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则嘉措 《收藏》2006,(5):88-88
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各省市收藏组织协办的“CCTV首届全国赛宝大会(民间藏宝展)”,历时5个月时间,经国家级文物专家评定,从全国3万多件藏品中选出36件藏品进入赛宝节目,最终评出金奖3件、银奖7件、铜奖7件。中国藏学研究会研究员、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叶星生收藏的“释迦牟尼及八大随佛弟子”护经板在参赛的藏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6,(9)
中华艺术向来是开放进取,兼容并蓄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偏离传统文化的精髓。收藏是一项高尚文明的活动,可以益智怡情,愉悦身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可以使人们更深入地走进历史,传承人类文明,可以在把玩欣赏藏品的过程中,去探索先民文化踪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展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艺术收藏界的风采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在相关收藏单位及收藏家的大力支持下,特隆重推出“中国民间藏品荐览”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出版《中国民间藏品荐览》画册、建立藏品交流网站及藏品论证会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蕾蕾 《收藏》2007,(8):162-163
李安深(1911~1982年),上海著名纸币收藏家。早年立志专门集藏纸币,倾其家资收购各种纸币藏品,对于所爱品种,更不惜重金,20世纪40年代初在上海便小有名气。其所集甚丰,客钞、商业银行等藏集均建树不菲,四大银行纸币之藏品更是洋洋大观。其藏品中孤品和珍品林立,所藏的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当时被誉为孤品,纸币藏家均望一睹为快。 李安深曾任职于中央印制厂,对于版别、钞票的印制过程知之甚详。他在纸币的制版印刷上有较深的研究,并不遗余力收藏各种变体纸币。他的变体钞集和趣味号钞集,沪上首屈一指,获“怪票大王”之绰号。 他在上海创立“古今钱币社”,与纸币收藏家刘行方、王松麟共同编辑出版《中国集币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中国纸币目录——中央银行》分册。解放前上海收藏组织“中国纸币集藏会”刊行的《中币会刊》曾于每期专题介绍一位当世纸币收藏名家,第五期所刊载的即为李安深。 “文革”十年浩劫,令他饱受迫害,其藏品虽在劫难逃,损失甚多,但他与家人仍凭着对纸币收藏的一往深情,尽力维护,故现在观其部分劫后余品,仍能显现出其纸币收藏大家之风范。  相似文献   

4.
何志华 《收藏》2006,(4):151-151
2005年12月,天津电视台邀请吉林、昆明、浙江三地电视台的“收藏”栏目,参加拍摄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春节特别节目。吉林台的“找你”、昆明台的“盛世典藏”和浙江台的“艺术宝藏”还特别邀请本市的收藏家携其藏品参加节目。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10)
正[主办单位]第三届《收藏》杂志杯最具收藏价值藏品全国海选执委会陕西《收藏》杂志社有限公司[协办单位]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山西省收藏家协会/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安徽省收藏家协会/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专家成员](排名不分先后)王长启梁晓新洪荣昌黄晓明张国柱戎畋松奚文骏《收藏》杂志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收藏类期刊,多年来充分发挥了专业期刊的特色,贴近市场,与时俱进,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广泛信赖。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收藏品交流机会,促进民间收藏繁荣发展,探索创新市场新渠道。本刊继续举办第三届"收藏杂志杯"最具收藏价值藏品全国海选活动。  相似文献   

6.
《收藏界》2006,(10)
由中国《收藏界》杂志、《收藏快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收藏家古玩书画精品展”,自2006年6月开始报名以来,得到全国各地众多收藏家的热心支持。截至目前,报名藏品已远远超过现有展位,为此,展会办公室研究决定,本次参展报名工作将于2006年10月15日结束,敬请广大读者和藏家相互转告。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7,(9):165-165
世界收藏艺术类期刊新成员——《世界收藏》于2007年正式创刊。该杂志由中国国际收藏协会主办,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锨办。栏目分“特别报道”“人物报道”“总裁投资”“鉴定与评估”“专家讲座”等,内容涉及国内外馆藏文物及中国传统文物的鉴赏与辨析,国际著名企业总裁收藏家推介,以及针对国内外企业高层进行收藏、投资古玩行为给予一定的评估、参考及指南。  相似文献   

8.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8,(5):175-175
为了满足广大收藏爱好者交流藏品的需要,推动民间收藏活动的发展,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西北古玩城、《收藏》杂志社联合举办陕西省第十四届民间收藏品交流会。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华收藏名家大典》,有一位收藏“奥林匹壳”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八旬老人张万金。有人曾用“丹寸凝五环。珍藏抵万金”来形容老人的为人及具藏品,当我们走进老人的收藏世界,凝视着一件件浓缩着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时,仿佛每一件藏品都在诉说,诉说着一个执著体育收藏者的苦乐酸甜。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8,(4):171-171
2008年春节期间,由CCTV《鉴宝》栏目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三届赛宝大会”暨“博爱·中国年”活动中,由著名画家、收藏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星生收藏的朱砂金绘明代唐卡《宗喀巴大师传》与另9件藏品一起获得金奖。这是叶星生在2005年CCTV首届赛宝大会上以宋代护经板《释迦牟尼八大随佛弟子》获得金奖后的再次夺冠。  相似文献   

