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极的海豹     
《中国青年科技》2005,(4):37-37
南极的海豹有几种?全球共有34种海豹,约3500万头,南极地区有6种,它们是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罗斯海豹、南极海狗,总共约3200万头,占全球海豹总量的90%。在这6种南极海豹中,有2种在陆地上繁衍后代,2种在冰上,另外2种在冰缘线附近。锯齿海豹、豹型海豹、威德尔海豹和罗斯海豹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南极  相似文献   

2.
殷海平 《知识窗》2014,(23):53-53
在寒冷的南极,生活着一种蚊子——“南极蠓”。但是它不会飞。“南极蠓”是南极大陆上唯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昆虫,也是南极大陆上特有的物种。虽然“南极蠓”体长只有2至6毫米。却能在极寒、干燥、大风和高盐度、高紫外线辐射的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3.
颜其 《科学中国》2007,(10):42-44
常年生活在南极辐合带以南的南极海豹有6种,总量约达3200万头。常年栖息在南极海冰区、岛礁和大陆沿岸。这6种海豹是:威德尔海豹、象海豹、豹海豹、锯齿海豹、罗斯海豹和海狼。其中最为常见,而且数量也最多的是锯齿海豹和威德尔海豹,其总数约为3000万头,南极海豹总数超过90%。  相似文献   

4.
南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南极的矿产、能源、水、生物等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各种南极资源活动与环保、南极考察与资源调查以及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并展望了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我国在南极资源问题上应采取的基本国策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极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严酷的地方之一。到南极去探险,不仅要经受住寒冷的考验。还要冒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6.
南极第一城     
南极科学考察站(亦称科学考察基地),是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与确保考察人员工作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前提。目前,《南极条约》的45个成员国在南极建有100多个科学考察站,按其性质、功能、规模和站上的设施等来划分,这些科考站分为夏季考察站(仅在南极的夏季一即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2月有科考人员的站)和常年考察站一又称为越冬考察站(一年四季中都有科考人员的站)。  相似文献   

7.
颜其德 《科学中国》2006,(10):27-29
南极资源纷争 南极具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这是近半个世纪南极科学考察已经充分证明,也是刺激着世界各国竞相开展南极考察的主要动机和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5,(3):108-108
新闻简述:北京时间今在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冰盖昆仑队成功地登上了南极球盖最高点,插上了五星红旗,为人类认知南极做出了贡献,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盖最高点海拔为4093米。  相似文献   

9.
寇勇 《今日科苑》2012,(8):62-63
2012年3月6日,搭乘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船离开南极中山站返回祖国,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继续保持了无队员在南极牺牲的记录。近5年来承担中国南极考察队医疗保健任务的是南昌大学的各个附属医院。医疗保健计划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钟专家、南昌大学预防医学研究员余万霰。近日,他向记者解密了中国南极考察28年无一人在南极牺牲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科技》2005,(4):30-33
南极有几种企鹅?世界上约有20种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北至非洲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大陆沿岸和某些岛屿上。南极企鹅有7种,约有1.2亿只,它们是: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这7种企鹅都在南极辐合带以南繁殖后代,其中前4种在南极大陆上繁殖,后3种在亚南极的岛屿上繁殖。  相似文献   

11.
林泉 《百科知识》2004,(9):26-27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就是南极。南极究竟有多冷呢?在南极极点处,美国阿蒙森一斯科特考察站的队员竖了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气温华氏零下56度”(折算成摄氏温度即为零下79度)。在南极的孚斯多克湖上的冰面,前苏联的科学考察队员曾测到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温度:零下88.3摄氏度。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温度计中水银都要冻结,铁桶上的焊锡也会冻裂开,细菌的繁殖受到极大的抑制。极地的考察者在参观50年前斯科特为首的探险队的极地住房时,惊讶地看到:木板居然还是簇新的,留下的饼干仍适合口味,就连当年斯科特读过弃置的报纸也完全没有损坏!  相似文献   

12.
企鹅是地球上已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之一、全球共有20多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亚南极地带(南纬40~50度),它们一年中,多数时间生活在岛礁、海滩或海冰处,喜欢群居栖息,少则数百只,多则上万只生活在一起,成为南极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南极大陆附近的南乔治亚岛上.有一务自然界最拥挤的交通线.每天有10万只南极企鹅匆忙地走在这条繁华的路上.这条路连接着海滩和远处小山上它们筑巢栖息的地方.它们自觉地分成两行.上上下下、来来往往、不停穿梭.单程就需要一个小时的跋涉.而它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脚。  相似文献   

14.
南极是终年冰雪覆盖的世界,雪白的冰原、可爱的企鹅、迷幻的极光、还有厚厚冰原下神秘的世界,吸引了各国考察队,然而由于南极的干冷而导致的怪异气候实在“残酷”,所以在南极落脚.确实凶险异常。  相似文献   

15.
<正>从中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再向南7 8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白色大陆——南极。从1772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叩响这块大陆的神秘之门至今,200多年来,南极大陆已成为人们了解地球的试验场。1984年,中国考察队首次开启国人南极筑梦之旅;2014年,这段旅程已走过整整30年。30年来,中国南极科考队不断向南极内陆更深处挺进。"作为南极考察的先行者,我们很幸运,但也深深感受到,当时的中国是南极考察的迟到者。"年过  相似文献   

16.
颜文 《科学中国》2007,(12):40-41
据南极生物学家研究和统计,常年或季节性栖息在南极地区的鸟类有41种之多,总数约为6500万只,若加上企鹅的数量1.2亿多只,南极海鸟的数量就大的惊人了,达1.8亿~2.0亿只,约占世界海鸟总数10亿只的18名。其中只有帝企鹅和雪海燕是南极的土著居民,其它均是“异洲侨民”,随季节性变化而向北方的亚南极地区牵涉。  相似文献   

17.
走进南极     
人们在1840年前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95年比利时人组织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南极,1889-1890年由英国人组织的第一支南极越冬考察队开展了越冬考察南极,而真正实质性和国际性的南极科学考察始于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IGY)。自人们考察南极至今的200年来,人们才轻撩其神秘面纱.初揭其科学奥秘。  相似文献   

18.
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似乎是古人类的禁地。但是,一张古老的地图却启发了人们的思路,也许在远古气候适宜的时期,古文明的火种曾经照亮南极大陆。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9,(6):84-84
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任务最重的一次考察.204名考察队员充分发扬”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丰硕的考察成果。  相似文献   

20.
南极磷虾渔业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磷虾资源量较大,但开发技术要求高。2008年我国有关政策明确了"支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开发南极磷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远洋渔业提供一个新的机遇,并可缓解我国管辖海域渔业资源压力、为国内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捕捞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养殖业对饲料需求的增加,将会促进各国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南极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从1991年开始制定有关磷虾的养护措施。对于确定磷虾渔业,其养护措施规定的内容主要有:作业方式的准入、预防性捕捞限额、触发水平、渔期、观察员、数据收集、海洋环境保护等。探捕渔业需要得到养护委员会的批准方可进行,且在数据收集等方面比确定渔业严格。预计未来的磷虾渔业管理在数据报告、观察员覆盖率、提前通报等方面将严格规范,并对科学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我国开发磷虾资源需要国家和企业间合作。国家需要增加对南极渔业生产的经济、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企业及渔船管理;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养护措施,及时、准确报告有关数据,配合国家履行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