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学价值观念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价值观念应有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得不到尽如人意的发挥,原因之一在于对教学价值观念功能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教学价值观念最显著的功能是统合维持功能,它包括评判、选择、定向、激励、调节、规范等六项子功能,前三项主要在教学准备阶段,后三项主要在教学进行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从化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清教徒在新大陆的“清教实验”,分三个层次,即“清教信仰”、“清教徒人格”和“清教信仰的衰落”,阐述了在清教徒神圣的宗教使命感。章着力揭示:“清教思想”是美利坚民族创业时期的精神支柱和北美化的滥觞,它对“美国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清教徒们所肩作的开创“荒野中天国”的使命,既是上帝的召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17世纪是英国第一帝国大厦构建时期,此间清教徒的作用相当突出。清教徒的作用源于清教主义思想的推动和指引,正是清教主义所鼓吹的宗教殖民思想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提供了宗教上的"合法依据"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五月花号”清教徒是一群极具传奇色彩的人,他们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主导了美利坚主流文化,对美国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五月花号”清教徒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5.
教学价值观念冲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学利益的冲突。在不同教学价值观念体系之间、教学矛盾统一体内各主体间、同一主体教学价值观念中各构成成分之间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我国当代教学价值观念冲突表现出了关涉面广、内容复杂、表现明显、蕴涵深刻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学生语言技能,还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清教思想对哈佛大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教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是主张改革的一支教派。清教徒所推崇和倡导的德行主要有:虔敬、谦卑、严肃、诚实、勤勉和节俭。教育在清教徒眼中,是实现这些德行的最重要的途径,因而格外重要。英国的清教徒在国内遭到迫害,被迫外逃,将清教思想带到了美洲大陆,于1636年创办了美国的第一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虽然清教在19世纪后期就退出了哈佛大学,但清教思想却给哈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宗教对北美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等教育起源于宗教,宗教在美国高等教育早期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清教徒移民到18世纪初期,清教徒在北美建立了哈佛、威廉·玛丽、耶鲁三个学院,教育特点是<圣经>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牧师;第二个阶段从18世纪20年代到美国革命前夕,伴随"宗教大觉醒"运动所带来的宗教多元化和宗教宽客,殖民地高等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不仅在短时期内涌现出六个新学院,而且在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社会需要,然而北美早期高等教育在逐步世俗化的同时,仍留存了宗教的一些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红字》中体现了凝重的霍桑式的清教徒宗教死亡意识和人性观。本文通过与小说中主要人物海斯特·白兰、丁梅斯代尔的比较,分析齐灵沃斯犯罪到死亡以及最终获得心灵的救赎的整个心理过程,以此讨论《红字》中的追寻母题。  相似文献   

10.
目标教学探索法(以下简称《目探法》)的目标分类将情意领域放在首位,目探法的课堂教学将情意教育作为一个极重要的子课题研究.因为情意领域的研究是以学生的情感内化为依据的,是与注意、兴趣、态度、欣赏、信仰和形成价值观、适应能力相联系的,属于意向过程方面的教育,是把他人的、社会的对事物的看法、行为的准则和价值观念等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看法、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成分从单纯意识开始,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清教徒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文章从清教徒的起源、信仰、教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对《简·爱》作品中简与约翰性格与宗教信仰的分析,阐释清教徒思想在《简·爱》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坛经》的价值观念体系集中体现在其自性解脱的禅宗价值观念,主要内容包括价值主体的挺立、价值理想的转换和价值实现方式的变革等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变革,《坛经》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念、方法及特殊的力量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撞击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点评霍桑的《红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于1850年写的长篇小说,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作。小说描写北美清教徒聚居的殖民地区一个英格兰少妇的恋爱悲剧,肯定了女主人公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呼吁女性的人权,否定了清教徒殖民地区残酷野蛮的法律,揭示教会势力的虚伪凶残和对人的残害,表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英语教学包括精读教学中要进行文化教学,引导学生注意各类文化知识。精读教学的文化教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语篇思维模式、风俗习惯、词汇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英雄悲剧往往表现为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它通过悲剧主人公所遭受的苦难和英雄事迹来激发观众的怜悯和恐惧。文章结合弥尔顿的生活经历和伟大作品,通过研究清教徒弥尔顿和人文主义者弥尔顿内心的矛盾冲突来探索诗人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人道主义是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念的系统集合体。这些价值观念的原则和口号主要包括平等、自由、公平、博爱、尊重“人的价值”。人权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主要口号。人道主义是商品流通的产物,并有它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历史发生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清教徒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文章从清教徒的起源、信仰、教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对《简&#183;爱》作品中简与约翰性格与宗教信仰的分析,阐释清教徒思想在《简&#183;爱》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写文章,历来被认为是一件高雅而难的事,它与个人的气质、修养、学识、悟性乃至价值观念有关,且有一个从积累学习、内化吸收到创意表达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19.
1620年9月,一艘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和他们的家属离开英国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第一个冬天来了,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大半。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清教徒送来谷物种子,并教他们打猎、种植庄稼、捕鱼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为此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第一个感恩节。如今,你学会感恩了吗?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文精神的历史分期和各阶段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阐明中国共产党的人文精神,即凝聚于党的思想、理论以及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根本价值观念、精神气质、执政理念和时代精神。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崇尚和谐的思维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