12.
胡志国  杨朝东 《收藏》2006,(11):143-143
科尔沁,蒙古语为“弓箭手”,是勇敢向前的象征。在此地,我们结识了收藏家、内蒙古通辽市农管局干部孙立波。这位被誉为科尔沁的红色收藏家,倾40年心血收藏毛泽东像章7.1万多枚、品种4.6万多种;毛泽东像工艺品500多件;有关毛泽东的书籍和传记2700多册;毛泽东宣传画2000多幅。这些藏品在科尔沁博物馆展出时,参观者络绎不绝,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科尔沁博物馆因此被政府确定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3.
牟建平 《收藏》2012,(18):106-107
8月,一个收藏圈的展览引发巨大争议,而且剧情跌宕起伏,这就是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真赝对比收藏展》。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特联合首都博物馆、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从6年来王刚亲手砸掉的300多  相似文献   

14.
壶痴沙志明     
安然 《收藏》2012,(5):126-131
沙志明绝对是中国民间收藏紫砂的一个符号,要作紫砂专题,沙老怎能越过?本刊在1995年就曾刊发《从迷到痴藏方多一访南京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一文,介绍过他和他的藏品。此番由安然女士撰文,本刊再次详细介绍沙老非同寻常的收藏之路,以期使读者从中有所思、有所悟。  相似文献   

15.
贾杲 《收藏》2007,(5):40-40
中国画收藏市场中,目前有很多现象使我们惊骇与不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些收藏家搞封闭或小圈子收藏,藏品可谓丰富,精神非常可嘉,动用的物力财力也让人咋舌,但其藏品却大都是假货。  相似文献   

16.
丘小君  刘文俊 《收藏》2008,(8):162-164
2008年6月6日,由西安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主办,《收藏》杂志、陕西省收藏家协会、陕西卫视、西安电视台协办的“海外古玩艺术品的交易与收藏”主题讲座在曲江惠宾苑举行。旅美华人收藏家丘小君先生作为主讲人。丘小君1979年师从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并作为耿先生的特别助手帮助其编撰《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曾长期担任文物商店收购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董三军 《收藏》2013,(17):32-40
徐悲鸿先生既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他一生酷爱收藏,很多重要的藏品都历尽坎坷而得来。他以毕生的心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鉴赏能力收藏了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绘画作品达千幅之多,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唐代《八十七神仙卷》、宋代《朱云折槛图》《罗汉像》、明代《梅妃写真图》《右军书扇图》、清代的《风雨归舟图》等等,还有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的多幅佳作,以及他在法国留学时收藏的许多欧洲名家作品。在其诸多藏品中,达仰的《奥菲利亚》和唐代的《八十七神仙卷》的收藏经历最为坎坷。  相似文献   

18.
吕友者 《收藏》2013,(4):58-63
元代的私人收藏风气较之两宋更为兴盛,社会上参与书画市场的群体面更广。除了大长公主、柯九思、鲜于枢、赵孟頫等贵族、重臣这样的收藏家外,在江南地区还涌现出了众多的平民收藏家,留下了如周密的《志雅堂杂钞》、汤允漠的《云烟过眼录续集》之类著录书画古玩等藏品的著作。同时,元朝继承了南宋与金内府的大量藏品,宫廷书画异常充足。文宗图帖睦尔(1329~1331年在位)为元代最重视文艺的统治者之一,史载他就能作画。他在位时收纳了一批文入画家,委以官职,给予优厚待遇,让他们能集中精力安心创作。不仅如此,元朝亦设立秘书监来管理和收藏书画古物,并建立了储存与鉴赏古玩字画的奎章阁,设鉴书博士等职专门负责书画藏品的归类鉴定。而柯九思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鉴书博士。  相似文献   

19.
古方 《收藏》2007,(11):88-91
一、国外收藏中国古代玉器较多的博物馆主要有哪几个?藏品总体特征如何? 答:国外收藏中国古代玉器较多的博物馆主要集中在北美的美同和加拿大,古玉藏品均均来自收藏家的捐献,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8,(11):141-141
文中介绍的瓷器、玉器、书画等收藏品,选自四川省收藏家协会汇编的《四川收藏家》,这些藏品的主人大多是协会理事或会员,很多人从事收藏数十余年,门类涉及收藏的方方面面。他们面对心仪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