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是贯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探索"点频共振"逻辑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动点频、基础点频和情景点频共振,是创新"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关键作用的重要抓手,对于打通全员育人"最后一公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将高校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深挖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提高授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堂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3.
探索"三四六"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突破困境、提升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结合国情社情校情、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探索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有课内实践、第二课堂、校外实践和济职义工的四种经历,并通过登台实践、劳动教育实践周、汇报表演、大学生讲思政课、基地考察、济职...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实施以及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最大程度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当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某院校有明显成效的实践经验,运用实证研究法探索创新性的“思政+影视”课程育人模式,打造思政“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对思政话题的参与活跃度,从而实现思政课的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而这一创新模式也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许寒冰 《学苑教育》2023,(31):79-81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工作文件,要求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以此来加强中小学高校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从初中音乐课程思政的角度进行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分别从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挖掘音乐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和活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热情以及音乐第二课堂活动思政元素融入四个维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它主要包含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认知和文化知识储备,建立思政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纳入考核,打造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8.
张欣 《大学教育》2022,(2):70-72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的课程建设要挖掘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和思政要素有机地结合,从根本上深入贯彻教书育人一体化,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应当以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交流,通过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动态追踪课程育人效果,以第二课堂为抓手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规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体现以德为先的育人规律,体现心理学注重人格完善的实践宗旨。要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资源,从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培育中国气质,明确人生意义、强化使命担当,提升公民意识、养成守法习惯等方面入手,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改革新路。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是民办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文章针对民办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工作各方面,即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介绍了该体系下民办高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解决方案,探讨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五个方面深入渗透课程思政的做法,并初步构建了考核体系,用以检验该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创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构建"大思政"格局,从教育教学角度,关键是要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文章围绕"立德树人"基本任务,从"国际税收"课程本身的专业性入手,探索该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建设"大思政"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面临的困境,找准突破口,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尚巧玲 《家长》2022,(1):135-137
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思政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英语教学并行开展的关键,是真正贯彻立德树人要求的必然选择.基于英语教学阐释思政教育内容,提出在思政教育环节融入英语教学的相关途径,对思政教育的具体目标进行明确,设计思政情景剧,结合第二课堂,优化和构建思政教师队伍,能让思政教育更有效、更系统以及更具针对性地结合英语教学,满...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尝试探索在理工科专业课程"Python程序设计语言"中融入思政元素,并设计和阐述了三种思政教育方式:思政导入、思政案例和点滴融入.通过三种思政教育方式的设计以及其在课程教学之初、案例教学实施和教学全过程各个阶段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5.
"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探索是创新教育方法和理念的一种体现和尝试,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之中,从而构建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吴磊  谢璨夷 《教育评论》2020,(4):120-124
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能够最大限度拓宽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两个层面剖析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以协同治理理论为视角,提出当前课程思政存在多元主体协同不一致、参与主体的沟通尚待完善、主体认识存在分歧等实践困境,最后从主体参与、机制保障、资源整合角度探索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课程思政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的大背景下,整合各类课程资源,挖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各学科专业教学中,让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的本真目的。生理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结合生理学课程特点,从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用好第二课堂等方面融入思政教育,旨在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协调统一,构建生理学教书育人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气象气候学”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通过深入剖析课程内涵,提取课程相关思想政治要素,从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探讨该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结合OBE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目标,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机结合,并在考核体系中体现课程思政目标表达成度,探索工程认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方法,为“气象气候学”课程乃至各类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初始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可知,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关注的问题。以"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为例,对课程思政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内容挖掘,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塑造、文化共同体等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本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思政工作贯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是高校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中医药高校的思政课上,依托中医药文化的优势,对高校思政课的"配方"进行改良、"工艺"的提升以及革新思政课的"包装",努力让思政课既"好吃"又有"营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亲和力又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的改革之路,既体现了中医文化的特色,又使思政课成为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