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和总结了沧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沧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考试周刊》2017,(25):141-142
在我国义务教育由不均衡阶段向均衡阶段过渡的时期,择校问题是一大难题,影响教育公平,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择校问题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当前优质教育短缺、分配不均衡矛盾的产物。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理论、规制理论以及寻租理论,认为解决我国择校问题的根本路径就是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又离不开择校问题的解决。为此,应从遏制规制中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方面着手,让公民拥有均衡地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进而解决择校难题,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得以强化,均衡发展取得突出进展: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义务教育面临挑战。下一步,应健全协同机制,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大保障力度,促进师资均衡,提高教育质量,重视特殊群体教育,完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家存 《教育科学》2003,19(5):12-14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之所以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讨论的热点和教育政策的重点,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奠定了政治基础;《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法律基础;初中的普及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教育基础;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绩显著,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择校择班、大班额、乡村教师外流、教师有偿补课、经费投入增长乏力等问题,需要从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规范办学行为、建立校长教师流动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做到:明确政府财政职责,通过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树立均衡教育观,废除教育等级化;消弭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发展崇高的价值追求。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西省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指针,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特别针对资源不均、管理不严、惩处不力等引发的择校和乱收费问题,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创新管理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规范办学行为和招生行为,促进教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精英主义的教育观念。引领薄弱学校低谷隆起,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规范办学行为,健全校长教师流动制度,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其间,政府的积极作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新阶段——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确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维,可从三个层面分析。 第一个层面,从教育法理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丹英 《教育科学》2012,28(1):6-12
义务教育择校现象涉及的教育政策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学校、择校家长及学生、择校弱势群体等。各主体历经16年的博弈已深陷于择校困境之中。基于此,从博弈论角度探求其各自的价值取向及诉求,建构和分析各主体之间博弈模型,对择校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合理的解释,审视当前的教育政策制度缺陷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闫健平 《考试》2009,(2):96-96
义务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到千家万户,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要加强农村地区学校的布局调整指导工作,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制定义务教育发展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在分析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现状以及面临的政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整体构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的各种公共资源(包括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呈现出向城市倾斜的特征,偏远的农村被边缘化,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的安排无差别地向城乡儿童进行免费提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就和需要突破的问题,提出上海要追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并就高位均衡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说明。本文认为,上海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按照学生数均衡配置校舍、经费和师资等资源,其重点和难点是抬高底部,核心和关键是深入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机会均衡、资源配置均衡和质量均衡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依据三个方面呈现出阶段性递进的特征。优质均衡是在基本均衡已经达成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级的均衡发展目标,是以质量目标提升和质量结构优化为宗旨的质量均衡。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当前,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方面:办学条件不均衡状况难以改变,师资力量不均衡格局难以打破,教育质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必须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健全的教师管理体制为手段推动师资合理流动,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依托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完善的教育投入机制为保障确保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提出的一项教育发展战略.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它必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受教育者家庭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国家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性以及其所应当承担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现实的阶段性目标。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教育均衡发展应该逐步实现三个目标: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平等的教育;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