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博士     
《乒乓世界》2002,(10):51-51
Q:我本来是打直板的,可是有人说直板没前途,我是不是应该换横板? A:即使在专业队中,直板的顶尖选手也大有人在,“直板没前途”的说法并不可取。更何况球迷不过是出于兴趣、打球娱乐而已,又何必强求直板或是横板呢?客观地说,业余爱好者中“前三板”好的人更容易占便宜,而这正是直板与生俱来的优势。同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横板,其中路漏洞往往更显明显哦。所以说,不管什么打法,适合自己、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克横定式”系列到本期就要同大家 说再见了,不过,赶在这岁末之前,还得向大家 再奉献一招——此前我们的“定式”主要是针对 横板两面反胶对手的,但在业余爱好者中,使用 横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也不乏其人,面对这 样的对手,直板又能拿出什么绝招呢?发侧下旋 长球到其反手底线! 许多人反手用生胶,一是觉得速度快、防守 弧圈比较容易(当然他们的反手也放弃自己拉弧 豳了),二是在业余范围内,生胶接发球不易“吃 转”。这的确是生胶的优势,但就笔者多年的观 察,业余爱好者用生胶,也有两大“命门”:一是 不擅主动发力,多半只会借力,虽然当对方拉球 时,生胶可以靠控制板形借力把球挡回去,回球 弧线又低又平,对方很难二次进攻,但若借不上 力,生胶就很麻烦了;二是如果对方的侧下旋发  相似文献   

3.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4.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2,(4):112-113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主要谈到了“直改横”之后的正手位技术,本篇我们再说一说反手位。横板的反手技术丰富多彩,即便现在直拍有了反手横打的技术体系,但横板在反手一侧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除了搓球、挑打不如直板灵活,横板在其它技术结构、实际教学及熟练掌握上都不算太困难,否则也不会出现业余体校和专业队中“直横比例”如此失调的局面,因为大家都知道,练横板比练直板更容易出成绩。但是与体校不同的是,业余选手改横板后学习反手技术时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从改握横板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6.
人不可貌相,板却相反。如果你想在众多球板中一眼相中最适合自己的那款,仅知道直板、横板,或者仅能分辨目式直板与中式直板,远远不够。水滴形、加大板形、“苹果”形甚至提琴形……身为专业爱好者,火眼精晴的你,应能对不同球板外形的细微差异明察秋毫,而这些板形背后的设计理念,这几毫米导致的球板性能咫尺天涯,  相似文献   

7.
上期,我们着重分析了横板选手发长球时,直板如何破解的几种可能。那么,当横板发短球时,直板又有什么拿手好戏来从容应对呢?实际上,由于直板打法的根本特点在于灵活多变,从理论上说,接短球应该更窖易体现这种优势。当然,你的横板对手既然敢发短球,就绝不是盲目为之的,他通常是为了防止你直接进攻,并利用发球的旋转变化,希望造成你接发球失误,然后他好伺机进攻。洞察了横板这种“险恶用心”,你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根本对策了——首先力争为第四板创造直接抢攻的机会,并跟进连续进攻;当难以抢攻时,至少要能反控制对方, 在防守中反攻,争取后发先至。对业余爱好者来说,由于基本功大多不是那么扎实,一味追求力量未必可取,因此,接发球时落点、速度和旋转的变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0,(4):153-153
最近由刘国梁发起的“直横大决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打法来划分队伍的比赛。在大家看来,直板和横板哪个更有优势?哪个更厉害呢?现役的乒乓运动员中谁又是直板和横板的最佳代言人呢?  相似文献   

9.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2,(3):108-109
从打直板到改横板,是当下不少爱好者做出的选择,尤其是在中青年球友里很常见。就这两种握拍方法的优劣,大家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真到“下了海”,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有相当比例的球友“呛到了水”。这才知道,  相似文献   

