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喉舌”,承担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苏区建设和巩固及激烈的“反围剿”斗争,为了寻求局部执政的合法性、破除负面形象,中国共产党把《红色中华》作为形象塑造的重要窗口。在《红色中华》的宣传和塑造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了爱国御辱、先进政党、清正廉洁、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回顾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些宝贵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密切联系中国的革命实践,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及时登载和反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三个突出特点,即实践性、大众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3.
《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中央苏区时期,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相关报道在《斗争》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内容涉及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民主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探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之关系,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自成立以来,对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经过了从建党初期的民族复活到新中国建立前的民族解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民族振兴,最后到新世纪和新时代明确提出的民族复兴的变化。而在抗日战争前期,中共提的比较多的是民族解放,这是中共民族复兴话语的时代表达。《红色中华》作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苏区的机关报,是记录和传播中共民族复兴思想的重要载体,其言论反映了抗战前期中共对于民族复兴的认识,体现了中共围绕民族解放,对民族复兴的目标、主体、道路等方面的深入的思考和积极实践,展现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推进民族国家发展振兴的历史图像。而将《红色中华》与同时代其他报刊的比较,则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前期民族复兴思想的特点及其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中华苏维埃政府曾被号称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中央苏区时期,反腐败斗争取得卓越的成绩与舆论监督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在充分发挥自身功效的过程中,体现了以下鲜明的特点: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鼓励与批评相结合;党和政府的支持与保护;群众的积极参与;公开署名;及时公布处理结果等。  相似文献   

6.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报刊。它及时引导苏区民众选择正确的社会信仰;宣传了党的社会主张和党制定的社会制度;围绕建设苏维埃新社会,充分发挥了中央政府机关报的宣传、动员和批评等功能,成为鼓舞苏区军民进行苏维埃新社会建设的号角,对苏维埃新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是中华苏维埃运动的喉舌,设置了多种法制专栏,因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起着中央苏区法制宣传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使广大苏区军民认同了新的法律理念,认同了新法制,从而空前拥护新政权,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8.
《红色中华》报刊专门设立了《苏维埃建设》这一栏目,该栏目针对农民土地、工作指示、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报导,报导内容主要体现了三个鲜明特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苏维埃建设的根本保障;坚持为人民服务是苏维埃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坚持服务革命战事是苏维埃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沙可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兼艺术局局长,又是《红色中华》报主编,为苏区的化教育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作为革命的诗人、戏剧家和艺术教育家,在中央苏区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播种了革命化,开创了艺术教育。在纪念他百年诞辰时,更显出了他在中国现代化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污腐化、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部分地区执掌政权以后,开始廉政建设的初步尝试。为重温历史,启迪现实,本文拟就这场保廉反腐斗争的主要情况和历史经验,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以建立坚强而有工作能力的各级苏维埃政府为基本目标,以城乡苏维埃为基础,不断地改造地方苏维埃政府,为革命战争胜利服务的政权建设,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时代性,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使中央苏区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楷模,而且为此后我党治国安民,为今天的廉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红色中华》百期纪念刊发表的新闻论著及瞿秋白、张闻天的两篇论述《红色中华》的文章看来,《红色中华》的办报理念深受列宁新闻思想的影响,选择性地接受了列宁关于报刊作用、如何发挥党报作用、出版自由、党性原则等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定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苏区教育,形成了一些中央苏区"法治教育"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立法,确立一整套完备的教育体系;二是颁布法律,保障红军和工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三是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教育的管理制度;四是实施《优待条例》,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重温中央苏区"法治教育",旨在从中得到启示,真正从行动上落实中央提出的"依法治教"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赣南师范学院林多贤教授主编的《中央苏区研究丛书》,最近已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原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上将为这部丛书题词:“苏区革命传统发扬光大”。这部丛书包括八本书:《中央苏区简史》、《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长征起始阶段研究》、《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体育史》、《中央苏区美术史》、《中央苏区审判工作研究》。它是赣南师院多年来在中央苏区历史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体现了该院科学研究工作的特色。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领导开创的中国苏维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在创办之初就把舆论监督列为办报的重要取向之一。舆论监督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揭露一些公务人员挥霍享乐的生活态度、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以及漠视文化教育的倾向和封建迷信观念。《红色中华》的舆论监督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展开的,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监督比较彻底,被监督者拥有对等话语权,支撑舆论监督的观念具有明显的相对性。整体而言,《红色中华》起到了绳愆纠谬、指瑕摘疵的作用,在端正政风、树立正气等方面,发挥出其特别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与巴黎公社在廉政建设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原因在于中央苏区在实施廉政建设时遵循了巴黎公社的原则,借鉴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加之外部环境相类似。今天,全面地理解与贯彻巴黎公社的原则,坚持巴黎公社的“社会公仆”精神,是我们对公社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7.
张美琴 《成人教育》2009,29(12):13-14
中央苏区时期,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扫盲教育成绩显著,并创造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前提;正确的教育方针,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保障;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关键;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是中央苏区扫盲教育成功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党报是党的喉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党报在思想政治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土地革命时期以《红色中华》为代表的党报宣传,对当前党的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一,必须充分发挥党报在思想宣传阵地中的引领作用;第二,新闻报道要具有目标性;第三,必须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正> 教育学教研室编出《中央苏区教育资料选编》。 《中央苏区教育资料选编》(初稿)已由我校教育学教研室编出成册。这本《资料选编》是在对赣南、闽西原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编辑而成的。内容包括1929—1934年当时中央苏区的教育方针、政策、指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教育实践经验等,所选资料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正式成立。12月11日,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这是我党在农村革命根根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大报。开始《红色中华》为周刊,从第五十期起,改为三日刊。从一百四十八期起改为双日刊,每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