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一切学习活动都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究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着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4.
范丽娇 《学语文》2009,(2):11-12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头戏。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是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问题发现的起点,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进行发现与创新的动力,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创新。而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初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然而,我国的中学数学却过多地关注了问题解决,长期忽视了问题提出的教学,导致学生只会做学“答”,不会做学“问”。我们不否认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但我们更强调问题提出的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把提出数学问题的训练和培养作为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冉国锋 《中学理科》2007,(11):31-31
“问题解决”教学新理念提倡以“问题”为先导,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探究,谈不上创新.能否有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物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教学中“教”与“学”是双向的、互动的,“提问”本身也具有双向性,理应提倡互动.本文力求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做粗浅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让死板的课堂活起来,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便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能否提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要学生没有问题了,教学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没有问题了”恰恰是教育的失败.这不仅是观念问题,也是化学的现实问题.所以“问题教学”也就成为了当前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段毅 《湖南教育》2001,(5):25-25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发出疑问,产生好奇心理。这是学生的剖新意识的萌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好奇心,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创新:我们必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激励学生敢想、敢做。  相似文献   

10.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思考,更不会有研究探索。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强调学习中要带着问题思考。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问促学,变讲为导,教会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刘亚普 《考试周刊》2011,(68):223-223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提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善提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更是育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鲁克说:“创造能力是每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把它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未来在呼唤创新教育。那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的强烈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就没有创新。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能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相似文献   

13.
陈洁 《考试周刊》2009,(37):226-227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没有问题的产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本文从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指导讨论、掌握知识等几方面谈谈如何开发问题资源.促进思维碰撞.产生创新火花.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人本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读与写     
一、利用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光有知识没有想象是无法进行创造的。语言的想象训练主要是通过扩展,可以通过扩充原文内容、发展原有情节、增加自创内容、新编自设情节等途径展开训练。新教材课后练习题就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中就设计了“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这么一个将整体感知与想象相结合的有创新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设计得“巧”,巧就巧在能引导学生有所发现,并产生创新的欲望,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课文内容,它为学生创建了有创新价值的问题情境,即包含着创新的因素,并其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又是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难于进行,更难于深入和创新: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J.W.盖泽尔斯把“问题”大致分为三类: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多属于呈现型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它只要学生“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而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探究。纵观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无一例不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青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不能发现问题就淡不上创新。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23个未解决问题”就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学习是一种活跃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周到,然后逐条加以解释说明,使学生没有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实质上创新教育是从培养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  相似文献   

19.
说创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这“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代表了当代中国对“创新”——人类这一最有活力行为的深刻认识。那么,“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呢?广义地理解,创新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回溯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人类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大分工。没有创新,就没有埃及、巴比伦、希腊的古文明;就没有绵延数千年的东方灿烂…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三农”的问题表现突出.在这个问题上.温家宝总理曾多次表示:“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穷”这一现状.即解决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状.从生产技术、生产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三方面入手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