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96):7-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性课程,是组成我国基础性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性质上属于活动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的中小学阶段必修课。该课程并不是其他学科的补充或辅助,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教育功能。要求学生从活动、经验、行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践学习,与其他课程并列平等,在对学生教育方面形成有效互补。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从营造实践情境深化学生实践活动课程体验,从生活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小学生兴趣相结合,整合其他学科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现状,主题统领下的有机整合是这两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凸显了内容系统化、过程聚焦性、效应双赢性的特征。主题统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的路径选择包括:从主题内涵的演绎到两门课程的整合实施,从分散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到主题统领的课程整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切入到校本课程的优化,从校本课程开发切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课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新课程的亮点。本文概括了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历史,并着重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价值、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等角度分析我国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状况,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深入实施,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意义及价值、"常态化"实施、资源开发及课程评价方面分析近五年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其研究趋势是课程内涵深入、意义和价值深化、课程实施与学科结合、资源开发多样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从实验课程、选修课程到综合实践必修课程的课程身份的转变。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通过笔者的调查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也存在不少问题,课程核心价值不明确;学问化倾向依然影响着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层面;课程内容滞后以及依据成人对课程的理解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传统计算机教学思想影响依然严重;课程评价内容和形式僵化,缺乏科学性等,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中小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推进,2017年9月2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研究拟以国际通用的ADDIE课程理论模型作为构建我国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的理论支撑,论述ADDIE理论模型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适切性,并从需求分析、精心设计、有序开发、安排实施以及多元评价等五个环节构建适合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模式,以期达到引导中小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它是在国家规定和地方指导下,由学校开发、实施、管理的必修课程,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保障和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必须从实施层面挖掘和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这三方资源,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凸显立体性.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引领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教与学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得到广泛普及,但在深度和实际成效上还需进一步推进和转化.学校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景着手,分析了其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开发和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对策,通过开发和实施相关对策,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化、体系化,从而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教育工作者系统化整理并逐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资源。随着教育的发展,课程在内涵、特征、类型等方面发生着深刻改变,主要表现为:课程核心功能更加凸显,内容范围拓展深化,技术融合趋向深度;课程改革逐渐显现出丰富化、多样化、校本化、定制化、智慧化的发展倾向;课程开始演化为基础课程、发展课程、综合课程、生命课程、数字课程五种类型。课程的变革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在未来,课程实施要求深化师生未来意识导向、聚焦核心素养价值目标、营造未来课程实践氛围,不断推动未来教育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小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从人的因素来看,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与教师的表现及师生关系尝试性地进行了评价,旨在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能力与水平,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施行。  相似文献   

11.
STEAM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实施以创生取向为主,并且呈现出主动建构性、动态生成性、多元性的特征。创生取向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秉持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保持生成与预设的动态平衡四个主要原则。STEAM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生成学习经验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前提;第二,开放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转变教师角色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基础;第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变革教学评价方式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核心;第四,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课程创生能力是课程创生实施取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是落实课程有效实施的一个载体。我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特制定出本课程方案,并进行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臧诗文 《小学生》2023,(2):64-66
在扼要梳理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上,明晰培智学校开展生活背景下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分析培智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现状,提出综合实践课程与培智学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价值追求;并从构想实践主题、构思活动形式和构建实践综合体三个层级开展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雯 《福建教育》2023,(9):21-26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不是学科外加的要求,而是教学的必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富含实践育人的优势。从生活德育论、实践哲学观和整体论的角度来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内嵌德育诉求的理据。课程的实施从主题内容、过程组织到学习形态,都涵盖了学科德育实施的三种主要形态。探索以确定高站位的主题目标、关注有价值的实践体验、设计整合式综合活动为抓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管理的必修课程,除了规定开设目的、学生发展目标和课时安排以外。国家不负责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地方和学校对这门必修课程的实施,实质上包含着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全过程。学校在拥有课程自主权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6年多的时间,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而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为了保证质量,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时代,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跨情境、跨学科应用能力。立足于儿童经验与真实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素养发展的学习,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因其目标宽泛化、课程形式化、实践碎片化、实施两极化等现实问题而常常陷入无效实施的困境。基于大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少量体现学科内部基本逻辑及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核心概念,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进一步联通学科知识和真实世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托。基于大概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包括凝练课程目标、重构课程框架、匹配知识情境、设计迁移任务、解决真实问题、优化评估模式六大步骤。  相似文献   

17.
高添爽  王立国 《文教资料》2011,(10):180-18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同于以往的学科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我国“分科主义”盛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一个结构性突破,而且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化和课程实施的逐步探索 ,在我国产生了各种术语的“活动课程”,如“活动”、“活动课”、“活动类课程”、“综合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它们之间是如何继承演变的 ,相互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在我国教育界还缺乏清晰的认识。为此 ,理清“活动课程”在我国的演变历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活动课程”的本质 ,指导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课程类型、课程特征、课程价值"三个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再思考。从"课程类型"层面,论述了"活动主题化"实施策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有助于整合德育活动、阅读活动、辩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一门引领、统领学校的所有教育的活动课程;从"课程特征"层面(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研制了主题活动的"选题策略"(学科拓展策略、热点探究策略、工作转化策略、文化实践策略);从"课程价值"层面,提出了课程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它的设置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课程实施的缺失、混乱以及不到位。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进而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