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黑泽明编导和拍摄的《乱》,是对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一次成功地移植和改编,黑泽明移植了莎剧的情节,但又依据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对其作了改编。他变换了作品中人物的性别,增加了日本武士道特点和东方的佛教色彩,融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使改编后的《李尔王》——《乱》,不仅适合日本民族的阅读心理,也反映了日本时代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在悲剧《麦克白》中大量地运用了超自然因素,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渲染全剧气氛、凸显人物心理变化、反映作者人文主义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的.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版本是印行于1608年的四开本。后来莎士比亚的同团演员搜集了36个剧本于1632年出版了被称为第一对开本的戏剧集。尽管莎剧编辑们利用这两个版本互相参照,互相纠正补充.产生了一系列的混合本.但是现代西方学开始强调应该把《李尔王》的四开本和对开本作为两个不同的版本都收入莎士比亚全集。本拟对收录于《新编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中的两个版本在内容上的几个主要不同之处作一简单的比较分析.以使读对这两个不同的版本有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4.
《麦克白》所以能将一个弑君篡权的杀人凶手做为悲剧主人公,是因为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这出剧作中,展示了麦克白由“巨人”蜕变到十恶不赦的大恶棍时的心路历程。通过对他心理道德、精神、信念沦丧过程的揭示,入木三分地将美好的东西一点一点毁灭了让人看,自然也就引发起了观众、读者深深地悲悯和惋惜之情。  相似文献   

5.
京剧莎剧<王子复仇记>实现了京剧与莎剧之间的互文.这种互文性和改写表现在莎剧<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主题在得到表现的基础上,实现了主题与形式的替换与重塑.从而将现代意识灌注于京剧<王子复仇记>之中,在"情与理"戏剧观念的转换与音舞对叙事的改写中,形成了内容与形式、演出方式、戏剧观念等新的互文关系,即表现为借鉴的"互文性主题"与表现为再造的"音舞性主题".  相似文献   

6.
"女巫"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女性形象之一,常常会给读者神秘莫测的感觉,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麦克白》中的女巫更是地狱使者黑白无常的化身,在文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们使这部作品既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又增加了很多的神秘色彩,使这部作品更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作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对象,学者们拟从不同角度来挖掘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本文则从圣经文学角度,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来透视莎剧中所包含的艺术特色:一、莎剧所散发出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基督教信仰的融合;二、莎剧中对圣经典故、意象及隐喻等的借用,鉴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笔者在本文中仅做简述。笔者想藉此类研究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审视莎剧中所蕴藉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8.
隐秘恐惧录     
武林中所有的大侠高手,别看他们的功夫高超得神秘莫测,别看他们平日里浑身是胆,别看他们总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其实,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免不了有一样最最恐惧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啊……啊”,我突然弯下腰,肚子里感觉像刀绞一样疼,我用手紧紧地按住肚子,眼睛痛苦地皱着,嘴因为疼痛而微微张开,上下牙狠狠地咬在一起,汗水不知什么时候已挂满额头,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好疼!我怎么了?我怎么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陶莉 《海外英语》2011,(2):202-203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最后一部,也是最为阴暗和血腥的一部。整部剧充满了叛逆、谋杀、野心和权欲。女巫在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试图运用Grice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女巫会话并重新审视女巫在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因语言和传统差异,外国戏剧汉译时通常存在文学精粹再现和舞台表演效果难以兼顾之问题,莎剧汉译亦然。以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民歌汉译为案例,对莎剧汉译中文学性和表演性兼顾问题的研究表明,译者采用了宽式对应原则,灵活处理了原文音步、节奏和韵式.主要关注了风格模仿、自然汉语吸收和语言的表现力。译文在总体格局上匀称、美观、自然,语义准确,个性化突出,与角色情绪和动作配合颇佳,俚俗味足、充满活力,具备了汉语民歌的部分美学特征和较强的表演性。因此.莎剧汉译读本的文学性和表演性统一虽有难度,仍具有相当之可能。  相似文献   

12.
第一人称代词活用的现象在莎士比亚剧中十分常见,以《哈姆雷特》为例,从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活用现象进行阐释解读。莎剧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分为两大类:确指和虚指。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确指用于包含第一人称单复数和第二人称单复数在内的确定群体,第一人称单数和除第二人称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三人称在内的群体,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单复数在内的群体。莎剧中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是第一人称复数we指代说话者I和第一人称复数活用为第二人称。至于"let’s"用法,"let’us和let’s是有差别的,前者通常不包含说话者在内,而后者包含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运用时也必须结合具体的情景语境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可人生仿佛不同,你若活了一百岁,那么前二十几年差不多就是你的半生了,所以黑泽明在自传《蛤蟆的油》中用了大量篇幅讲孩提时,少年时,青春时的自己,来纪念人生中那段非常重要的时光。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20,(5):70-75
对阳具的依赖及其衍生出的阉割恐惧作为男性生理与心理本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中常通过一种特有的性别文化指向而得到显现并被阐释。当代作家陈希我善于在作品中揣摩并展现人性在面对极端处境时的诸种面貌,其中,性别政治与文化便是其经常利用的视角之一。长篇小说《心!》仍然立足于探讨被阳具文化所主导并桎梏的男性对自身存在的迷思,但对阉割恐惧的运用与其以往作品又有不同之处,它之于文本的独特意义折射出作家深层的写作动机。  相似文献   

15.
当代美国作家德里罗的《白噪音》中主要人物的死亡恐惧可以界定为个人层面和哲学层面,两者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即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从生态主义和原型批评角度入手,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说明作者刻意突出的死亡恐惧实际上是文本生态主义主题的恰当表现手法,作者以这种后现代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李伟民教授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中的莎学研究涉及了多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做到了史论结合。它以中国当代莎学研究发展史为线索,又对莎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特定的新见解。这本厚重的著述是中国语境下对莎学研究的“全景式”解读。尤其是蕴涵其中的“莎士比亚批评”显示了我们中国人比较的眼光,构成了中国莎学研究的最鲜明之处,形成了莎士比亚批评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七世纪八十年代的剧目中,约翰·克罗恩《内战悲歌》因其首演时观众不满剧中保皇立场而攻击演员,迫使当局暂闭剧场。《内战悲歌》的保皇立场诚然可见,然本文主张,此剧在以统治者视角宣扬皇权的主要表述外,亦蕴含极具批评意味的言外之意与庶民史观。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戏剧《王德明》是李健吾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改编的本土化莎士比亚戏剧.无论是《王德明》文本还是黄佐临导演的《乱世英雄》演出都体现与《麦克白》的互文性.《王德明》与《乱世英雄》在解构了莎氏悲剧《麦克白》中蕴涵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本土化形式的莎剧,其中既有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平面移入,又形成了权力、阴谋、野心、鲜血等社会批判的变体.二者在故事安排上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模式,冲突的发展都指向了矛盾的最后解决;人物形象在中国化基础上显现出诸多互文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莎剧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生命力的延续与翻译不无关系,而国内对莎剧翻译研究相对薄弱,对历史剧的翻译研究更为鲜有。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梁实秋和方平的《亨利五世》译本的对比分析,阐明了不同的译文目的产生不同的译文效果,从而说明莎剧的生生不息与基于不同译文目的产生的不同译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谁黑谁白     
到了这年的秋天,我就要读高中了,哥哥,我终于考到你的母校去了。 镜头一幅一幅地倒退,退到童年烂漫时。那天,我一不小心打碎了爸爸最喜欢的一套茶具,妈妈闻声赶来,假装很生气地打我屁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