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职沟通问题涉及到职业教育体系内和跨体系的诸多因素,一直为我国职教界所关注.这个问题也影响着职业教育乃至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文章通过对于职业教育领域普职沟通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分析,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普职沟通思想"、"基于教育类型观的普职沟通理念"、"基于终身教育观的普职沟通策略"和"基于个性发展观的普职沟通定位",试图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2.
肖龙 《职教通讯》2022,(5):30-37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分析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问题,需以普职教育关系为探讨语境和思考基点。从普职教育关系出发,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在理念上需从强调普职“异质化”转变为促进普职“多样化”,关注“多样化”背后的共同本质,守护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在方向上需从走普职“区别化”之路转变为探寻普职“特色化”之路,避免类型化改革落入“内在否定主义陷阱”,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质”的纯正度和充实度;在体系上需从倾向普职“双轨化”转变为推进普职“融通化”,通过一种过程化的普职融通机制,促进职业教育既富有自由性又具有类型特色。  相似文献   

3.
文摘荟萃     
建立普职互通的教育“立交桥”马树超、郭扬在《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2期撰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单一的就业准备教育目标受到冲击,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使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就业与升学双重机会,成为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职业教育法》中提出的“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否真正建立起来,成为整个教育“立交桥”是否完善的关键。作者认为教育“立交桥”的结构应是普职互通的,这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协调发展,使人们在升学和就业的多向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4.
教育“立交桥”从分离式走向互通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是建立教育“立交桥”的主体工程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建立这样一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是我们建立教育“立交桥”的主体工程,它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由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并行体系向普职沟通、中高衔接的立体交叉体系转变。尤…  相似文献   

5.
UNESCO于2011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起了与普通教育体系并行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强调加强教育体系间的沟通衔接,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教育路径。其对我国的启示是:延伸职业教育等级,拓展职业教育功能,拓宽职业教育入学门槛,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及普职之间的沟通渗透,形成等级完整、多元渗透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台湾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职教系统内部的有效衔接以及普职间的衔接与沟通,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此方面,我国台湾省与内地在职教发展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本文研究了台湾构建“纵向通达,横向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历史进程,比较研究了两地职教系统内部衔接、职普沟通、未来职教与普通学术教育关系等方面问题,提出内地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7.
终身教育导向的德国"双证"一体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普职沟通、职普等值的德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与衔接,是终身教育导向的德国职业教育紧密服务于社会、职业和人的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于德国“双证”一体化的背景及主要模式的分析,提出德国职业教育的“双证”一体化体现为“双证”的动态沟通,可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其中,在职前阶段,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即“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的集成模式”和“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的等值模式”。在职后阶段,则主要体现为“职业继续教育证书与正规教育学历证书的等值模式”。  相似文献   

8.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双证”沟通 实现“一教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立交桥”的建立和完善,打通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壁垒,拓宽社会人员求学进修的渠道,落实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在职业教育领域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沟通与衔接(即“双证”沟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按照“双证”沟通的要求,我院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双证”沟通试点实施细则草案》并建立起相应的教学体系和具体的教学方案,现已在机械、电子、计算机、文秘、工商、建筑等6个专业大类中开始进行试点。一、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加速演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和融合,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普职融通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政策话语和改革方向。普职融通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普职融合、普职沟通和普职衔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推进普职融通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指引相关政策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价值导向。推进普职融通是教育制度层面的改革、协调与重构,要积极探索以机构重建优化学校教育制度,以要素融通丰富教育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县“十五”规划提出,高中段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回顾过去,我们发展高中段教育的五项策略是:普职并举,公民办兼容,质量和效益优先,中高职衔接,长短训沟通。目前,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已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02年,全县高中段招生5852人,初中升学率为86.06%,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039人(五年制职业教育和普通中专700人),职普比为1.08:1。职普比连续6年超过1:1。  相似文献   

11.
试论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途径与推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终身化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发展途径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好学校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从重视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强普职沟通、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实施课程开发、职业指导和教育评估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以“普职协调”代替“普职分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中职教育要转变发展思路,以高质、基础、融通为导向,满足普职协调对中职教材发展提出的新诉求。然而,目前中职教材存在教材职业特色不明显、教材内容衔接不当、传统教材形式僵化的问题。现实之困与应然之态的矛盾呼吁中职教材的“普职协调化”:以类型教育为底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促进中高衔接;以创新开发为抓手,深化普职融通。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范围来看,普职沟通是各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各国为推进高中普职沟通,一般采取了以下关键举措:以政策为先导,力促普职教育的基本等值;以评价为突破口,确保普职沟通的有效落实;以课程为切入点,搭建普职教育的沟通桥梁;以区域统筹为着力点,推动普职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借鉴国外改革经验,我国高中普职沟通需要从政策安排,区域统筹、课程整合以及制度改革等多个层面来整体考虑、分步实施、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间门户之见和体系内发展不协调的环境里,筑起了普职教育互认的藩篱,同时也带来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通道的拥塞。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衔接机制不畅、横向沟通保障不力,致使受教育者难以享受便捷、畅通的职业教育服务。只有借助学分银行系统强大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化功能,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错的立交桥,职业教育才能摆脱现实发展的困境,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上几种普职互通模式及其比较借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教育“立交桥”的改善,需要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对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职沟通不同模式的归类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应主要借鉴我国台湾省“双向衔接”的基本模式,并结合内地实际加以适当改造和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推进终身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职业教育包括就业准备教育、职业技术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教育。从重视教育保障和激励、加强普职沟通、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实施课程开发、职业指导和基于产业的教育合作和评估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有助于促进终身职业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有利于两种教育各自特色和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实现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沟通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涉及许多行业和领域,相关学者对这两类教育沟通的发展策略、发展模式、教育模式、资源建设、教学和课程模式等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主要是理论探讨,缺乏深层次研究和创新,其沟通的具体实施也停留在表面,沟通层次和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职教论坛》2015,(34):73-73
刘丽群在《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中撰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世界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也是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走向。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现状与问题。1.地方规划缺乏政策分解和本土创新。综观各地方有关普职融通政策的相关文件,大部分省份对高中普职沟通的改革多停留于文件层面的简单提倡和呼吁。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经济和产业、个体发展以及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多种类,涵盖初、中、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存在诸如职业教育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与沟通失衡、中高职教育层次不衔接的问题。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和中高职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20.
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终身教育体系创建的核心是普职沟通、中高衔接、学历与非学历融合,关键是课程衔接.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和终身教育运动的积极推动者是法国人保罗·朗格朗先生.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会议”,朗格朗先生作了题为“Education permanente”学术报告,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和有关组织的极大轰动,这标志着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想正式确立了.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Education permanente”改译为英文“Lifelong education”(终身教育).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最终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