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称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或杆秤等来直接称量,称“重物”质量则常用地磅秤.如没有这样的秤,则就需要另想办法.下面介绍几种运用杠杆平衡条件来间接称量的方法. 一、一秤两称法(又叫换位法) 该法要点:用一支杆秤对换悬挂点和着地点,对同一物体先后  相似文献   

2.
现行人教版教材通过重物牵引的方法提供并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这很好地鳃决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方案在制订时遇到的困难,但实验必须在满足小车(含所放砝码)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的条件下进行.如果仅凭感觉去类比,而没有理解为什么要满足这一条件,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就有可能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教学的差异就在于教师对数学教学特点和规律的领悟上,就在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和数学思维规律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4.
据教育部消息,今年秋学期开学所有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相似文献   

5.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在其著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谈到一次日本教学研讨会的情景:“在我看来,大概是为了不出现冷场。上课时常有这种感觉,觉得教室里如果沉默的话蛮可怕的。接着另外一位教师也发言说害怕沉默。”这种因害怕冷场导致教师出现窘迫的情况,多数教师都遇到过。  相似文献   

6.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如何给物体提供恒力,如何平衡摩擦力等问题,是实验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突破"重物牵引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上《小车的运动》一课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先复习了物体运动的方式,后拿出教具提出这节课研究的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同学们经过思考,纷纷提出假设: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坡度的大小、斜坡的长短、小车的轻重、坡面的光滑程度、小车的外形等因素有关。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通过充分研究,这节课确定了四个探究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与坡度的大小、斜坡的长短、小车的轻重、坡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学生们分成8个小组,每2个小组实验验证一种假设。在各组…  相似文献   

8.
制作材料:剪刀、胶水、水、大可乐瓶1个、气门芯1个、小轮子4个、打气筒1个。制作过程:1.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大可乐瓶。  相似文献   

9.
学术论文引文的“必要性”与“适度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文在学术论文论证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引用文字数量的“适度性”,是构成学术引用“合理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当前学术论文存在“过度引用”、“文字复制比”偏高现象,就在于作者对引文的“必要”和“适度”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引文的不合理。学术期刊应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可从技术上较好解决学术论文引文的识别,为专家和编辑的审稿提供有力的支持,遏制因引文不当所带来的学术不端现象,引导作者在参考文献引用的“必要性”、“适度性”和标注方面下功夫,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规范和论文撰写规范。  相似文献   

10.
例题show:设函数f(x)=sin(2x+φ)(-π〈φ〈0),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x=π/8。(Ⅰ)求φ;(Ⅱ)求函数y=f(x)的单调增区间;(Ⅲ)证明直线5x-2y+c=0与函数y=f(x)的图象不相切。  相似文献   

11.
科学活动《斜坡与车》结束后,整理小车时孩子们发现少了一辆小车,让幼儿整理好所玩物品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于是孩子们就主动地参与到找车的行列中,但结果是一无所获。为了不妨碍幼儿的活动,我就请孩子们将寻找的工作放至午餐后。在孩子们去户外活动时,我仔细地查找了各个可能有小车的角落,但还是没有,我犯疑惑了,怎么可能一转眼就不见了,难到有小朋友出现了不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制作材料:剪刀、胶水、水、大可乐瓶1个、气门芯1个、小轮子4个、打气筒1个。制作过程: 1.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大可乐瓶。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论在20世纪进入网络化教学环境以后其研究的重心不只是宏观的哲学层面的问题,还包括微观的教学问题。本文叙述了“小件”的含义、步骤、特征,从混沌理论的指导、教与学的主体需要、微型课程的启示、微格教学的经验四个角度重点探究小件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理化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因实验的不成功产生挫败感,因实验导致的意外事故而产生恐惧感。文章提出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克服不利情绪,促进学生在“愉快”情绪下进行实验实践。  相似文献   

15.
16.
17.
包军先 《高中数学教与学》2022,(11):40-41+51+57
<正>2021年新高考I卷第22题是一道导数压轴题,属于极值点偏移问题,主要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导数为工具构造函数对不等式进行证明.考题的第(1)问是基础题,考生一般没有困难;第(2)问不等式证明是压轴题,对考生基本技能要求高,求解过程中转化难度较大、灵活性强.如果方法选择不当,答题时容易出现花费时间多、化简转化不到位、甚至无法完成解答.本文主要对第(2)问从不同视角给出几种常见的解法.  相似文献   

18.
蔡勇全 《高中生》2014,(5):34-35
下面这道题是一次数学测试中的客观性压轴题.从评卷结果和命题组在考试结束后所做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同学们选出正确答案的比例和思维的正确率都不高,反映出同学们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容乐观.本文以这道题为例,多视角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题目:已知a>0,b>0,c>0且a+b+c=6,求S=3√a2+b2+3√b2+2ca+ 3√c2+2ab的最大值. 这是2011年希腊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一道不等式试题.它是一个涉及到无理因式的多变量条件最值问题,此赛题结构形式简洁优美,题型常规中有特色,解法探寻耐人寻味,颇有研究价值.于此笔者从不同的视角入手给出这一问题的一些解法并得出原赛题的两个推广,供读者在学习和探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题目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2(1/2),0),(0,-2),O为坐标原点,动点P满足|CP(向量)|=1,则|OA(向量)+OB(向量)+OP(向量)|的最小值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