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立军 《金秋科苑》2009,(10):177-178
阿瑟米勒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直面现实,反映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成功地表现了现代悲剧。本文认为,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美国梦的破灭,而是他的错误的“有人缘”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阿瑟米勒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直面现实,反映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成功地表现了现代悲剧。本文认为,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的主人公威利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美国梦的破灭,而是他的错误的“有人缘”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刘冬阳 《科教文汇》2014,(32):72-73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以“美国梦”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底层人群为了摆脱自己落后的生活状况,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打拼,但是最终不得不向虚幻的梦想屈服的故事。这部小说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弊端,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梦”的虚幻和缥缈,让我们看到这种梦想的无法实现性,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使个人命运发生了极为迅速的转折。了解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以“美国梦”为核心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性的改变。本文将围绕着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对其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何玉婷 《知识窗》2011,(4X):80-80
盖茨比是美国小说中一个了不起的角色,他希望通过物质成功来赢得爱情和社会地位,但最后却以悲剧收场。本文从盖茨比的性格弱点——虚荣心和盲目的爱情观出发,阐释其悲剧的成因,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这一人物。  相似文献   

5.
吴嘉平 《科教文汇》2012,(26):70-70,77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美国著名的"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讲述了"爵士时代"美国年轻一代"美国梦"的破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是现代叙述艺术的经典之作。本文探讨作品的叙事特色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冷昌根 《科教文汇》2009,(13):225-226
美国作家弗兰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仅生动地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同时也对世人道德上的沦丧进行了真实地反映,并且深刻地揭示了金钱和享乐掩盖下的精神堕落,表露了作家对这一代人的理想道德的破灭感。  相似文献   

7.
于俊波  王新宇 《科教文汇》2008,(19):222-22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反映关国20世纪20年代现状的佳作。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个具有奋斗精神并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年轻人。他为实现理想而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精神的分析和歌颂来突出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  相似文献   

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一位美貌、聪明、执着追求自己美好爱情生活,却因爱情破灭而投江自尽的名妓杜十娘的形象。杜十娘的悲剧命运是由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等社会因素造成的,作为青楼女子,杜十娘所憧憬的自由与爱情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高云 《科教文汇》2012,(13):89-90
爱玛是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虚无浪漫爱情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破灭,最后因债台高筑,在走投无路中服毒自尽。本文将对造成爱玛悲剧命运的原因一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慧娟 《金秋科苑》2010,(14):126-127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悲剧人物,造成他悲剧性的原因是他个人“心地偏狭,恪守旧制”;“屡兴军旅,好大喜功”不计社会负担;且“知其不可而强为”,违背时代潮流。这就形成了他集器量、将略、宿命等方面复合悲剧的历史形象。同时,他的悲剧又具有个人、人格悲剧和社会、时代悲剧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1.
刘慧娟 《今日科苑》2010,(14):126-127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悲剧人物,造成他悲剧性的原因是他个人“心地偏狭,恪守旧制”;“屡兴军旅,好大喜功”不计社会负担;且“知其不可而强为”,违背时代潮流。这就形成了他集器量、将略、宿命等方面复合悲剧的历史形象。同时,他的悲剧又具有个人、人格悲剧和社会、时代悲剧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2.
闫芳芳 《科教文汇》2010,(31):63-64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为主题的小说。它描写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及其走向破灭的过程,并通过对涓生和子君人物形象的塑造,批判了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从更深的层面上揭露千百年来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专家们说:随着土地使用压力的增加和公众对拥有更为清洁环境的要求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地下大搞建设。 日本政府和各大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从事地下规划。当时日本的地价正在被炒成“天价”,今天,这种梦想已经破灭了。然而建筑公司仍然设想到2020年时建成一座小型地下城市。 这个目标看起来比较遥远,但日本和欧洲现在的确正在开始  相似文献   

14.
一百年前,满载财富与梦想的“梦之船”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处女航行。然而这艘在当时奢华至极的游轮却梦魇般地撞上了冰山.最终沉没冰海。惨重的航海事故使1500多人葬身海底。这起世界著名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海冰。  相似文献   

15.
林晓雪 《科教文汇》2009,(4):218-218
恩格斯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悲剧人物身上应该是体现了历史的一种必然要求,代表了历史的某种发展可能,但这个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又无法得到实现,因此就产生了悲剧。在历史上有许多的哲学家探讨悲剧的价值以及悲剧的根源。他们站在不同的高度去定义悲剧,得到了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被人称之为神医的扁鹊,他曾给人施行过剖腹换心手术,治好了病人,这当时是个幻想式的故事而已,但它却反映了人们千百年来对人体缺损器官移植的梦想和追求,今天,器官移植已逐步从梦想走向现实,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被植入控制化人工器官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控制化人工器官”一词最早出现于60年代的科幻小说中,被植入人造心脏的人变成了“超人”,他们能做出一系列凡人所不能做到的事。人体器官移植的研究整整花费了科学家一个世纪的时间,早在1905年,法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围城》的介绍,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讲述了“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实质和基本内容就是“爱”,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有着深刻的影响。透过小说《围城》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和人物活动,阐述了中国文化特点,从反面映射出在民族文化遭受破坏,缺少规范思想和行为的伦理道德社会中,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实现个人理想将变得虚无缥缈。指出了“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国文化培养与发展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鲁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强烈而浓郁的抒情性,从而使这篇文章塑造了抒情的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他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该篇文章从人物描写和当时作者所处环境都可以感受得到。  相似文献   

19.
王晓华 《科教文汇》2014,(32):70-71
黛西是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人公,她既是盖茨比念念不忘的恋人,又是粗鲁的富人阶级代表汤姆·布坎南的妻子。从其个人行为、声音音调和他人评价上可将之归属于负面形象序列,从社会、男权思维等角度深入分析其性格形成原因,她又是一个令人同情的牺牲品;这一人物既是作者悲剧人生观的体现,又是美国社会的缩影。为我们以文学的视窗观察社会、反思人生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20.
《说岳全传》中塑造的岳飞形象,以其刚烈执直的个性付出了英年早逝的代价,演出了一幕震撼人心的千古悲剧。对岳飞而言,他的悲剧更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他的悲剧与其说是政治悲剧,还不如说是性格悲剧,因为他的性格与南宋当时的封建制度是很难融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