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思全 《钓鱼》2012,(12):17-17
六、饵料状态问题 在垂钓中,饵料状态对鱼口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钓精养池的鱼,既要追求好的雾化效果,又要讲究所配制饵料的持钩能力。雾化太快,持钩性就差,易引起鱼层上移,再就是鱼只能吃雾化下来的饵料而吃不到钩上的饵,闻得到香味而吃不到饵;雾化过慢或不雾化,饵料就成了一块面疙瘩,适口性就差,鱼只吃诱饵而不吃钓饵,或是无鱼进窝而造成无鱼问钩的状况,影响获鱼量。  相似文献   

2.
邹思全 《钓鱼》2012,(10):22-22
在垂钓中,尤其是在使用悬坠钓法时,常常出现窝中明显有鱼在活动,就是不咬钩,或出现漂相紊乱上鱼率很低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鱼不咬钩或咬钩不积极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鱼不咬钩,该怎样应对,如何应对?就成了钓鱼人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多年的垂钓经验和钓鱼日记记录,理论再结合实践,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各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多不是什么大问题,多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小问题,只要进行认真细致分析,准确判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按症配药,鱼就会咬钩。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12,(13):28
九、子线粗细和软硬度在垂钓中,子线的粗细和软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上,是子线越细越柔软,鱼口就会越好。子线过粗或者过硬,都对鱼就饵形成不利影响,特别是那些被钓放过多次,和经常钓鱼的地方,鱼已经被钓猾了,使用细线小钩才是正确的选择。否则,有口不中鱼就成家常便饭。再就是寒冷的冬天,因水温太低,导致鱼身僵体硬,开口小吸力弱,粗硬子柔软度差,挡口严重,有口不中鱼就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邹思全 《钓鱼》2012,(11):19-19
由于气压低,导致水底含氧量不足,鱼层上移,因水位上升,淹没的杂草腐烂,导致水底酸碱度高、氨氮含量高、PH值改变,水底水质不适应鱼类活动觅食,导致鱼离底。出现这些情况,就不能守着水底不放,若钓离底、半水或浅水处,则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侯增福 《钓鱼》2008,(13):31-33
2007年9月7日,是个钓鱼的好日子,风和日丽,气温17℃~218℃,东南风2级左右。天刚亮,我和钓友老常等人便来到了漳武水库上游的养鸭场附近,这里是我们多次垂钓的老地方(水库常年不收费,小鱼不少,大鱼比较难钓)。到达钓位一看,水位没有上涨,也没有下降,水面上不时有水花出现,我们便抓紧时间在以往各自的钓位上忙碌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王华良 《钓鱼》2007,(11X):29-30
最近一段时间,我和钓友们常到一个新发现的养鱼塘去钓鱼。这个塘的水面不过10亩,每个星期六,老板都要在塘里投放一定数量的鲤鱼(每次都不超过75千克)供钓鱼爱好者们垂钓,并按天收费。今年春天,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老板又在塘里放养上了近2000尾小鲢鳙鱼苗,如今这些小鱼苗都长到了300~500克,它们是不允许被垂钓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渔夫 《垂钓》2003,(9):24-26
鱼儿懒洋洋地赖在水里,悠闲地吹着泡泡,对递到嘴边的美味摇头摆尾。钓鱼人换多少花样也是白费力气,鱼儿不给你面子啦!  相似文献   

8.
李军 《钓鱼》2005,(14):24-24
不久前的天,接到徐银舟大师打来的电话,说他已到龙王恨2号鱼池,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等我赶到池边,他们已有五人正在2号池掐鱼。我见徐银舟用的是36米钓竿、04号主线、02号的子线、3号袖钩,2号硬尾浮标。当时水面上有风浪,看标比较模糊,但徐银舟不愧为大师级的高手,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准确区别猾鱼的真假口。掐鱼结束后,风也停下来了,他开玩笑地说“每次掐鱼,总是在结束后才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9.
有鱼为证     
吴集贤 《垂钓》2012,(12):85-85
吃完饭,我没有回家,而是带着鱼直奔大姐家。看着欢蹦乱跳的鱼,姐夫乐了,打趣道:“这些年都没吃过你钓的鱼,大牙都要馋掉了。”我说:“要不是大姐给我买了这么好的饵,你的大牙还真得馋掉了。”这就是我和“力和”鱼饵的故事,“力和”鱼饵真不错,有鱼为证!  相似文献   

