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线混融教学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具身体验、情境交互与协作互动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最终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并设计了“前期学情分析→初步认知与构建→深度理解与迁移→学习评价与反思”的模式实施流程。之后,文章采用行动研究,通过行动计划、行动实施、学习评价三个环节,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课程作业和期末成绩明显提高;深度学习能力显著提升;深度学习实施效果优良;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表明,双线混融教学对学生深度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开展双线混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合一参与认知,重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认知发生变化。依托广义的具身认知理论,以体验为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元认知能力的形成,落实深度学习,发展学习力。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具身体验、具身活动、具身情绪中积储认知体验、操作体验、情感体验,从而建构知识、提升思维、发展素养。  相似文献   

3.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对学习和认知的重要性,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验证性实验教学向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转化3个方面来阐述具身认知理论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人的认知与学习都是具身的。在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建立中小学健脑操教学策略基本框架,发挥身体对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健脑操有助于学生缓解疲劳、焕发活力、促进思考,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中小学教师应了解各种类型健脑操的动作要领,不同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做好健脑操的配合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健脑操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5.
“一切学习来源于经验。”实践、行动、做中学与悟中学是课程实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离身”学习制约了学习方式转型,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具身学习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提供新的路径。在具身视域下实现知情行的统一与深度学习,在学习中重视多器官的参与,通过感悟、体验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具身认知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将身体经验和认知形成融合在一起,帮助学习者感知环境知识。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学习需求,引入实践教学活动,促使社区教育课堂更具吸引力。基于此,从具身认知理论内涵入手,分析了具身认知知识层级结构理论以及影响要素,阐述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的“离身”形态,并对具身认知理念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几点建议,旨在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看,幼儿绘本学习的过程是具身的,具有具身性、隐喻映射性及情境性等特点。绘本在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等方面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具有极大的价值,具身认知理论与视觉叙事分析框架能够有效对幼儿绘本学习进行分析。幼儿在绘本学习中与其自身身体的深度融合是幼儿绘本学习的关键所在,可提高幼儿自身各个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绘本的阅读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认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以实践性知识、操作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有着较高的契合性,对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职业教育具身教学提倡“身心一体”感觉统合的深度教学方式,强化教学主体间“身心互动”的“具身交往”过程,突出“真实”环境下实践性知识的具身表征与传递。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可采取基于身心感官功能,创设具身学习环境;加深专业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具身反思能力提升;围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职业教育具身教学实践共同体;关注具身实践学习表现,强化过程性体验评价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具身认知"观视角下的手语教学以第二代认知科学为理论背景,强调语言学习过程的涉身性、体验性及环境的嵌入性。运用网络多媒体、手语虚拟演播室、手语虚拟现实技术,在"通用手语""手语翻译"两大教学模块中构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离线具身"教学情境,推进手语翻译具身教学理念与实训技术的深度融合,改变以往教学忽视学生语言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弊端,增进学习体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手语运用水平与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末形成的具身认知理论赋予了身体在认知塑造中的枢轴作用和决定性意义。身体是认知的主体,不仅参与认知,而且影响思维、塑造心智。不同身体构造和不同的身体参与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果。认知产生于每个学生实时所处的环境中,从生理和心理上讲是体验“激活”的感觉。具身认知理论为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促进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身体经验有助于学生认知的构建,将具身认知理论与项目式学习理论结合,构建新的学习路径:学生在具身环境下充分发挥身体的作用,经历多个具身动作完成项目任务,通过体验、认知、反思的循环构建认知.以电容器的电容为例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强调身体参与和感性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强调合作交流和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12.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技能。本研究主要探讨具身认知理论以及具身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问卷调查对具身认知教学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学生课堂英语听力学习情况进行研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具身认知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策略。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有利于提升学习者听力认知、应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3.
吴溪  丁家骏 《英语教师》2023,(17):179-182
介绍具身认知理论。从小学生、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三个方面分析具身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具身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教师要创设实感具身教学情境、实境具身教学情境和离线具身教学情境。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具身认知理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121-126
文章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入手,首先分析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现状,提出品德课程的开设要将具身认知与深度学习结合起来;随后,文章分析了基于具身认知的深度学习,并探讨了相关原则;最后,文章从学习空间设计、学习对象设计、学习轨道设计、学习互动启发、内容文图转换、情境具身模拟等方面,在品德课程中进行了基于具身认知的深度学习设计,并以小学四年级品德课程中"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一章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文章表明具身认知论、信息技术和思品课堂深度融合能产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具身认知理论为美术教学文化理解素养指明了实践方向,在具身认知理论下,美术教学围绕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知识迁移进行创新。本文以民居花窗为例,从“具身体验,融身于境,联结文化认知”“具身探究,寄身于情,积淀文化理解”“具身实践,离身于心,传承文化精神”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美术探究教学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金瑶 《考试周刊》2022,(19):91-94
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以具身认知为理论指导,对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整体分析,挖掘具有整体性、全局性且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主线活动,开展主题式英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主题的确立、具身活动的开展、作业设计的新思路等方式开展具身认知理念下主题式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身与心的投入,当前的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没有实现“具身”学习,他们获得的认知是肤浅的,也不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能力.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需要将具身认知理论贯彻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首先要关注学生身体与环境的互相作用;其次要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比如说,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显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能让学生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是身体参与的认知,通过身体、环境、感知、心智的互动融合完成知识的表征。科技场馆借助实体场馆与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构建了具身学习的场域。文章首先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在科技场馆的具身学习中融合三种环境(即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和三类具身(即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设计了科技场馆学习支架。随后,文章在“电流的磁效应”主题学习中开展了两轮迭代设计研究,验证科技场馆学习支架的应用效果。最后,文章形成了修正后的科技场馆学习支架,以提升学习者身体在场的行动参与感,帮助学习者身体体验的内化与经验建构,为学习者在科技场馆中的具身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具身学习是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理念,强调身体参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身心一体化学习。本文分析了具身认知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教学价值,并依托具体的语文教学实例,分别从戏剧化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证式教学等三个方面,发掘具身学习应用的案例,以重构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体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核心。具身认知理论作为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实现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具身认知理论为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身体学习、认知方式与环境相融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认知置于情境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习结果,提升学习体验来实现学生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