爵士时代”的华丽挽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要了解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了解同一个隐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出现的新含义,特定语境下的人物对话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路上》(On the Road)是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最重要的作品,它堪称是“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小说出现了多次对爵士乐的描写。本文将从爵士乐的角度出发,结合爵士乐这一黑人音乐反映的音乐文化现象和它的特点来讨论战后“垮掉的一代”的精神状态以及小说《在路上》中人物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6.
在短篇小说《美国序幕》中,托马斯·沃尔夫以极富诗意的语言陈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所独具的思想状态和情感历程,具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一战”之后美国在经济空前繁盛背后所隐伏着的巨大危机——青年一代道德信仰的沦丧与精神世界的坍塌,表达了作者试图在广袤无垠的精神荒原上进行魂灵重铸、文化重建的强烈愿望和美好意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理解“迷惘一代”,分析了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士兵之家》。该作品讲述了一战老兵克莱伯斯·哈罗德回乡的故事。在大战中受到战争创伤的主人公回乡后,发现自己已难以融入到战后的社会中去。主人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幻灭及其回乡后生活目标的丧失反映了“迷惘的一代”所表现出的消极,迷惑以及不合公众常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它不仅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四个儿子在二战时浴血战火,建立功绩,二战后又都跻身于美国政坛。“对儿子,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罗斯福的这句话曾在美国人  相似文献   

19.
我在1959年第6期的“教学与研究”中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论战后美国的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我曾提出了这么几个论点:1.在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发展过程中会用现能货膨胀与物价上升的现象,这是战后美国经济危机发展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文化不能同国家的其它事物相提并论,无论如何,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人眼中,美国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社会地位。”这一论点出自美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诺曼·波德霍尔泰之口,它曾一度成为美国人对于美国文化的普遍看法。这对一个民主国家的声誉来说,造成了一面是粗俗低下,一面又是单纯天真,这样的双重印象,也难怪,因为艺术已被描绘成乡巴佬的小把戏或其它无足轻重的事物的派生物,如若认真的与当讨颇为流行和时髦的审美评价标准——欧式风格的文化与艺术——相对照,美国及其自身的努力一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艺术实践。但是,在战后岁月里,上述主张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当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进入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由求新猎奇而带来的自豪感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