10.
(鮡)鱼     
王长工 《钓鱼》2014,(18):25-25
(鮡),淡水溪流可钓鱼种之一,(鮡)科,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胸前平坦,前方具一吸盘.须四对,基部宽扁.背鳍、胸鳍均具硬刺.全身无鳞.比较常见的有外口(鮡)、中华爬岩(鮡)、沟褶(鮡)等.  相似文献   

11.
唐知识 《垂钓》2004,(8):65-66
“野毛爪在咱这地方早就灭绝啦!灭绝20多年啦!野毛爪在咱全省都灭绝啦!”  相似文献   

12.
赵玉堂 《垂钓》2011,(9):30-32
明明已经上钩了,怎么提起来就是没有鱼呢?相信很多使用抛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望着空空的鱼钩,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对?还是鱼儿太狡猾?还是……  相似文献   

13.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6):33-33
有人说调标调的是什么?调的是剩余浮力。有人说调4钓2比调5钓3灵.是因为调4钓2比调5钓3的剩余浮力小。  相似文献   

14.
王春波 《垂钓》2001,(3):30-33
对我来说,参加威海光威杯国际钓鱼比赛是第一次,所谓第一次当然应该有些激动与紧张的了,可我却无法紧张起来。原因有三:第一,那天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无法再拿什么名次了;第二,海水混浊不清,无论是谁都无法正常垂钓;第三,正因为前两项,我也就不必再去紧张,只能算是来游玩而已,因此,就没必要弄得自己太狼狈。  相似文献   

15.
杨毅 《钓鱼》2010,(1):18-19
鲁西南的第一场雪,来的比往年都要早一些。当飘扬的雪花覆盖大地的时候,很多的钓友还沉浸在深秋时节搏大物的情形里。然而,还没从丰收的兴奋中回味过来,就要面对提前半个月到来的冬天。“雪前不冷雪后冷”,化雪时的浓重寒气让人郁闷不已。“我们还有机会延续秋天的梦境吗?”  相似文献   

16.
颜恒 《钓鱼》2011,(5):30-32
上篇所谈的“跑得”应是“四得”中的灵魂,个好钓场,而且关系到你的垂钓过程的优劣成败,头等地位,时时加以修炼运用。因为在“跑”中不仅关系到是否能找到一因此我们要始终把“跑得”放在垂钓中的  相似文献   

17.
张铨 《垂钓》2009,(12):37-37
绝大多数钓鱼人形成了一个共识:拴钩时子线应绑在钩柄内侧,绑在外侧则容易造成切线跑鱼。那么,子线拴在钩柄外侧,是否是切线跑鱼的主因?我想,“子线拴在钩柄外侧”与“切线跑鱼”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还需认真地研究和确凿的证明。我认为,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绑钩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杨毅  豹鹿岛 《钓鱼》2010,(3):22-23
冬钓的线组冬钓的重要装备当然少不了线组和浮漂。冬季钓鱼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地使用较细小的线组,不过也是要结合鱼情来灵活运用的。立冬过后的时段里,在水库、大水面的深水区,延续使用秋季的1号主线、0.6号子线的线组组合,来钓较大鲫鱼和混养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冷加剧,  相似文献   

19.
刘定龙 《钓鱼》2004,(8):20-20
过去看过一篇文章,说是整套钓具的拉力配合合理的话,在受到大的拉力时,钓线“不知道从哪里断”,意思是说,就不会断了,这实在是有些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20.
袁维恩 《垂钓》2011,(9):54-56
从钓鱼中悟出门道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要专心去抠,用心去想。但归根结蒂就是四个字:天道酬勤。有了一个个跌倒动作的连续,才有了前行中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