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定的教育要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培养出符合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它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键是人才。”[1] “培养同时代潮流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大批人才 ,不断开拓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2 ]1 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是…  相似文献   

2.
用十六大精神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关键在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为国家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资讯     
《中国教师》2012,(21):4
<正>教育部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由教育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于2012年9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圆满完成。"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通过展览演示、论坛交流、成果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各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富有创新、成效显著的优秀成果,充分反映各地信息技术应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进展,积极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能否以及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教育公平本身定义的重述、教育信息化与公平研究关注点的变迁、实证研究的再识,以及教育信息化与公平密切相关的数字鸿沟、技术结构不平等等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认为当前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的有关研究虽然已经较为深入,但远未能证明教育信息化是否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未来,有关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应该依旧会将关注点放置于技术改变教育的思维层面和现实操作路径上。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文章综合应用文献研究、归纳和演绎等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层数字鸿沟:数字技术的接入鸿沟、数字技术的使用鸿沟、素养鸿沟;其次,从技术赋能的内涵、技术赋能的运行逻辑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技术赋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行逻辑;最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核心层、应用层、支撑层、基础层、保障层等五个层面组成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以实现从数字鸿沟到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状况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向,概要归纳不同国家教育信息新举措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话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要求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背景下,无疑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教育信息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政策。虽然对信息技术究竟是促进了教育公平抑或扩大了教育不公仍有不同意见,但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就读机会公平,促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并且有促进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的潜力。不过在政策推进路径上,需要转变对"物理接入"路径的依赖,重视"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警惕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正在浮现的"新数字鸿沟"现象,并通过各种政策配套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3,(9):80-80
近日.教育部发布(2013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教育领域存在的一系列不正当收费行为作出严厉规范及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1.
以信息化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但在城乡、校际和阶层区隔之下应理性审视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探究学生城乡、学校和阶层背景对中小学在线学习的影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学生城乡和阶层背景对在线学习起点和过程产生直接显著影响,不对在线学习结果产生直接显著影响,但学校背景对在线学习结果产生直接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线学习起点差异和过程差异会产生叠加效应,加剧不同群体间在线学习效果的不平等。因此当下亟需在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主体协同下,建立起覆盖在线学习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方位立体式差异化帮扶机制,重点在于均衡城乡学校之间的在线教育资源配置和提升教育质量,以弥合常态化背景下学生在线学习带来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甚至推崇,但与此同时,关于信息技术是否可能导致新的不公与不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指的是人们在信息技术使用机会上存在的差异,通常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作为重要测算指标,聚焦“物理接入”层面。“新数字鸿沟”更多关注因计算机或上网技能差异而导致的“技能鸿沟”,以及因网络使用带宽、时长及使用方式差异而导致的“使用鸿沟”。虽然我国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已有政策和实践从整体上看还是更多着眼于“物理接入”层面。从“新数字鸿沟”的视角看,按照解决传统“数字鸿沟”问题的惯用路径,仅仅关注“物理接入”已不足以缩小数字差距和促进教育公平,对“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的关注应该成为决策者、研究者、学校甚至企业未来制定政策和开展实践的新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本主要对创新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并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资讯     
《中国教育》2005,(2):64-64
江苏确立教育公平目标高中教育毛入学率90%;教育部开通全国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网站;北京首部奥运地方教材9月试点开设“朝阳英雄谱”;教育部坚决禁止不具备资格者进入教师队伍;教育部出台新举措加强教师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启动;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10年来,在教育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界定,来认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组成要素和内涵,认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必然涉及资源、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这四个基本要素,并依据人们对这些要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来阐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工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九五开始,教育信息化就大踏步向前,经过15年的磨砺,已经进入十二五。在此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整个教育信息化起步和攻坚的过程,既有快速的飞跃,也有踏实细致的渐进,信息化的正确理念逐步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信息化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可以说,15年间,我们积淀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久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旗帜鲜明地将教育信息化单独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我们规划什么?重点放在哪里?管理E线-管理论坛将邀请全国各地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本地区制订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畅谈十二五期间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过程中的宏观布局和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1,(12):79-79
首届城市教育现代化论坛召开,成都模式受关注 “首届城市教育现代化论坛”近日在成都召开。论坛上首次发布的《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2003—2010)》以教育公平观为指导思想,总结出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是通过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良性互动与相互促进来有效保证的。  相似文献   

20.
资讯     
首届城市教育现代化论坛召开,成都模式受关注 “首届城市教育现代化论坛”近日在成都召开。论坛上首次发布的《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2003—2010)》以教育公平观为指导思想,总结出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是通过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良性互动与相互促进来有效保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