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乡村教师流动意愿较强,流动行为单向,“流失”问题凸显,“留下”治理迫切。为此,可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理论,运用系统实证文献研究法,在描绘乡村教师先赋标识和自致标识对乡村教师“流”与“留”影响的基础上,分别思考任教情况、学校情况、学生状况和发展可能等生产维度;基本需求、现代需求、家庭婚姻需求等生活维度;自然生态、家庭生态和社会生态等生态维度的乡村教师“流”与“留”的影响因素,在综合讨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坚守促进策略,助力建设量足质优且稳定的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钱江 《中华家教》2022,(2):73-81
本文以近代江南工商名城无锡县域为例,探讨在近代社会环境变革中,整个县域家庭教育的发展变迁状况.主要表现在:(1)家庭处所从乡村向城镇集聚,使更多家庭开展的教育置于近代环境之下;(2)新学制的制定并完善,使儿童在家受教育时间被提前终结;(3)社会新职业的提供,使家庭教育主体获得新的提升.作为家庭教育三要素的家庭、儿童、家...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城读书家庭“想改变什么”具有较大异质性。通过深度访谈可知,基于改变子女教育环境的乡村家庭会从提升子女学习能力、改善教育资源获得、提高中考考录机会等方面出发,做出进城读书的行动。基于改变家庭生活状态的乡村家庭会从增强乡村社会评价的认同程度、减少家庭分散生活的开始做出进城读书的行动。由于出发点不同,乡村家庭进城之后的教育融入策略亦可能不同。进城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自成目的性”,代表乡村家庭选择了一种可能的生活,并赋予现实生活新的意义。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应对乡村家庭通过子女进城读书提高生活质量的做法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留学史上曾出现过早期留美、早期留欧、清末留日、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其中,清末留日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的“顶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这一“顶峰”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影响做了评述,以深化人们对留日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留学史上曾出现过时期留美、早期留欧、清末留日、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其中,清末留日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的“顶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这一“顶峰”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影响做了评述,以深化人们对留日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如何激发乡村教师的留岗意愿,促使其建构乡村任教的理想图景,已成为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乃至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之一.本研究基于2724份调查数据,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讨了工作家庭促进对乡村教师留岗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情感承诺和工作投入在两者关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留岗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促进家庭对留...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英国富裕的自由农作为乡村社会的头面人物,在乡村公共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通过参与地方行政事务、担任陪审员以及参加军队等在乡村堂区生活中发挥作用。此外富裕富裕自由农也担任某些官吏、参与本郡国会议员的选举,对王室财政也有一定的贡献,被西方学界称为“乡村社会的脊梁”。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贵州乡村中学教师家庭与体质等与工作满意度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乡村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乡村中学教师家庭满意度问卷”与“乡村中学教师体质健康满意度问卷”,运用方便取样方式对贵州847名乡村中学教师进行测查。结果:贵州乡村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均值为70.07,中等偏高;工作满意度分别与家庭满意度、体质健康满意度存在0.505与0.457显著正相关;运动满意、家庭相处、矛盾冲突、高级职称、生理满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及本科以上学历等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预测力。结论:通过加强锻炼、陪伴家人、平衡家庭工作关系、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教师待遇及提升专业素养等方式可提高乡村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体系中,人才在五大要素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乡村振兴要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调研分析以家庭本位与爱国情怀为核心的“想要留”的内因驱动,以及以社会、文化、政治氛围为核心的“留得下”的外因支撑,建立了返乡发展政策新思路和拓宽人才融乡发展新机制,为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人才培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又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来说,青年教师的“请不来”“不会教”“不愿留”等问题在乐平市J镇显得格外突出,如何将这些问题妥善解决是乡村教育得以发展的关键。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通过实质性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工资和福利,改善生存环境,加强情感、家庭的建设,发展专业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等措施,有效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变革的局限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在婚姻、家庭、妇女、“性伦”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由于近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逆动因素的制约,使其变化经历了一个步履艰难的漫长过程。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变革的基本规律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中国化特色。他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教育近代变迁的研究,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已经有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对于近代教育到底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尤其是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乡村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这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涉足.其实自20世纪初人类学引入我国以来,不同时期出版的海内外学者的社会人类学著作或带有人类学色彩的史学著作中,都对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有过描述和分析,其中几部代表性的著作能给近代乡村教育研究带来若干启发.我们可以借鉴人类学那种"他者的眼光"来理解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实况,并采用社区研究法来揭示乡村教育与乡村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仍有其存在的空间与合理性。但近代以来作为现代性产物的中国新式乡村教育,表现出鲜明的“反乡村文化”的特性,与乡村社会以及乡村文化处于一种隔离状态。乡村教育需要重新定位,以担负起乡村文化重建这一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5.
了解当下乡村共同体的秩序建构和伦理观念等问题是建设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乡村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傣族赕白象仪式的考察,剖析乡村共同体在家庭、社会关系和生活意义再生产的生活逻辑呈现。在深层次把握和谐乡村风貌和思考乡村振兴下乡村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认为应当注重发挥“家”元素在乡村社会建设中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挖掘作为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的信俗活动在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乡风文明培育上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汉代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成为古代学的奇葩,也是语教学的名篇。然而就其主题思想的研究而言,最有代表性的应是朱东润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历代学作品选》中对《江南》的解题:“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现在许多人还承袭着这种观点,事实上这里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从化学的角度来考察,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有着丰富的伦理蕴涵。在梁氏看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基本特性在近代西方思想传入后遭受极大破坏。乡村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因此,建设新社会组织需要从乡村伦理入手开展自救式的乡村建设运动。而粱氏在其乡村建设实践中突出强调的“乡农学校”激发农民进取心、倡导“合作主义”信仰、“熟习”推动科教融化、“信任”促进金融流通等举措,正是从乡村社会的伦理特征出发提出的路径设定。  相似文献   

18.
乡村四月     
翁卷是南宋诗人,浙江永嘉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温州。他一生没做过官,一直在江南乡村生活,他的作品也以田园诗为主,这一首《乡村四月》就是其中的代表。“乡村”是江南水乡,“四月”是中国传统农历的四月,是初夏时节,这首诗描写的正是江南农村初夏的风光。诗的前两句写自然景象。诗人首先就抓住了江南水乡最鲜明的景色:绿原、白川,从视觉角度着眼,  相似文献   

19.
张晓晴 《教育学报》2020,(1):108-119
陕甘宁边区乡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曾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动员进程,加剧了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势力的双重围困而获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的难度。在综合力量不足的条件约束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实施的“民办公助”教育政策,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方针,将乡村教育与政府工作、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牢牢掌握领导权和引导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自主性作用,形成了以文字下乡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教育。相对土地改革、民主选举、诉苦等组织动员方式,以文字下乡的柔性动员方式改造乡村、建设乡村,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深入乡土社会,达到组织动员农民的目的。从社会动员的视角阐释“民办公助”教育政策,对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乡村、农民的关系,乃至对当前“教育扶贫”工作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中国乡村社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公共管理面临挑战;人口迁移与流动成为常态,乡村社区由熟人社会变为半熟人社会;维系农村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瓦解,乡村文化呈荒漠化;乡村家庭赡养与教育功能弱化,隔代养育成为“常态”.随着这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各级政府对待乡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已逐渐由“市场主导”向“政府主导”回归;乡村幼教机构的增多在给予乡村家庭更多学前教育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恶性的价格竞争,加之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因经济收入低下而极其不稳定、“逆向选择”现象普遍,致使乡村学前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质量挑战.政府在主导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时必须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保障基本的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乡村幼教机构办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