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白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白领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而属于这一群体的特殊问题也更加的凸显。其中,白领阶层的高单身率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2年《后宫甄嬛传》(以下简称《甄嬛传》)自播出以来引发收视狂潮,口碑极佳,被称为宫廷剧的终结篇,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有观众认为这是对职场生活的映射,反映了都市白领女性的形象。本文从宫廷剧女性形象的角度切入,结合社会学与传播学相关理论,解读《甄嬛传》中对都市白领女性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4.
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表明,都市白领正以此为媒介形成群体认同.本文认为,<杜拉拉升职记>所建构的白领群体认同,不仅仅包括"我们是谁"的想象,而且还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这些白领所处的微观场景--职场,因而建构了对于职场的想象与认同.具体而言,<杜拉拉升职记>呈现了三种主要的职场迷思:理性迷思、文化迷思和现代性迷思.以这些迷思为基础,杜拉拉们建构了有关都市白领的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文艺青年”,必然是和“琴棋书画诗酒花”相关联的,例如那平均文化水平中上的大观园,即使最命苦的小妾香菱,也是学诗成痴,张口能诵;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里的男性已经不再是不拘小节的硬汉一统天下了,F4、裴勇俊的迅速窜红,让很多男人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花一样的男子”是如此深得人心。在现实生活中,男人们慢慢地发现应该为自己活着,穿着讲究、生活细致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他们开始去掉中国传统的“男人不该注重外表,应讲究内涵……”“男人最重要的是承担家庭的责任”等等观念,继而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的装扮和表达自我的方式。这种“男为己容”的审美观已逐渐从原先的时尚圈延伸到都市里的各个行业,首先在中高端人群中形成一个群体,并向其他的社会阶层蔓延。与其说这是男性审美的一次变革,不如说它是男性自我意识的渐渐苏醒。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培云 《记者观察(上半月)》2010,(3):69-69
谈到农民,许多人的脑海里会浮出两种印象:一是农民愚昧、不开化,甚至落后到不知道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二是农民的生活过于艰苦。前者推理到极端,便有了忧国忧民之士的无穷担忧——你要是把土地分给农民,他们就会把土地卖了换酒喝,这样一来,数亿农民皆酒鬼,还丢了土地,不就天下大乱了么?后者则有另一种极端——既然农民生活在底层社会之底层,暗无天日,农民就只有被怜悯的份。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同类报纸开始细分受众的新闻竞争中,《楚天金报》最先关注白领阶层,并于2002年开国内报纸之先河,率先推出"阳光白领"新闻版。作为一个特色新闻版,"阳光白领"独辟蹊径,关注白领人群,关注高端生活,在引领时尚潮流、倡导积极向上的都市生活及理念方面,彰显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2010年3月18日,《楚天金报》进行新一轮改版, 相似文献
14.
白领是第一批冲出体制重围的先行者,由于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先锋性,一度被社会寄予厚望。他们的一言一行被打上时代标签,被改革者注意着。由于处于社会结构的最中层,白领是最为温和的力量,也似乎正因为此,在政策设计者们对下层弱势群体关爱和同情,又对特权阶层和巨富人群鲜有约管的情况下,在仅仅出现20多年后的今天。白领不知不觉沦为一系列政策的受损者,他们在重负下前行,成为体力和脑力严重透支的人群。很少有人再像从前的白领一样,为了格调而格调,为了光鲜而光鲜。 相似文献
15.
17.
18.
城市电视台中的都市频道作为新兴的媒体力量,在众多传统频道(包括卫视)的包围挤压中,如何站稳脚跟,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以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也就是媒体所称的“农民工”。“农民工”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在许多城市中,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不被他们所服务的社区所接纳,甚至被排斥。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共25期《第1生活》周报的内容进行全方位"解剖",采取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方法,以具体数据和实例作论据,以文字和表格交叉的行文模式,对其低俗现象、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