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影片《早熟》与韩国影片《珍妮朱诺》都是反映青少年早恋题材的作品。尽管两部影片在题材内容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多有相似之处,但从创作主题、叙事结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故事的来源、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不同,因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长征题材电影数量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态,与此同时,在叙述视角、叙事结构、美术设计、影像质感、人物塑造及数字特效等艺术方面相比之前同类影片表现出创新、突破、超越的迹象。这些进步实质上源于创作者对于长征路上的人民军队这一特殊团体中艺术价值的重新挖掘与发现,使得近些年长征题材电影中涌现出一批观众广泛共鸣的作品和人物形象,创作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技术将对未来长征题材电影的创作留下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龙子》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赛珍珠针对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农民带来种种灾难而创作的小说,发表后即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作为助战影片,《龙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意在通过文字和影像的对比分析,从情节重构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考察电影与原作之间的对话关系,强调不同的叙事方式、特定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身份等因素在文字转向影像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主旋律电影以弘扬社会主义时代旋律为主旨,肩负着宣扬国家意识形态的责任。在电影市场化、商业化的今天,部分有所创新的主旋律电影抛弃了"高大全"的模式,在叙事策略上有了一定革新。本文从典型人物性格的平民呈现、时代精神的平民阐释、散文化的叙事手法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题材主旋律影片《卒迹》在叙事策略方面的创新及其给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张彻导演的影片《冲霄楼》在情节改编方面强化了原著《三侠五义》的叙事悬念和诙谐意趣,这既反映了原著本身对于影像改编所具有的先在性影响,亦和文学转化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转变不无关系;同时,影片又借助对白玉堂的形象塑造及其独闯冲霄楼、殒命铜网阵这一原著人物命运结局的影像呈现,不仅凸显出张彻武侠电影以男性英雄的深厚情谊为核心的“阳刚电影美学”特征,而且也潜在地折射出其本人的创作主体意识对于文学改编中的主题诠释、人物重塑、风格嬗变等诸多方面所具有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文电影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从《让子弹飞》到《邪不压正》,姜文赋予自己拍摄的电影一种巧妙的叙事方式.在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以流畅的叙事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并用这些人物表现姜文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姜文意图构建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电影世界.本文以《邪不压正》电影为例,从叙事艺术、身体隐喻以及黑色幽默三个角度分析这部近代历史题材...  相似文献   

7.
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也是影视导演们所经常关注的创作题材。2008年放映的《赤壁(上)》和2009年放映的《赤壁(下)》是一件重头戏,这部由吴宇森导演的影片号称华语电影史上空前的大制作,不仅创造了当时华语电影的票房最高峰,同时在口碑上也收获了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的赞誉。本文介绍《赤壁》取得的成就和吴宇森其人其事,从史诗笔法说起,结合文本从人物个性、战争场面、女性视角、人文精神、象征含义等五个方面分析史诗笔法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8.
任志航 《文教资料》2014,(10):66-67
2012年中国台湾上映了一部青春题材电影《女朋友·男朋友》,电影之所以赢得观众的认同,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对青春的独特感悟。近年来,台湾电影以盛产青春题材影片而形成特色,众多影片对于青春的诠释可谓纷繁复杂,而关于青春究竟是什么?导演杨雅诂在他的这部影片中给出了自己的清晰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950年代初的影片<腐蚀>为考察对象,从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及影片内容的叙事引导三方面对影片进行解析,发现1950年代初电影叙事多重探索的可能性.影片的最终被批判说明主流叙事在这一时期的规范与引导,由此女性边缘人物在电影内外走向了一条看似"新生"的"末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当代电影《蝎子王》、《西雅图不眠夜》和《小公主》的内容、形式到题材甚至电影的观众对象看起来毫无关联。但从叙事结构方面分析,它们都应属于追寻主题的影片。本文试以这三部影片为例,分析电影与文学的叙事结构的统一性和共同性。  相似文献   

11.
影片《芳华》和《少年的你》均改编自小说,都属青春题材电影.两部影片在有关青春、暴力、伤痕的表达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但又因两个故事所反映的时代不同以及导演风格差异等原因,其在有关青春的表达有着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不同,对暴力的表达上有着单一和多面的差别,同时在伤痕的表达方面有着旧与新的区别.对两部影片进行平行比较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电影《致青春》是一部以青春爱情与青春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通过爱情故事的艺术化再现,为观众再造了一个乌托邦的青春美梦,以感性缅怀青春;通过青春群体的成人化观照,让现世中的人类群体深省自身生存状态,以理性审视青春,从而辩证阐释出青春的残酷特质,以此实现导演"致青春"即是"告别青春、走出青春"的意识形态书写。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上有着新的突破:别具一格的切入点,与青春偶像剧成功对接,贴近社会现实;在艺术上,《恰》剧的成功主要表现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叙事风格,在差异中塑造人物形象,神似与形似相统一的表演创作等。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作为藏民族文化的核心,对藏族题材电影有着极深的影响。本文从藏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精神主题、人物塑造和创作细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藏传佛教对于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以及藏族题材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解读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电影《关东大侠》是198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20世纪30年代闯关东历史的文本叙述。以该片为研究对象,以移民潮历史为基础,探索故事的叙事文本与人物所展现出的精神,解读其中的艺术审美价值。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方法,借助影视美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电影进行文本细读,力求掌握电影对东北文化的影像建构,挖掘出其独特的拍摄视角和叙事模式、鲜明的人物身份设定、传统文化的资源转换与电影叙事主题的演变等,为东北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开创了新的叙事结构,通过第二与第三空间的切换,给影片增加了维度,拓宽了广度和纵深,将观众带入新的世界与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去体验和探索。在三位主人公的人物塑造方面,影片运用了心理学和精神学中的自我认知理论,挖掘人的内心深处的观念和想法的成熟,与观影人在心理方面产生了强烈的互动,让观影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题材体系在1987年全国故事片会议上被首次提出,逐渐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文章运用二元对立理论,对主旋律电影《八佰》中的剧情、人物及色彩环境等元素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不同元素间的矛盾对立对电影创作及主题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张艺谋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五代电影共同的美学风格.《紫蝴蝶》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2003年,由娄烨执导,刘烨、章子怡、李冰冰等主演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娄烨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六代电影美学风格的重要向度.第五代电影试图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偏向宏大叙事,电影借助视听效果、情境氛围、剧情人物等体现鲜明的民族历史性,象征寓意性强烈.第六代电影充斥着不确定性和怀疑态度,表现在视听上的反讽性、碎片化的叙事、虚无感的人物形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以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为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深层次挖掘影片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片《茉莉花开》大量运用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围绕三代女性的悲情命运展开叙事。从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人物距离感的体验,以及命运与距离的对立统一三方面凸显了影象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在影片展开叙事、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炮儿》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关于北京题材的电影,可以称得上是2015年华语电影的良心之作,无论是在口碑上还是在票房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炮儿》是一部具有"北京情怀"与"大众记忆"的影片。试图回归电影本身,从电影的影片结构以及电影叙事学中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