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著名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的一部长篇巨著。其中的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叙述了主人公与巴黎上层社会贵族阶级的交往,并对法国没落的贵族阶级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一方面展现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也坦露了主人公个人的内心感受,亦是一种心灵自我探索与自我完善的一个历程。此部的主人公马赛尔在一开始时时巴黎声名显赫的世袭贵族盖尔芒特家充满了敬畏与向往;他渴望与它接触,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然而,待他真正深入了他们的生活之后,他的幻想破灭了:呈现在他眼前却是空虚庸俗与颓废的内涵,原来贵族们神秘莫测的外表下面隐藏的却是没落与腐巧;到头来,只不过如一块教堂里的彩绘玻璃窗,远看灿烂辉煌,而近看却俗不可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北美华文女作家裴在美的小说为例,探讨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原乡情结,细致剖析裴在美原乡叙述的人性层面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电影《孔雀》、《青红》在国际上得到了肯定。也吸引了国内的大批观众,其艺术上的成功之处。重要原因和特点是二部电影中浓厚的怀旧情节,怀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念情。  相似文献   

4.
紧扣电影剧本《我是越狱犯》中主人公艾伦的一段曲折的人生历程,客观、冷静、深刻地剖析了艾伦这样一个有志青年人生理想破灭的社会原因,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司法的腐朽、民主的虚伪、人权的摧残,进而对西方宣扬的民主自由以及人权的虚伪进行了鞭挞。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曾国藩》一书的艺术成就,并对其中隐含的哲学与历史问题加以讨论。曾国藩与林则徐基本上是同一类人,在吸收外来新事物方面,曾超过林;无情的历史逻辑使其成为镇压太平军的刽子手。太平军夺取天京后,洪秀全等事实上已经形成一个新皇族;起义军内部和清延内部,双方都发生过内讧;太平军失败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圣经、上帝为信仰成了自我孤立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类目注释文字是图书分类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分类人员正确地理解图书分类法,明确类目的含义,保证图书资料归类的准确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或三版)较之《中图法》二版,不但删除、修正了一些立类不当、类目重复和不够完善的类目,而且扩展、增加、补充了许多新类目,尤其是注释的增补、删改、包括标记符号的创新运用,使《中图法》增强了使用活力,也拓宽了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7.
资本的私人中有与垄断,造成剧中两主人公剥夺与反剥夺,专横与反横的斗争,基斗争实质便是两大对垒阶级的冲突和矛盾,只要社会制度本身的问题不解决,人民要求的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就不可避免,剧本正是反映了当代西方这一时代矛盾和焦点。塑人物现实真实和艺术真相结合,象征和夸张表现了荒诞剧的特点,它将唤起人们的觉醒和斗争。  相似文献   

8.
从内容上看,石舒清的小说通过勾勤宁南山区回乡老人形象系列,于静思默察中深味生之艰辛、体悟生之尊严、苦寻生之奥秘;从艺术上看,作者以纯文人的眼光和纯文学的品位观察和记述乡土故事,对生活、自然、人生、艺术的体悟与把握充满灵气,风格宁静深邃,雅而不俗。  相似文献   

9.
周而复同志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第三部所反映的是“三反”“五反”运动以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我国建国以来对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这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小说的第三部把握住了这个阶段的时代脉搏,深刻地、细致地写出了民族资本家中的大多数既接受了刚刚过去的运动的教育,又蠢蠢而动进行着“合法斗争”,而工人阶级则按照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民族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作为中国学人,大都因循环着中国人传统去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书立说的方式实现潜在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但能以反传统的精神使这种传统使用有大影响,大贡献的学人却并不多,孟祥荣先生所关注并作全面深入研究的公安三袁可算这类少数派,同时,因为公安三袁的这一特殊性,以及研究独特的学术见地,使得孟祥荣先生关于晚明公安派的论《真趣与性灵-三袁与公安派研究》也具有反传统的精神,成为一部富于启迪意义的跨越传统中国学的学派史。  相似文献   

14.
15.
16.
统编中学语文课本每课后面都安排了《思考和练习》,与过去(包括文化革命前)的课本比较,增加了练习的分量,训练的形式也多样一些,这对加强语文的“双基”教学很有好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思考和练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汉英词典》( 第三版)中的A字部为例,从词典学和翻译学两个角度指出了该词典中存在的一些翻译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文章认为,合格的双语词典翻译者应该既深愔译事又通晓词典学常识。  相似文献   

18.
19.
20.
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没有人也就没有美。美是需要体验出来的,世界上不存在能离开人的审美活动。美景、美食、美文……我们时刻都在体验。美学是人文学科中的核心学科,承载着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而美学教育关系着国民美学素养的提高,美学教材便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教材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由牛宏宝编著的《美学概论(第三版)》是其中的佼佼者。首先,从体系构成来看,该书阐释的理论逻辑是围绕着审美活动而展开的。根据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