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忠义观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封建正史忠义观念强调的是道德准则本身的价值,封建统治者将其上升到天理伦常的高度来达到自己统治的目的。《水浒传》中的忠义观有着浓厚的正统思想氛围,但是,又有许多正统思想所解释不了的东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这是与其多元的思想来源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马郁 《现代语文》2011,(12):48-50
在《水浒传》中,作者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他们受恩必报,有仇必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扶困救危,使性逞气,好勇、斗强,追求类似手足兄弟之间的平等和公正,体现了一种“侠义”精神。而这种“侠义”精神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又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这里笔者例举一些“义士”和群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核心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小说作者就是沿着这一思维格局,把《水浒传》写成了一部忠义传。宣传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就《水浒传》的“忠义观”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宋江的忠义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是一部杰出古典小说,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说:“《水浒传》这部著作是伟大的,并且满含着全人类的意义,尽管它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非凡超常的英雄形象。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水浒传》中,作者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他们受恩必报,有仇必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扶困救危,使性逞气,好勇斗强,追求类似手足兄弟之间的平等和公正,体现了一种“侠义”精神。而这种“侠义”精神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又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这里我们例举一些“义士”和群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冯娇 《考试周刊》2011,(5):25-26
小说《水浒传》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遭遇,展现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宋江的活动贯串《水浒传》全书,正确评价宋江,关系到正确评价《水浒传》。本文以忠义为线索,分析宋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水浒传》塑造的一百零八名人物形象中,宋江是最成功的一个,有"忠义宋公明"之说。宋江在"上梁山前,上梁山后,接受招安"的三个人生阶段中,不仅忠义思想贯穿其中,而且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共同演绎了一曲忠义之歌。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的创作宗旨是歌颂以宋江为代表的忠义,忠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权奸、“辅国安民”。七十一回以前写梁山好汉的造反行动属于“辅国安民”的忠义之举,七十一回以后通过招安悲剧结局进一步揭露高俅等权奸阻塞贤路、破坏招安、陷害忠良的奸恶,进一步歌颂宋江为国尽忠效力、至死不辞的忠义。  相似文献   

9.
在《水浒传》中,作者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他们受恩必报,有仇必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扶困救危,使性逞气,好勇斗强,追求类似手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流派,对我国文学作品有着深远影响.<水浒传>在其生成背景、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等方面都蕴含着道家思想,表现出道家的世界观、宇宙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美学价值与该文化所持有的对待宇宙的终极态度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宇宙观是由儒、道、释三家思想作为精神主干而共同建构的。儒家文化的积极入世、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释家文化的彻悟境界,交织成了中国文化庞大的艺术网络,这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2.
张祜与佛道     
作为中晚唐时期的下层文人,在张祜的身上仍然体现着整个唐代的共同特性:以佛道来缓解心灵的压抑。而这种共同性,也正是诗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对孟浩然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论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盛唐文化背景、魏晋风流等对诗人的影响来分析儒、释、道三教在诗人思想中的融合统一.孟浩然自幼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对"穷"、"达"的态度孕育了他的仕隐思想,盛唐多元文化背景又使他吸收了佛、道精华,以玄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风度也影响着诗人的性格行为,从而造就了诗人思想中儒、释、道三教的圆融互通.  相似文献   

14.
儒、道思想对中国思想化的渗透既深刻又悠远,因此历代士无不受其影响。孟浩然受儒、道思想影响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孟浩然所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诗歌作品中所用的儒、道典故,所表现出来的儒、道思想观念以及他的人生追求和心性情趣上。就儒道两家思想对孟浩然思想的影响力而言,儒家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道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王维诗与儒释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儒释道三修,三家人生哲学思想融注诗里行间。他是集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和禅师于一身的通才。其诗,天才妙悟,推重意境,神韵悠然。诗情、理趣、画意相融,胜境独造。诗歌表现形式众体兼备,且多精品。王维是开元诗坛声名超过李白和杜甫的核心人物。李白的豪放纵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情画意,共同构成盛唐诗坛最灿烂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一)说"浪里白跳"不确;应是"浪里白条";(二)病尉迟、病关索、病大虫之"病"不是病态;而是与"赛"同义;(三)"马泊六"是不正当男女关系的牵引人;说"马泊六"即"马伯乐"是错的;(四)用杭州方言"耍子"来刻画潘金莲的性格;(五)武大卖的"炊饼",既不是烧饼;也不是馒头;(六)郓哥骂武大是"鸭",即王八。  相似文献   

17.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诗文词坛的大家,作为受到儒学大家叶适和真德秀提携的传统文人,刘克庄对释道二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与僧人、道人交往颇多,并写下了很多与之相关的诗歌,此类诗歌主要有歌咏人物、赠答、写景抒情等三类内容.在关注释道的同时,刘克庄融儒释道三家于一体,用释道来解释诗学,这些在他的论著中也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8.
儒、道、佛生死智慧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生命是儒、道、佛三家生死智慧的共同点,但三家探讨生死的角度不同,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同,超越死亡的途径也不同。三家的生死智慧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生精神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元代道教史籍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尤以三教圆融思想最为突出。在儒家方面,主要吸收其忠孝、诚等思想;在佛教方面,主要融摄其普度众生思想、因果报应学说、心性理论和禁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