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朝诗人孟浩然似乎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因为他言行中充满矛盾。然而,通过对他诗集的阅读和史传上有关他事迹的解读,在着重探讨了孟浩然“风流”个性的本质所在后,我们发现他是一个“真正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任真率性的人。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为人行事和他的诗作。  相似文献   

2.
王针桂 《现代语文》2006,(3):121-121
"风流"与"风骚",在中学课文中时常出现,含义颇多,极易混淆或误解.为此特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3.
人在高三,总要学会在万般重压之下寻找一点赏心悦目之事,聊以自慰。我们称之为"找乐子"。我的高三,因为出现两位幽默风趣,妙语生花的诗人,让我们紧张地高三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4.
朋友给我介绍了一种神奇的草——风流草,这个倜傥的名字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一种草木被冠以“风流”二字,不知有着怎样魅人的风情?  相似文献   

5.
朋友给我介绍了一种神奇的草——风流草,这个倜傥的名字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一种草木被冠以“风流”二字,不知有着怎样魅人的风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杨林》、《枕中记》和《邯郸记》的比较来考察“枕中一梦”故事情节、人物、主旨的嬗变情况以及作品间的承继因袭,从而挖掘体味作品流传嬗变后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杨红玉 《现代语文》2006,(12):83-84
刘勰《序志》中把《心雕龙》分为四大部分,第四部分可以称为学评论,周振甫说,学评论部分,“即从学史、作家论、鉴赏论和作家品德论的角度来探讨学评论”[1],所谓作家论即为《才略》篇。纪昀评《才略》曰“各论其人”[2],指出《才略》篇是专门批评论述作家的。刘永济解释“才略”二字说:“才略,才能识略之谓也,属之人。”[3]詹镁说:“《才略》篇是专门评论作家的才思的。‘才略’就是才思和识略。”[4]这些观点都指出《才略》是论作家的。  相似文献   

8.
陈寿叙三国的历史很善于品评人物,其着眼点主要在于品德节操、器量才识、功业实绩和体貌风度等几个方面,在具体的分析评价中,他很注重把三国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物作纵向或横向比较,并坚持“不求备于一人”,瑕瑜互见,功过二分,谈到三国的兴亡和有关人物的成败,陈寿讲天命、天时,但更注重器识谋略等人物自身的因素,由此形成其很富有个性特点的“人谋”史观。  相似文献   

9.
尴尬风流     
王蒙 《新读写》2011,(6):14-14
老王学会了下载MP3,收听到了、寻找到了各种遗失多年,如同被风吹走、被浪花淹没的宝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作家,是将自己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融入书中向人言说的智者。想当年,15岁的张渺创作了武侠小说《蝶影飞花》,将她少女的浪漫幻想寄托在刀光剑影之间;而后,17岁的张渺又出版了第二本小说《风过无痕》,同样是武侠小说,可是大了两岁的张渺已经开始探讨生命的意义了;如今正在读研的张渺已经25岁了,  相似文献   

11.
“流观”的艺术结构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中国艺术结构固有的思维——形式化特征,“流观”源自巫术活动并经巫术体验而逐渐丰富化、细腻化和形式化,对中国艺术的思维、结构与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冯敏昌文集>将近300篇文章,约70万字.此文集有论说、讲义、札记、序言、传记、题跋、祭文、告词、学规、乡约、书启、地图等,其主要思想内容有主张兴学,培育国家栋梁;提倡仁义,悯恤乡里孤贫;表彰廉法,抨击地方污吏;建议屯田,图强国民鸿献;尊重师友,褒扬贤臣良将;描绘山水,抒发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3.
冯契的自由学说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学说的基础上,对自由理论作了多层面富有新意的阐发.他界定了自由的含义,考察了自由的特点;探讨了主体如何获得自由,也就是如何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冯契的自由学说对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此篇是继《刘长卿诗杂考》和《续考》而作的,此次只写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如长卿在狱中韦使君的诗,人以为是韦之晋,此以为是韦黄裳,对史实分析较细,长卿于乾元元年春贬南巴,在鄱阳故居停留一年,次年春才去南巴,其原因,一是唐朝有明令照顾,二是朋友帮忙,中考证详实,长卿在江西有宣州之行,有人以为是赴李光弼的河阳军,有人以为是去平刘展之乱,时间、地点皆不合,长卿在江西有宣州之行,有人以为是赴李光弼的河阳军,有人以为是去平刘展之乱,时间,地点皆不合,此以为写于广德年赴宣州平陈庄,方清的起义,时,地,史等皆合,如此种种,自成一说,皆可供爱好唐诗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16.
冯梦龙的通俗文学作品数量很多,而且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因此他的适俗思想是极其复杂的。这里,我们就主要从其作品的总体类型中去探析冯梦龙的适俗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介绍明代著名忠臣黄巩坎坷短暂的一生。通过研读明刻孤本黄巩所著的《后峰集》影印本,指出该书具有史鉴、文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并没有确切地给出“风骨”的定义,而是从“风骨”与“风”、“骨”的关系,以及“风骨”与“气”、“力”、“采”的关系中阐明了“风骨”的特质。本文认为对“风骨”这样有鲜活生命力的古文论术语,不能简单地以逻辑归纳的方式去定义,只能对其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9.
《集结号》标志着冯小刚电影题材的成功转型。作品体现平民意愿,草根视角;善于反思战争、透视人性、歌颂英雄、考问现实,集结民族传统,倡导崇高道德。因而主题深刻,富于悲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0.
儒家与佛家有着根本的区别。儒家的人生态度在积极有为,思想核心在仁义,功利指向在族群天下,审美形式在笃厚刚健。本文试图从这几个方面来阐释金庸《天龙八部》中萧峰这一文化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