10.
周永华  段书峰 《精武》2013,(24):31-32
横板和直板是乒乓球的两种不同持拍方式,这两种持拍方式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球员一般多采用横板打法,日本和韩国的球员多采用直板打法,中国球员则是两种兼顾。基于此本文以横板运动员王励勤、陈兄,直板运动员马林.王皓为研究对象,对其最近3年的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他们几人问的直板横打与横板闻的比赛进行技、战术对比,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直板、横板的特点及优劣。结果表明直板横打与横板打法都有其本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握拍的方式。直板横打和横板打法将还将在乒坛中继续争雄下去。  相似文献   

11.
与“王皓VS施拉格”球理相通,本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一)”中第2套“定式”的另一种升级版。马林站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侧上旋球到波尔的正手近网处,虽然他发的是普通侧旋而非逆旋转球,出球带正常的左侧旋,但对于左手握横板的波尔来说,其效果同右手直板反手发(右)侧旋球到右手横板正手类似,球落台后都是朝横板的正手外边线侧拐。与施拉格相同,波尔也选择用反手上前接发球,但被马林压住中路后,最终正手反拉下网。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3,(1):112-113
本期我们为您展示的两套直板进攻路数,颇有一些“逆行经脉”的味道。在正手位大角度发动强攻通常使用球板正面,当然。也可以用球板背面。在侧身位大角度抢拉上手虽然有了直板横打,但依然可以靠正手滑板。这两项技术从动作外观上看都极具观赏性,但使用时一定要有灵活的步法和扎实的击球感做保证。  相似文献   

13.
杨峥 《乒乓世界》2012,(5):114-115
世界乒坛的直板运动员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其他国家虽也有直板选手,但大部是中国队输出的老队员,所以不成算其“有”。直板打法曾一度低迷,被横板逼到了十分悲观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的第五期杂志中,我们为您讲述了—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直板公主”芦璐和“横板王子”刘国正。  相似文献   

15.
改革直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直板、横板一直你争我夺,极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求击败对方。在对抗中,丰富了乒乓球的打法,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国内选手还是国外选手,无论是直板还是横板,在对付直板时都是压住或牵制直板的反手,再伺机从正手突破,或直接从反手得分。这已成了对付直板的铁的战术,直板反手的不足已成了公认的事实。改变直板反手不利的局面已是当务之急。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为什么还能有刘国梁、杨影、金泽诛、马琳、同森等一批优秀的直板选手涌现2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后来人不顾直极反手的不足而偏爱直板?且不说他们如…  相似文献   

16.
直板的何志文用正手发侧下旋球到卡尔松的反手底线,之后利用速度优势连续压制对方反手、中路直至得分,这与“克横定式·业余版(二)”中的第1 套“定式”原理相通。区别之处在于,因何志文是左手握拍,发球方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直横大战     
《乒乓世界》2013,(7):20-23
第三次代表直板队参加直横大战的马琳在赛前喊出自己的心声“不等了!”比赛中每分必争的马琳如愿以偿,带领直板队5比3战胜横板队  相似文献   

18.
刀光剑影     
张凡  赵晖 《乒乓世界》2007,(9):90-93
横板与直板各有所长,如果把横板比作"大刀"(横板的英文"Blade"本身就足"大刀"的意思),那么直板则是"宝剑" 。前者善于打大路球,纵横捭阖;后者小路球有优势,四两拨千斤。在前三板的争夺中,尤其是最能体现前三板难度的接发球段,直板是"苗家剑法",以细致精巧见长,尤其在处理短球上更有天然优势;横板则为"胡家刀法",浑厚刚猛,以稳健胜,在与直板的对垒中,横板选手一般更在意的是:如何从接发球环节转入相持。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5,(1):8-89
在中国,无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球迷中,“直板横打”都是眼下最时髦的技术。那么,直板横打的球板,是否全都要向YE看齐。像那样既轻且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对自身技术风格的判断。要想准确地界定自己的技术风格,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妨简化一下,看看在直板横打的三位代表人物——刘国梁、马林和王皓中,你更像谁?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