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目前在增长速度方面已不会太快,职业教育将面临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本文从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五个关键方面,阐述了职业院校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以达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谋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处理好五个对接,其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条件,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保障,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终极目标。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是围绕"职业教育内涵"而进行的"内涵式发展"。根据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系统分析,可以简单地推导出六大基本行动领域: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规范管理和校企合作。为了完成这些建设内容,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需要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相结合、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相结合、与示范校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以质量标准为前提,以质量评价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师队伍、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教材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障。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积极回应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新要求。为此,从编者首负责制、统编校本互为补充、激励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其内涵要求,从坚持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坚持类型特点准确定位、坚持信息技术支撑改革等方面探索其建设路径,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打造有实效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关系着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专业建设等多方面的改革,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起着关键作用。2003年开始,宁波市着手进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有力地提升了职业教育质量,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职业教育政策制度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逐渐从重视规模到重视内涵建设发展,建设有质量的职业教育成为当前发展的主题。从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新任务出发,对如何认识职业教育质量、扩大生源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变革资助政策、推进国际化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打造有实效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关系着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专业建设等多方面的改革,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起着关键作用.2003年开始,宁波市着手进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有力地提升了职业教育质量,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须厘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要解决好职普协调背景下中职教育的定位问题,明确中职教育升学与就业兼顾的双重职能,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要解决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问题,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持续强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要解决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建设问题,完善治理政策保障机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进一步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符合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化向内涵建设转变,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解决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影响其内涵发展的问题:高职院校对"三师型"教师培养认识不足、缺乏"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尤其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职业指导能力不足。在详细分析这些困难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促进"三师型"教师内涵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水平的突破口,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得如何,标志着职业院校能否走强,决定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等职业院校应把专业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抓好,学校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的平台、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检验的平台、职业院校学生事业发展的平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不断扩大,这决定了大赛本身制度的完善与内涵发展对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赛自身符合规律的制度完善才能使其得到更为有序、良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功能,真正成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助推器和质量评价的度  相似文献   

13.
<正>"三张问卷"分别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教育的普惠性、职业教育的质量观三个维度提出了江苏职教人必须思考和回答好的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切中肯綮,直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与核心。这些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在强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内涵建设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不断进取,但面对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是单纯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者协调发展,互为补充。职业教育更应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质量,充分发展职教特色,成为重点地区高中毛入学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是实现职业教育发展转型、加强内涵质量建设的必要前提。广州市进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州市职业教育持续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目前,广州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主要通过组建职教集团,走集约发展模式和集专业集群板块为载体,组团建设教育城模式。  相似文献   

16.
职教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这些年发展很快,相应地职业技术类教材的建设工作发展也相当迅速,职业教育的教材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这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有效地组织教学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与快速的教材建设形成对比的是,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质量的评价工作相对滞后,就教材质量的本质与内涵仍缺乏深入而有效的研究.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可供广泛使用且能全面评价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职业教育教材的规范发展,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缺乏有效的导向,制约了精品教材的建设.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办学理念、拓展新路、勇于实践、勇于改革也非常关键。职业教育界在重视学校外延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内涵软件的建设,这不仅是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师资,而建立完善的职业教师资格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并未充分体现职教教师的职业内涵与特色,还很不完善.因此,必须健全职业教师资格制度,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特色教学的要求,保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天津职业教育特色鲜明、亮点频现:解放前,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办学类型丰富;解放初期,半工半读教育成为全国示范;改革开放后,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办学体系不断完善;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示范区建设扩大了职教社会影响,丰富了"天津特色",在"工学结合"、国际化发展、园区化办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皆取得骄人成绩。回首百年,党的英明领导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工学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展望未来,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引领发展、开放发展将成为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职教发展规模达到外延发展的新高度。但做大不等于做强,要做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较大幅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品质。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内涵发展、学生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职业院校要首先考虑学生需要。通过企业支持和政府引导,提高学生就业和发展能力,获取企业认同、国家满意,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摘自2008年7月《中国教育报》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