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管理》2002,(3):4-6
1 正确对待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说起容易做起来难.说容易则是因为,人人都知道这句话,而且这句话的内涵不用作任何解释,大家也都十分清楚;说难,难在一个人很难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价,包括我个人在内.  相似文献   

2.
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这句话令我回味良久.  相似文献   

3.
“刚才大家都吓着了吧,我也感觉到了摇晃。”这是5月12日14:55,成都广播交通台女主播孙静坐进直播间报名后说的第一句话。按照安排,她的节目《914帮帮忙》应该是下午3点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每当秋末初冬来临之时,这句话就时常在我耳边响起.老束这句话是在1986年的秋末初冬说的,这天,他来到新闻编辑组门前.那时天气已冷了,所有办公室按惯例挂起了棉门帘,老束掀起门帘,看了一眼室内的人,记得当时任荣魁和周宪法两位副总编辑,还有梁维栋、白子超、鞠敏和我都在,约莫有六七个人.见到大家,老束笑了,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哈哈.老束说话的口头禅之一就是哈哈.  相似文献   

5.
穆涛 《今传媒》2006,(8):45-46
十年前,作家陈忠实讲过一句话,叫“文学依然神圣”,他当年是面对着文学的困境、文学杂志的困境说的这句话。后来有一段时间,有人用这句话当笑话讲,遇到过不去的事了,就说,“陈主席讲了,文学依然神圣”,但到今天,我们再想想这句话,它的分量和重量就显示出来了。我们不能什么都产  相似文献   

6.
一盎司忠诚等于一磅智慧。 已经记不清这句话出自何处,当捧读完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后,这句话由脑海自由泛出,一百年来,是什么魅力使得《致加西亚的信》能以相同的精神和主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影响到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国家?“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这本书到底又有什么魔力,让傲视天下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发出如此喟叹!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把握好这四句话。说实话,这四句话的内涵大家都清楚,并不高深。难的是做,是把这四句话的要求落到实处。建国60年的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国家和报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谁催生了房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掌握了使人们确信他们需要什么的话语权力,谁就控制了社会。西方学者马尔库塞这样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是这句话的一个实证。整个城市都在消费方式的裹挟下,欢欣鼓舞地加入了追求好生活的行列。政策引导和消费主义相互合力,使得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单向度的上涨轨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全民都在大跃进,新闻界也要来一个大跃进!许多新闻单位都在订规划搞措施,来促进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大跃进!在这个时候,要请大家批判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有些人不免会发生疑问:大家正在忙着大跃进,谁有时间批判什么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呢?这会不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算得了什么呢?还不是东凑西拼,乌七八糟的一盆杂烩吗?有什么值得大家批判的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半年以前不是早就批判过了吗?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10.
出版是什么?怎样才是合格、成功的出版人?这似乎是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然而想得越深入,感觉越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在当今资讯爆炸时代,出版早已不是"剪刀+浆糊"的概念,而发展成了思维密集型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某京城报纸刊出了一篇名为《这次打闷棍的竟是北京人》的新闻,让我这个来北京讨生活的外地人感到诧异,难道北京人中就没有害群之马了吗?难道在北京为非作歹的都是外地人吗?请问贵报:起这个标题、说这句话意欲何为?这个标题中的“竞”是什么意思?无奈的是这篇新闻只是描述了罪犯落网的经过,另外还有几处对犯罪情节的猜测。而对以上  相似文献   

12.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  相似文献   

13.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每当看到"坚守平凡,创造非凡"这句话时,都有着不同常人的深切感受,眼前不由浮现出我的老领导、朝阳区档案局(馆)长申玺朝的身影在上级领导眼里,他是个善于开拓创新的实干家,在我们大家心目中,他是个对工作求真务实、对职工以诚相待的兄长.说他平凡,他跟我们大家一样,为留存和保护国家档案资源,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说他非凡,他11年如一日,带领局(馆)干部职工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我们汉学家要了解孔子,总不能通过于丹吧。”这个德国人,在最近一个时期,说了很多话,都有争议,这句话则不会,因为这是一句大实话。同时,这句话还有拨乱反正之功效。尤其是现在,于丹的心得把《论语》、《庄子》弄得面目全非,国人却以为她在推广国学,“能带动年轻人对国学的兴趣”,从而加深公众对国学的了解。这么  相似文献   

15.
张凤坡 《记者摇篮》2004,(12):62-62
平时经常听基层报道员说,工作平平常常.没什么可写的,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基层那么多报道员每天都在写稿,也都闲不着,怎么能说基层没有东西可写。有位老报人说过,基层报道员的新闻线索是受一定范围的约束,但并不是没有什么可写.关键是报道员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回顾几年来自己从事报道工作的一幕幕情景,如果算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话,还真是得益于自己处处做生活和工作中的有心人得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客寓北京,两位来自遥远北国的年轻人敲开了我的房门。他们作了自我介绍,其中一位叫王俊,他说他正在编一本书,是献给他母亲的,希望我能在书前写几句话,代他表述对母亲的这番心意。这事我听起来有点奇怪,忙问编的是什么书,他说是当代文化人的一些手迹。我问,这是他母亲所爱好的吗?他说他母亲没上过一天学,却一直支持他做这件事。我问他自己的文化程度,他说很低,只有中学。这几句问答把我深深感动了。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小时候家乡已经很少有人识字,但不管是老大娘还是小伙子,只要是见到路上有字迹的纸张,都绝不踩踏,总是恭恭敬敬拣起来送到庙里焚烧,焚烧炉上写了四个字:“敬惜字纸”。我在王俊母子身上看到了这种行为的延续。他让我写几句话,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17.
16开本读物走向何处?毛世全在某省出版管理部门的一间近100个平方的房子里,一堆杂志拥挤在房子的一隅。“这些就是你要我的16开本读物,什么都有,都是被封存、查缴、销毁的,你慢慢看吧!”陪同我的人说了这句话以后便关门走了。整个房子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蹲下...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写儿童诗的,不是研究儿童诗的,儿童诗的理论和作法,我都不懂。好在大家也只是要写儿童诗,我就大胆地来“自说自话”,说几句自己写儿童诗的点滴体会,供参考。错了,请批评。一什么是儿童诗?一句话,儿童诗是诗,是专门为儿童写的诗。  相似文献   

19.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一期有对当红明星赵薇的一篇专访,其中有几段答记者问,个人感觉很有点意思,边看边作了摘录:A:当初演《还珠格格》我也被骂得很惨。我不认为一部戏大家都说好是一个正常现象,其实,懂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可能大家对一件事都说好。B:一部戏的成败不是一个演员可以决定的,但大家很容易把一部戏好坏全算到我头上来。C:大家对于我每一次的新动作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我只要接一部新的戏,大家就说是转型。我也不能天天转啊。D:不要问我最什么什么。我感觉没有最什么、最什么的事情。你问我最喜欢、最爱什么,我都…  相似文献   

20.
袁岳 《图书馆杂志》2008,27(5):81-88
袁岳: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都说中国国情是什么?老外在我们中国做生意,我们会说他们不懂我们的国情,人家就请教你了"你说中国国情到底有些什么啊?"我们会发现国情也不容易说出来,我们到底是什么国情跟人家不一样?事实上在我们中国,国情有两样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