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文的教学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最根本、最主要的是遵循“感受——领悟——积累-_运用”的语文实践这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我的体会是:感受古诗文,必须落实“吟咏”二字;领悟古诗文,必须抓住“研读”二字;积累古诗文,必须强化“背诵”二字;运用古诗文,必须突出“说写”二字。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实现古诗文“量”的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巧背。如果说倡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积累语言材料,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厚实的基础,那么将这些材料内化、运用则是追求的另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3.
我省乃至全国诸多省市的中考试题在引导考生夯实基础、注重语文知识积累的导向方面明显地体现在“积累”这一块。每年关于一些字、词、句的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典故、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的积累等都比较实在。这些题注重引导考生识记名句名段,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库。分析近年来我省及太原市的中考试题,“积累”部分考查的重点放在了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和字词上。【古诗文积累】“积累”部分考查的重点在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上,分值10分左右,一般占到“积累运用”部分的一半以上。考查的内容是古诗词中含哲理的、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些…  相似文献   

4.
古诗文的积累是语文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高考中,古诗文的默写也是重要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诗词“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一直以来,对学生古诗文积累的考查教是通过默写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背诵是很容易能做到的,然而在考试中因错别字失分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这就给我们古诗文的积累带来了莫大的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古诗文是中学语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古诗文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教学     
赵奇 《文学教育(上)》2009,(17):146-146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是学习、积累、继承祖国语言文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营养的源泉。古诗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四重”:注重诵读、注重理解、注重积累、注重评价。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古诗文的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积累十分重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推荐的70篇篇目。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重新作了更明确的界定。因此,古诗文教学必须跳出教学的“樊篱”,改变以往的做法,应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并以“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宗旨,  相似文献   

9.
2004年,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已经历了新的中考,也称学业考试。实验区考题的变化,不仅引发即将进入新中考实验区广大语文教师的研讨,更引起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近日,笔者翻阅了部分实验区中考卷,仅“积累和运用”部分而言,有如下四点是比较注重的。  相似文献   

10.
一、2004年国家课改实验区中考的基本特点2004年17个国家课改实验区中多数实验区的语文试卷按照“积累与运用”、“阅读(含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写作”三个板块组卷,也有的地区将“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单独设立为测试板块。1.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重视语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是现代汉语的根,其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是一个需要从点滴做起的长期过程,但离不了两个关键的环节——背诵和默写。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背诵默写来积累古诗文,是初中古诗文教学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我问你答     
本期的“实力大比拼”选取了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中颇具时代特色的试题,这不仅是对你古诗文积累的检验,更是对你对这些古诗文理解和运用的考察。欢迎“比拼”,亮出你的“实力”。  相似文献   

13.
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全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古诗文,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可见新教材再次将古诗文教学摆在了重要位置。古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警句,丰富的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那么古诗文又该怎么教?是剖析肢解,还是一笔带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重读”。如何才算“重读”呢?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重庆市首次实行“二考合一”,即毕业与升学考试同卷,在不改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试卷做了难易度的明显区分,并用“*”将升学题标示出来。“语基”部分共11道题,其中,6、7、8、9、10(7)和11题为升学题。这部分共两个大题,即“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与“古诗文积累”。  相似文献   

15.
任鸿禄 《甘肃教育》2011,(24):66-66
一提写作文,学生就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笔者认为欲登作文之青天,就得借古诗文之梯。阅读古诗文。能汲取精华,陶冶性情.提升思想:阅读古诗文,能积累词句、借鉴技巧。在学生阅读了大量的古诗文后,相信作文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澄迈县作为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在实施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尤其是对作为课改实验的第一线践行者——教师的培训.更是取得了一些成绩。本人结合我校实际谈谈“主题擂台主讲”式校本研训。  相似文献   

17.
胡玉龙 《中学文科》2006,(10):32-32
文言诗文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所有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心相通的纽带。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强化和凸显文言诗文教学的社会价值.《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白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重读”。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2005年中招语文试卷(实验区).共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五大板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难易适度,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对古诗文教学注重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接受;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注重以“背诵”为中心,强调记忆。这就造成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文,使他们在高考中处于劣势。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我认为应重视宣传古诗文的重要性,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转换角色,注重积累等等,让学生重视对古诗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积累,是语言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积累好古诗文呢?除了加强诵读外,还得在“温故”上下功夫,只有经常性地诵读,才能达到熟烂于心、呼之欲出的境界。怎样能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