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约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算经十书》的《孙子算经》中有一个“物不知其数”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日:二十三.”解决这个问题,有一首别有风趣的歌诀:  相似文献   

2.
任占鹏 《家教指南》2021,(6):107-115
关于敦煌写本《算经》的编撰年代,有唐代说、五代说以及唐五代说,笔者结合韩延《夏侯阳算经》,将其编撰年代推定在唐代宗建中元年之后的中晚唐或后唐.《算经》类算书的源流,前人多追溯至晋代的《孙子算经》.笔者通过对比,认为北大秦简《算书》甲篇是《孙子算经》《算经》的源头,其内容和结构对后世算书的编撰有很大影响;《算经》分门别类的编撰体式,是受北朝《算书》的影响,而北朝《算书》上承《孙子算经》.由此,《算经》类算书的源流和发展脉络愈加明晰.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列概念的认识很早,许多名算书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及《前汉书》、《旧唐书》等书中,都载有许多很有趣味的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超 《中学教研》2009,(1):48-48,F0003,F0004
大衍求一术是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种方法.关于它的产生要从“孙子问题”说起.“孙子问题”是指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下卷的第26题“物不知数”,历代都有人研究,名称很多.例如:宋代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下的“鬼谷算”、“隔墙算”,宋代杨辉《续古摘奇算法》中的“秦王暗点兵”,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中(1593年)的“物不知数”、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有十部著名算经 ,其中之一《张邱建算经》(成书不晚于六世纪 ) .由于书中提出“百鸡问题”而闻名 ,也可称我国历史上一朵艳丽的小奇葩 .在这里我们对“百鸡问题”作以下的剖析 .《张邱建算经》中第 3 8题 :“百鸡问题” 今有公鸡 1只 ,值钱 5 ,母鸡 1只 ,值钱 3 ,小鸡  相似文献   

6.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我国古代数学最光辉成就之一,是十部数学著作的总称,作于从先秦到隋唐时期。它们是《缀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  相似文献   

7.
北朝是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他们有重视数学的传统,出现过不少精通数学之士.中国古代数学典籍《算经十书》,有六部出自北朝.  相似文献   

8.
一、《海岛算经》书名的由来《海岛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由三国魏时伟大数学家刘徽撰。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刘徽撰《九章算术》注九卷,又撰《重差》一卷附于《九章算术注》九卷之后。所谓“重差”,是测量方法,“重”字是重复的意思,读chóng;“差”是日影长  相似文献   

9.
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数学家,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他最重要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宝贵的数学遗产。  相似文献   

10.
在古算书《张丘建算经、》上,有一道“女不善织”问题: “今有女子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讫。问织几何?”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数学家张丘建撰著的,也是古代“算经十书”中的一本。它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一样,也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  相似文献   

11.
中算史上,除《九章算术》外,还有许多名著。经过历代数学家的传抄和注释,至唐朝李淳风等人注释审定的十部数学教材为:《周髀算经》、《海岛算经》、《九章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邱建算经》、《五经算术》、《辍术》、《辑古算经》和《夏候阳算经》。《数术记遗》和《三等数》是课外读物,系参考书之类,后来因《缀术》失传,以《数术记遗》替补,号称《算经十书》。《算经十书》自唐代始,是国子监规定的必修教材。“凡算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九章》、《海岛》》共三岁,《张邱建》、《夏候阳》各一岁,《缀术》四岁,《辑古》三岁,《记遗》、《三等数》等皆兼习之”。除规定学时外,还规  相似文献   

12.
《孙子算经》是我国第三部最古老的数学专著.“子”是中国古时候对有些男人的尊称,近似于现在的“先生”.作者孙先生的名字是什么,古时候也没人知道.清代朱彝尊考证,这个“孙子”是我国春秋时的大军事家孙武,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3.
《黄山学院学报》2006,8(3):F0002-F0002
明清间皖南数学家曾代表中国数学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徽州数学家群体则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代珠算大师休宁程大位(1533-1606),以其毕生的经历和积累,撰成珠算巨著《算法统宗》,对推动中国珠算的大普及、使之走向世界,在科技史上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清代大学者戴震(1724-1777)师从江永,在数学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在四库馆,戴震精心校理了《永乐大典》中的中国传统算术经典《算经十书》,使中国古算得以流传,世人称颂“戴氏  相似文献   

14.
朱哲 《数学教学》2006,(11):43-46,3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三学段教材的编写建议“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并具体指出:“介绍勾股定理的几个著名证法(如欧几里得证法、赵爽证法等)及其有关的一些著名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受到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中开设“数学史选讲”,并将“中国《周髀算经》、勾股定理(赵爽的图)”作为一个供选择的专题.那么,《周髀算经》是如何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的图又是怎样一幅图,它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又有什么具体的应用,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刘徽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是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世界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也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他的数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在今天的数学和数学教育中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隋唐时期是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其重要之处就在于建立了数学教育制度。隋代虽然存在的时间较短,却建立了它的最高学府一国子监,并在国子监设立了算学科,首创了高等数学教育机构,设置了“算学博士”“算学助教”,并招收学生进行数学教育。唐代又使数学教育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使用《算经十书》为算学科教材,此种制度影响了宋代及其邻近国家。  相似文献   

17.
算经十书是唐初国子监算学馆中规定为课本的十部算经的总称,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它全面反映了自先秦至唐初我国的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18.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算书《孙子算经》中的一道题,是小学生智力训练中比较常见的题目,常见的解法有列表法、方程法、假设法等。下面介绍几种奇思妙解。  相似文献   

19.
《九章算术》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中国古典数学最重要的著作,还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九章算术》上承先秦数学发展的源泉,入汉以后又经许多学者的整理、删补和修订,大约于东汉初年成书,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有一课题是“尝试与猜测”,教学的内容是“鸡兔同笼”,这类题最早见于《孙子算经》,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为了上好这一课,我煞费苦心,搜索了很多资料,历经几天的反复思考,最终上出了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