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将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企业组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了从结盟伙伴中学习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结盟企业也面临着把自己的关键知识暴露给对方的危险。因此,企业如何防范联盟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泄漏风险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现有各种控制知识泄露风险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考虑风险控制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选择各种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的不同前提和条件,为企业有效控制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产学研联盟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产学研联盟成员的知识共享具有避免知识创新重复、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分散创新风险等经济优势.产学研联盟的知识共享过程是一个知识跨越组织边界的双向流动过程.由于受到联盟成员的知识保护态度、知识特性因素、组织学习能力差异、关系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联盟成员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产学研联盟应采取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知识栽体因素管理、提高联盟成员的学习能力、加强联盟成员的信任关系等多种措施,以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不足风险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知识联盟组织间技术知识共享效果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对同行业竞争企业之间结成知识联盟进行技术知识共享的过程、选择和得益进行分析,证明当知识联盟合作方没有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和规避措施时,合作双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内部动机会导致知识联盟组织间技术知识共享不足风险的形成,对知识联盟组织间技术知识共享不足风险形成过程进行模型解释和理论证明,说明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过程进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战略联盟中存在显著的知识泄漏风险,而合同治理是避免知识泄露的重要手段。生产和研发的产品模块化的应用能够强化原有的联盟合同治理效果,制造企业采用简单的合同也能够规避知识泄漏风险。通过调节作用分析,验证产品模块化在合同治理影响知识泄漏风险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同复杂度越高,越能降低知识泄漏风险;产品模块化程度加强了合同治理程度对知识泄漏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联盟中核心知识侵权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企业知识联盟中的成员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相对开放的知识共享环境中,避免本企业核心知识资产流失。从个人和企业两个层次上分析了核心知识泄漏的利益基础,指出防范企业核心知识资产流失的关键在于知识联盟自身的治理结构以及知识联盟的其他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知识联盟成员选择对联盟成败影响重大。基于联盟成员选择的实际过程,将知识联盟成员选择分为初选和谈判两个阶段,在分析知识联盟成员选择的关键影响变量基础上,结合知识联盟成员谈判内容及特性,构建了谈判阶段知识联盟成员的选择模型,给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层次分析的组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7.
Shapley值在知识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Shapley值的联盟收益分配方案,其思路是以"失去"某联盟成员造成的联盟损失来衡量该成员对联盟的贡献,并根据成员对联盟所做的边际贡献来划分联盟收益,体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这对于组织合理分配联盟收益,促进联盟长期稳定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知识为主体的竞争逐渐成为组织竞争的大趋势,而对联盟的知识管理研究也已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文章对联盟知识管理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联盟进行了分类,探讨了联盟在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以及影响因素,总结了联盟进行知识管理所遭遇的难题以及风险规避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据知识联盟成员之间的"竟合"特性,从联盟知识能否被分享的角度,提出了共有知识和私有知识的概念区分,指出知识联盟的维系和成功需要在共有知识分享和私有知识保护之间求得平衡;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提出了影响共有知识分享的因素;从资源特性和关系特性方面探讨了影响私有知识保护和泄漏的因素,同时提出了若干理论假设,以期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龚毅  谢恩 《科学学研究》2005,23(4):500-505
本文从知识的属性出发分析了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基本过程,进而讨论了在中外企业战略联盟中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认为中外企业之间的差异、联盟成员间的沟通以及联盟所采用的控制方式将决定中外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效率。通过调查问卷获得142家中外联盟的数据,本文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联盟成员间的管理差异及对正式控制的依赖将降低知识转移的效率,而联盟当中的沟通和对社会控制的差异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